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告诉孩子的科学小常识(为啥孩子一学就忘)

适合告诉孩子的科学小常识(为啥孩子一学就忘)(1)

2016年,美国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测量发现,人脑的一个突触平均能够存储约 4.7 比特的信息数据。这意味着人脑的信息存储容量至少为 1 千万亿字节。

1 千万亿字节相当于 1000TB,听上去挺厉害的吧,可是天天顶着这样厉害的“仪器”,茫茫人海中能够做到过目不忘的又有几个?

适合告诉孩子的科学小常识(为啥孩子一学就忘)(2)

科学家不断告诉我们人脑有多了不起,连机器人都是靠着模仿人的神经网络实现人工智能,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打脸我们的人生。

最让人窝心的当然还是孩子考试。英语单词背了忘,忘了又背。古文记四句错两句,上午听老师讲题的时候明明都快懂了,到了晚上思路就模糊了,只剩下满脑子问号。

尤其是辅导孩子做题的时候,一道题已经掰开了揉碎了讲了八百遍,但只要一把数字更换,再给他做的时候,照样还错。

每每这个时候,你只能深吸一口气,然后在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才能让不断飙升的血压慢慢回落。

不仅是孩子该记的记不住,不该记的却记得很清楚——他能如数家珍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动漫人物的性格、爱好和人生轨迹。就连我们自己,似乎生活中那些久远的糟心事,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反而越演越烈。

比如,女明星张歆艺一段刷爆网络的采访视频,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有机会可以回到过去,重活一次,你愿意回去吗?”

张歆艺的答案是:“我不愿意。”

她说小时候太苦:上中学时还在穿爸爸的鞋,没有属于自己的牛仔裤,衣服都是妈妈拆了旧毛衣织的……

更让她难过的是,有一次,妈妈承诺“只要你考到班级多少名,就给你买一双白球鞋”。

她从没那么用功地读过书,可是,当她的名次远超妈妈定下的目标时,妈妈却食言了。

适合告诉孩子的科学小常识(为啥孩子一学就忘)(3)

她知道,那时候家里没钱。

可是,99块的白球鞋,还是成了她成长中抹不去的执念。

长大后,她疯狂给自己买了无数双白球鞋,只为了弥补当年的失望。

许多网友留下了“感同身受”的评论:被父母“放鸽子”,太常见,也太难以释怀。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张歆艺会对自己童年的这段经历这么记忆犹新?为什么众多网友纷纷追帖表示赞同?大家都对父母随口说的一句许诺,记忆这么深刻?难道大脑真具有选择性记忆功能?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它?

也许这个答案听上去有点怪诞,答案是——是的,大脑也有它自己的想法。人脑的“内存”不小,但归根到底不是无穷无尽的,何况记忆和学习也会消耗大量能量。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听过、看过、经历过的一切事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内形成了“信息把关人”,只有它认为重要的信息才能够进入长期记忆区,剩下的留在“缓存”里,很快就会被释放、清除。

适合告诉孩子的科学小常识(为啥孩子一学就忘)(4)

图片来源:少年时原创图片

这个把关人就是海马体,它偏偏是个有点笨的家伙。海马体审查信息时依照的首要标准是,这则信息是否直接关乎性命。也就是说,最容易通过审查的信息是“过马路时一定不要闯红灯”“煤气泄露大事不妙”“后山有毒蛇”。

当然,记不住知识点,学不成真本事,以后在社会上生存也会变得艰难,海马体却不太能理解这种长期的影响。

不过,既然海马体就是这么呆,我们难道不能在它跟前占据主导权,想办法让它变得更听话吗?

当然可以。我们可以说服海马体,让它明白学问是有用的。方法也不难,就是现场演示,把新学的知识用起来。给自己做小测试也好,和朋友探讨知识点也好,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也好,都是靠谱的做法。晓之以理可行,动之以情也可行。

举个例子。

要让海马体相信英语单词、历史知识和经典例题都是重要信息,最朴素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复习。一次又一次地把这些送到海马体跟前,软磨硬泡,求它通行。时间长了,海马体也会动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声音、光线、他人的情感或者是奇闻异事。若是把这些东西比作是一个一个的点,那么记忆就是连接这些点的线。而海马,就负责编制这些线。

这些线的本质,就是神经细胞了(neural cells)。在我们接触到新鲜事物的时候,为了将看到的、听到的信息储存进大脑,海马区会产生很多很多新的神经细胞,并且让这些细胞与其他脑区进行连接,这样我们就能够有效地运用接收到的信息。产生连接的过程便称作成体神经发生(adult neurogenesis)。

海马区内的成体神经发生(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则代表着我们开始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慢慢形成新的记忆。

在这个过程中,海马中齿状回(dentate gyrus)的成体神经发生功不可没。因为齿状回里会有很多新的神经形成并产生连接,帮助我们学习适应在新环境里接收到的信息。

打个比方,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单词“apple”,齿状回里有一条有关“apple”的“线”就开始产生了。通过大声地读“apple”,默念“apple”,这根线就变得越来越粗。当我们看见一个苹果就想到“apple”,吃到苹果的时候也想到“apple”,看到长树上的“apple”,这根线便渐渐地与其他之前编好的“线”交织在一起。通过这些练习,这些“线”编织成的网越来越大,我们对“apple”的理解就越来越深。

所以,与其机械地记忆历史事件,不如把自己代入当事者,感受一下他的处境。与其强行接受枯燥的微积分,不如去了解一下牛顿和莱伯尼兹的故事,把自己当成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想想微积分诞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样一来,知识不再只是知识,而是和感受、情绪、体验关联了起来。这种全方位地调动非常容易打动海马体,而你也知道,一旦搞定了海马体,也就意味着敲开了记忆宫殿的大门。

除此之外,有没有更省事儿的办法?也有,那就是——新的环境,社交和运动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长期运动能改善注意力。你不但会有更佳的专注和注意力,海马回的容量也会增加,记忆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高。而且做运动还会得到心情上的立即效应,也就是说,好心情神经传递质能够得到持续增加。

换换环境,多做运动,做有难度的认知训练,比如猜词填字,逻辑推理,出去和别人打交道,是可以让大脑运转得更加顺畅,想必这些也是越活越年轻的既省钱又快乐的好办法。

那还等什么?冬天就要来啦,大家不要犯懒哦,一起动起来~

想了解人脑的更多知识?《少年时·“攻占”人类大脑》了解一下~

适合告诉孩子的科学小常识(为啥孩子一学就忘)(5)

为什么要研究大脑?人为什么有意识?人为什么有记忆?人为什么会做梦?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不是科学家,肯定在某个时刻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只是你无法回答。

脑科学研究正是为了回答这些人类对大脑最自发且深刻的问题。人类对大脑的好奇持续千年,每个时代都有为“攻占”人类大脑做出贡献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