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而要推进咖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推广咖啡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咖啡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可以提高咖啡产量和品质。如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日渐提高,对咖啡的需求快速增长。要想促进咖啡产业的更好发展,就需要提高咖啡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咖啡种植户应充分了解与掌握咖啡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1)

1、咖啡育种与播种

1.1 种子与苗圃地的选择

咖啡繁殖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技术,因此,要想保证咖啡高产和高品质,就需要采用具有良好丰产性能的母树后代,在盛果期采集充分成熟与饱满的果实,将其果皮与果肉、果肉胶质去掉,清洗后将其摊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一两天后即可用于播种。在播种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苗圃地,如宜靠近水源、交通便利,而且苗圃地的土层深厚疏松、排灌性能佳等,并且与咖啡园距离较近。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2)

1.2 播种

在苗圃地中,将间距50 cm、高15~20 cm及宽1.2 m的垄墒摊平,再使用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铺上厚度为5~10 cm的红沙。播种的种子选择以5 000粒/kg为宜,播种前将其置于40~45℃的温水中浸泡1 d后取出,再均匀地播种于沙床上,避免种子堆积。播种量适宜控制在0.5~0.6 kg/m2,并采用木板将种子压进沙中,然后覆上1~2 cm厚度的红沙,再在其表面覆盖稻草,浇透水。播种80 d后,即可出土。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3)

2、咖啡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2.1 咖啡园的开垦与回槽

咖啡园的开垦主要使用基线定标法,即在每块地的制高点或者山脊线选好基线,形成人行道与小区之间的分界线。根据设计的行距确定基点距离,一般水平行距为2 m。在基线上按2 m的水平行距确定基点,可用锄头挖出明显的标志,也可栽桩标记。若是行距小于1.5 m,可立刻断行,若行距大于3.0 m,则可加行,以保证充分利用土地。在开槽时,坚持从上而下的开挖原则,保证槽口既平滑又流畅,且槽底也要平滑。开槽结束后需要晒槽,时间控制在30 d左右,然后进行回土回槽。回土时,需要配施肥料,第1次回土的厚度达到20 cm时,需要施加农家肥1 500 kg/667 m2。若是施加16%的磷肥,确保667 m2地均匀撒肥100 kg。施肥后进行二次回土,确保填满该槽。之后修正台面,宽度适合控制在1.5 m,内倾角控制在2°~3°。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4)

2.2 早期选苗与苗木移栽

在早期选苗阶段,需确保苗木高度大于15 cm,真叶有四五对,同时确保苗木健壮且没有分枝。待幼苗子叶全部展开时,即可进行装袋。在拔出苗木之前,需要淋透水,防止苗木根部出现机械损伤。采用容器盛水,水位高10 cm,再把苗木整齐置于容器内进行保鲜。在插种苗木之前,需要对盛满营养土的营养袋进行淋水,将苗木插进营养袋,确保根正苗直。插苗后,需浇淋定根水。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5)

2.3 用肥管理

2.3.1 幼年期用肥。在幼年期对苗木进行施肥一般是在定植后20 d,每株施加尿素20 g;7—8月,每株施用氮磷钾混合肥30 g;8—9月进行第3次施肥,对每株苗木施加50 g氮磷钾混合肥。在苗木定植后第2年,第1次追肥应以氮肥为主,用肥时间适宜在2—4月,需施加尿素6~8 kg/667 m2;第2次追肥宜在6—7月进行,采用氮磷肥、钾肥、硼肥和锌肥等混合肥料1~2 kg/667 m2;第3次追肥宜在8—10月进行,一般以生物有机肥为主,辅以钾肥、氮肥,每株苗木每次施肥量为100 g。在苗木定植后第3年,需要在1—2月采取中耕锄草措施,并对每株苗木施用油枯有机肥1 kg,其他追肥时间及用量与第2年保持一致。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6)

2.3.2 成年期用肥。在咖啡植株成年期,第1次施肥一般在2—3月,每株施用1 500 g油枯有机肥;5—6月,每次株施150 g氮磷钾混合肥;8—9月,同样每次株施150 g氮磷钾混合肥。施肥时,施肥沟应呈弯月形,宽度为20 cm,深度为20~30 cm,长度为30~40 cm。一般在植株滴水线外围四周进行施肥,施肥完毕后盖土。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7)

2.4 中耕除草

在中耕除草方面,每年需进行三四次。除草时,需要对压青进行深翻,并清除台面杂草。另外,要做好台面维护工作,确保水分与肥料不流失,才可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2.5 整形修剪

首先,需结合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结果习性、生长环境、管理水平等采取合适的修剪方式,如采用单杆整形的同时与自然式修剪整形方法相结合。在单杆整形方面,通常保留植株的一条主干,在株高达到1.6 m的时候,对其采用一次去顶方法修剪多余的直生枝条。修剪分为3次,第1次在2—3月,第2次在5—6月,第3次则在10—11月。在修剪整形的过程中,需剪除不规则的枝条,而且每两节至四节的位置,保留1条规则的一分枝,而每条一分枝则可以留下3~5条二分枝,而且二分枝上可以留下两三条三分枝,除此之外的枝条都要剪除。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8)

2.6 病虫害防治

2.6.1 病害防治要点。在咖啡植株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炭疽病、线疫病等。对于锈病的防治,需要加强抚育管理,以增强咖啡的抗病力;也可及时清除病叶弱枝,以清除病原;还可使用1%~5%的波尔多液进行喷雾防治。炭疽病也是咖啡植株常见的病害,可在植株开花之后喷施1%敌菌丹,隔3个星期喷施1次,共需要喷施8次。对于感染线疫病的咖啡植株,可及时予以修剪,并烧毁修剪下来的枝叶;于冬季之前对植株喷洒1%波尔多液,隔14 d喷洒一次,通常喷施三四次即可。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9)

2.6.2 虫害防治要点。在咖啡植株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有疥类虫害与天牛类虫害。针对疥类虫害,可以使用乐斯本1 500~2 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以用氧化乐果8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天牛类虫害,如旋皮天牛一般在定植后两三年的咖啡植株上比较常见,通常发生在5—7月,可以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用氧化乐果500倍液涂抹于咖啡树干,以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10)

3、咖啡鲜果的采摘

咖啡树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而且会分批次开花,成熟度也不同。因此,可以分批次对鲜果进行采摘。但是一般只采摘咖啡红果,防止采摘蓝果与青果。若是健康的鲜果成熟度较高,可与干果和病果分开装好,并要分开加工。在采摘时,要保护好咖啡树的枝条、叶片、果穗和花芽,注意不可以连带果柄和叶片一起采摘,以保护树体不受损伤,保障咖啡的产量和质量。采下鲜果后,去除杂质,集中置于树荫下,防止发热而导致糖分转化,保证鲜果品质。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11)

4、结语

要想保证咖啡的高产量与高品质,需要全面掌握咖啡的选种育苗、实际栽培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摘等技术要点,为咖啡产业创造理想的效益。

巴西咖啡种植的优势条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12)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有疑惑的请评论。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以及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