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1)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2)

《潜伏》,《悬崖》还有《黎明之前》这三部电视连续剧是近年来难得的优秀谍战剧剧目。

这三部片子都是讲述我党优秀的隐蔽战线工作者在复杂危险的敌伪环境中,克服千难万险,完成自己的任务和使命的故事。或催人泪下,或荡气回肠,或令人扼腕叹息。

三部片子,拍得都非常好。但美玉有瑕,让人还是略有遗憾的。这三部曲共同的瑕疵,就是编导不顾真实历史,编造的情节,令行家贻笑。

现在我就一一说明三部片子与历史不符的地方。

一,先说《潜伏》。

周总理早就对地下潜伏隐蔽战线的工作作出三条铁律。

(1),不准使用meiren计。片子开头,左蓝明明知道余则成军统内勤的身份,却以恋爱为名,接近余则成。这其实是纪律绝不允许的。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3)

(2),绝不可以用暗杀手段来对付国民党的军政宪特官员。所以剧中余则成安排翠萍杀陆桥山的情节在历史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4)

(3),绝对不允许用金钱收买的方式来获取情报。剧中余则成用金条来收买谢若林的情况在真实在的历史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5)

这三条纪律是真实存在的,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在《潜伏》这部片子里,地下工作者这三条铁律已经全部违反了,所以从这上面讲,《潜伏》不真实。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6)

另外,还有:

(4),在李涯诱捕左蓝那一集中,站内大小特务都待在站里不能回家,余则成打电话响了四下,通知翠平前来站里。翠平在路上就想了一个见余则成的借口,到了站里说是钥匙忘家里了,找余则成拿钥匙。李涯就带着翠平见余则成,余则成装做刚刚从梦中,还说做了一个恶梦,并再三唠叨不能说梦话,说一句梦话就会丢好几条人命。在这里,暗含着余则成以前讲给翠平的一个真实案例: 有一个地下党,只因为说了一句梦话“把茶叶交给克公“,就暴露了身份,然后牺牲了。李涯就带翠平去余则成的办公室去取钥匙,两人同时发现钥匙就在茶叶罐上,翠平立刻明白了,就取走了茶叶罐,李涯呢,只是随便地打开看了看茶叶,啥也没发现。在这里,有两个破绽,第一,余则成怎么会知道翠平会用没带钥匙的借口,从而提前把钥匙放在茶叶罐上? 提前约好的?第二个更要命,李涯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特工了(成功潜伏延安),咋会不晓得“把茶叶交给克公”这一典故?这一点,尤为可疑。在余则成反复说不能讲梦话时,还只是随随便便的看了一眼茶叶罐?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7)

(5),还有晚秋的结局,也是个大破绽。在最后一集里,晚秋接受组织委派,来到台北与余则成相会,后结婚,从而继续潜伏在国民党的内部。这里有一个致命的破绽: 余则成是吴敬中带去台湾的,而吴敬中认识晚秋。晚秋在天津时的住的地方,就是吴敬中受穆连诚之托安排的;吴敬中派余则成与晚秋谈恋爱时,也参加说过“他那个侄女也很有风情啊!”吴敬中和余则成一起去穆连城家里,也见过晚秋,晚秋还叫了“吴伯伯”。后来,晚秋到了延安,在延安所属的广播电台里实名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走道走大道,大道上阳光好。”可说是早已摆明了共产党员的身份。又怎能和余则成一起去台湾潜伏?站长和身边认识她的人,还不把她连余则成一起抓起来?

二,再来说《悬崖》。

悬崖的纰漏在于高彬和陈景瑜的身份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真实的历史中,高彬绝对当不上哈尔滨警察厅的特务科长,陈景瑜也绝对当不上保安局的科长!这两个重要职位只能是由日本人来当的。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8)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9)

先来说日伪的哈尔滨警察厅,在这里,高斌可以当副厅长,甚至可以当厅长,但绝对不能当特务科长。在厅里必须要有日本人担任的副厅长,而且这个副厅长才是真正有权力的,厅长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在这一点,柳云龙的《胜算》就真实多了。无论是警察厅还是保安局,重大事务必须经日本同意方可办理,一旦发现其有可疑行为,同样法办,正是通过这样的控权方式,保证了日本人对伪满警察整个系统的绝对控制。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10)

在真实的历史上,高彬是当不了特务科长的,周乙也是当不了行动队长的,甚至连鲁明这样的职位也是由日本人担任的。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11)

保安局无论你秘密等级和权限,均远远大于警察厅和特务科的。同样道理,陈景瑜也是当不了保安局的科长的,这些职位,也是由日本人担任的。

顺便说一句,其实高彬的特务科派谍抓谍这些活,在真实历史中,正是由保安局负责的。

三,最后再来说《黎明之前》。

军情八局,这个设定其实是个败笔。

在上海,国民党军队秘密特务部门就一个,国防部保密局上海站。这个站是国民党军统后保密局最大的站,保密局在上海就此一家,但是在剧中还设了一个军情7局还是9局,同样在上海。这与历史严重不符。

剧中,在局内,无论大小,所有特务都是穿军装的。这与历史严重不符。

还有,在军情八局设置了5大处长。行动,情报,电讯,总务,医务。

这是与历史严重不符,无论是在保密局(军统)总部还是各地站,医务是归总务管的。马蔚然不可能跟刘新杰平起平坐在一起的。

潜伏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悬崖黎明之前)(12)

还有点时间,再仔细说说《黎明之前》的军情八局。

军情八局?这是个什么梗?

此段历史中,国民党特务机关就两个呀,一个是军统,后来改成保密局;另一个是中统,后来改成党通局。这个军情八局,是个什么鬼?

剧中明确指出,《黎明之前》的故事发生在上海。很多朋友指出,这个军情八局,实际上指的就是保密局(原军统)上海站。

不对呀,保密局上海站在今上海XX路XX号,是一幢老式的私人别墅。而剧中,大小特务们,不但身着军装,而且门口明显是挂着牌子,哨兵站岗,告诉别人,这里就是军情八局。而保密局(军统的各站),全部是便装,很不起眼的民居里低调神秘干活的。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翻阅史料,寻求答案。

军情八局的特点:公开,高调。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连一个小学的校长都知道军情八局在哪里,局长叫什么,它能不高调公开吗?

顺着这个思路,还真找到了军情八局的原型。

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二处!

这个名字很奇怪吧?叫二处,不叫第二处?不奇怪,因为,没有一处,三处等等这些处,也没有第一处,第三处这些处,就孤零零滴一个二处。

怎么回事?原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怕戴笠尾大不掉,军统权势过于庞大,就把军统一分为二,公开的军事情报机关变为国防部二厅,秘密部分转为保密局。各重要军事要地,均设有二处,为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派出机构。

在上海,这么高调公开进行特务活动的,非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二处莫属了。

这是一点粗见,可能大家会不喜欢。但说出来,希望以后的片子就会更加精益求精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