可乐加盐喷发小实验原理(食盐倒入可乐产生喷泉现象)

一瓶可乐、一包食用盐、一瓶白醋、一只橙子,这些平时日常生活触手可及的东西,是不是能超乎想象,碰撞出不一样的科学火花?今天(10月1日),“科学狂欢日”长宁青少年科学爱好者迎国庆特别活动在B站和斗鱼平台进行网络直播。科技老师变身“魔法师”,选取平时身边容易获取的材料,设计了5个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在家感受科学的乐趣。

可乐加盐喷发小实验原理(食盐倒入可乐产生喷泉现象)(1)

【科技老师变身“魔法师”】

“盐我们并不陌生,可是盐除了能够作为调味品之外,还可以做什么?”今天“科学狂欢日”的第一个站点,长宁少科站的应子佳老师把盐和可乐放在了一起。当她把食盐倒入可乐中,产生了喷泉现象,因为盐导致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使得可乐一下子涌了出来,这种物理现象又称为“盐析现象”。更为神奇的是,应老师又把盐撒在了冰上面,绳子竟能和冰冻结在一起,用食盐能加速冰的融化,冰块周围的热量被大量吸收,导致周围温度急剧下降,化开的水又再次冻成冰。看似简单的实验,却告诉我们——科学无处不在。

可乐加盐喷发小实验原理(食盐倒入可乐产生喷泉现象)(2)

第二站气球魔法屋中,少科站的唐玫玲老师给大家表演了“隔空吹气球”的魔法。她将装有柠檬汁的瓶子放在魔法桌上,用一个未吹气的气球套在瓶口上,气球便开始慢慢鼓起来。她就是运用了小苏打和柠檬汁的混合,产生了大量气体,气体进入气球就能实现“隔空吹气球”的效果;紧接着,她又用橙子皮中的芳香烃,完成了一次气球的爆炸。

第三站疯狂实验室中,陈书奕老师给大家展现了能让水消失的神奇水杯。他把水倒入杯中,水竟然消失了。其实,这个神奇的实验是运用了聚丙烯酸钠吸水的原理,当水倒入水杯产生了水消失的现象。

可乐加盐喷发小实验原理(食盐倒入可乐产生喷泉现象)(3)

【在家玩转科普实验】

仙霞路第一幼儿园小班孩子俞云骞跟着屏幕那头的“魔法师”,尝试自己动手做科学小实验。这场“科学狂欢日”改变了传统科普活动的模式,将充满感染力的实验搬至线上,足不出户,也能玩转科学,探究科学奥秘,让大家在玩乐中激发求知欲和创新欲。

可乐加盐喷发小实验原理(食盐倒入可乐产生喷泉现象)(4)

长宁少科站站长姜嵘说,自今年儿童节、国庆节推出在线“科学狂欢日”之后,计划今后每年元旦、五一、六一、国庆连续开展,形成节假日“科学狂欢日”品牌活动。特别是防疫期间,在家就能玩转科普实验,丰富节日生活。长宁的活力教育,不仅仅是活力校园,也应该是活力校外,充满活力的小公民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此次国庆“科学狂欢日”特别活动由长宁少科站、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共同主办,将科学体验活动从校园科普范围扩大至全社会,全面提升科普宣传力度。活动还汇聚了区域内多所学校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支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公众带来科普活动盛宴,在特殊时期为社会提供感受科学魅力和参与科技活动的平台,让更多人走进科学、了解科学、传播科学。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长宁少科站 提供

来源:作者:许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