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海事局一周工作安排(34好人微访谈)

县海事局一周工作安排(34好人微访谈)(1)

节目现场。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摄

今日是第九个世界海员日。

取消12项行政许可和检查项目,连续13年开展水上交通知识进校园活动……6月21日上午,惠州文明网“好人微访谈”节目走进惠州海事局。惠州海事局临时党委书记、局长钟振斌,船员管理处处长卓曲星,指挥中心副主任、志愿者代表刘振,中海油服船员主管(轮机长)张世东围绕“惠民海事为人民 文明创建惠民生”主题与广大网友展开交流互动。

惠州海事局坚持“惠民海事为人民”理念,赢得广大群众的称赞,收获了众多荣誉。近年来,惠州海事局获得“惠州市文明创建示范点”“惠州市文明单位”及“广东海事局文明机关”“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卓越单位”等多项荣誉,为该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打下了基础、坚定了信心。

县海事局一周工作安排(34好人微访谈)(2)

县海事局一周工作安排(34好人微访谈)(3)

重点

服务好惠州石化产业发展

“惠州海事局是惠州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当谈到惠州海事局的基本情况时,钟振斌介绍说,惠州海事局前身最早可追溯到解放初期,也就是1950年的“东江船舶管理所”,后经多次改革,于2000年1月正式组建成立惠州海事局,具体工作涉及船舶管理、船员管理、通航环境管理、防污染监督管理、口岸管理、船舶防台风和水上搜寻救助等。

据了解,惠州海事局在大亚湾、惠东、惠城设立了3个海事处。惠州市政府下属事业单位——惠州市海上应急搜救中心也挂靠该局管理。“惠州海事局辖区海岸线长281.4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东江内河通航里程209公里,2018年辖区船载货物吞吐量达到9686万吨。此外,2016年中海油南海东部石油钻井平台海事业务也由广东海事局授权惠州海事局进行监管。目前在南海东部水域已有7个油田和2个天然气田投产,拥有26座固定平台、6艘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离珠三角东部沿岸最近约90海里,最远约160海里,年产石油1000多万吨、天然气61.7亿方,每年往返平台辅助船舶3400余艘次。”钟振斌说。

为助力惠州打造成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惠州海事局做了大量工作。“着力服务大亚湾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着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钟振斌介绍,为服务我市石化产业发展,该局成立了“液货船安全和防污染工作室”,开展危险品海事监管规律研究。同时,加大防污染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惠州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大亚湾两级溢油污染监视监测系统、惠州海事监管基础和溢油应急设备库。

此外,该局还鼓励社会力量加入防污应急队伍建设,辖区企业配有亚太地区功能最齐全、装备最先进的专业应急环保船(“海洋石油258”),有3家船舶污染清除单位取得部局颁发的一级资质,社会化专业应急能力在广东省位居前列,仅中海油环保服务公司就配备了价值超过4亿元的船舶污染应急设施及物资。

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方面,惠州海事局积极推动有关举措落地。“首先是推动海上国际贸易便利化。”钟振斌介绍,该局还从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助推海洋休闲产业建设、保障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推动提升惠州港竞争力、推进海洋应急搜救能力建设几方面入手落实,其中包括配合做好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的海上通航环境论证以及口岸管理等工作。

县海事局一周工作安排(34好人微访谈)(4)

简政

取消行政许可和检查项目12项

为落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总体要求,惠州海事局践行“惠民海事”理念,出台了涵盖取消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停征涉企行政性收费、提质增效为企业减负等内容的便民利民10项举措。其中包括取消行政许可和检查项目12项,停征或减征费用每年为相关企业减负近1000万元,切实减轻本地造船及航运企业负担。

“为落实好‘放管服’工作,我们着力打造幸福船员‘口袋工程’。”卓曲星举例说,船员申请证书一律免工本费,考试采取减费降负措施;船员证书可在网上申请,并享有邮寄服务,除了国际航行船舶船员证书需向较大城市海事机构申请以外,其他沿海航行各等级船员证书均可在国内任一授权的海事机构进行网上申请,船员上下船任解职及信息采集、补录等都可在各港口码头就近的基层海事处进行申请。

对惠州来说更便利的是,惠州海事局自筹资金在博罗执法大队率先建设了国内首批内河船员远程示范考场,内河船员可预约报名、随到随考,考试组织由传统的“统一考试”转变为“个性化定制”,服务范围包括惠州、河源、东莞等地东江流域内河船员。船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方便地报名考试,船舶航经、停靠东江流域或船员休假时,可通过电话等方式预约报名。

对此,张世东深有体会。“现在到海事局办事方便了很多。”张世东介绍,大家不仅能通过惠州海事局提供的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海事政策法规,还能通过电话方式咨询。现在到海事局办事基本上是到了就能马上办,最多跑一次,办事效率很高,根据需求还会提供延时服务,船员不用来回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金钱。

“有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张世东说,去年,该公司“海洋石油681”船拖航前往新加坡,有位船员的培训合格证书马上到期,但他的岗位又比较特殊,如不能及时换证将影响拖航计划。当时已是晚上下班时间,他试着与海事局政务中心取得联系,并把实际情况详细说明了一下。没想到惠州海事局开通了“绿色通道”,从受理、审核、审批,短短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换证工作。“当我拿到船员证书时,心情很是感动,真实感受到了咱们海事局急船员之所急,为船员办实事的精神。”

针对下一步的文明创建工作,惠州海事局将从以“敢为天下先”的胆气打造“最美形象”、以“善为天下先”的锐气做实“最美服务”、以“能为天下先”的豪气赢得“最美口碑”三个方面抓好落实。钟振斌说,该局将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文明创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深入落实“放管服”要求与始终坚持“促惠解”原则相结合,进一步落实惠民便民举措。

应急

3年处置海上险情51起救助324人

海上搜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刘振深有感触。“海上搜寻救助工作是海洋经济发展和海上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刘振认为,要实现对海上遇险船舶的有效救助,必须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救助体系和一支训练有素的救助队伍。近3年来,惠州海事局已累计成功处置海上险情51起,涉及遇险人员333人,成功救助324人,救助成功率达97.3%,高于全省平均救助成功率。

去年9月,惠州海事局成功防抗了超强台风“山竹”,全力保障了辖区有史以来在防台风期间抛锚船舶数量最多的一次——299艘船舶的安全,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零污染的防台风目标。“值班人员通宵坚守,彻夜作战,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刘振介绍,2018年9月16日凌晨起,惠州辖区风力逐渐增大到10级以上,船舶陆续出现走锚等险情。当晚11时10分左右,指挥中心值班员发现一艘“海洋石油202”船发生走锚现象,经核实得知船主拖缆断裂,船舶失控走锚,逐步向深圳大鹏东家湾附近漂移,可能危及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情况十分危急。

险情确认后,该中心按照规定立即向省海上搜救中心和市政府报告相关情况,并将险情通报深圳海事局,请求协助救援,最终成功协调3条大马力拖轮起锚赶赴救援,确保船上73人的安全。“像这样的走锚险情,我们一共成功指挥处置了20艘次,确保了112名涉险人员的安全。”

打造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救助队伍,海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我们要成为海洋强国,必须重视海员队伍建设,更加强调海员是国家一支重要战略力量的理念。”卓曲星介绍,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决定将每年6月25日命名为世界海员日。今日是第九个世界海员日,国际海事组织确定今年的“世界海员日”主题为“船上工作性别平等”,强调女性可获得在更广泛海事领域就业的机会,特别是从事海员职业。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特约通讯员蔡俊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