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整理(高中语文学习干货)

文言虚词【所】,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考语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整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高考语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整理(高中语文学习干货)

高考语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整理

文言虚词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得无:莫不是,该不会。)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等。(相当于一个名词性短语,则为“所动词 的 名词”

①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作状语)(《项脊轩志》)

②吾学终日而思矣,不知须兒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续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举所佩玖以示之者三。(玦jue,一对白玉)(《鸿门宴》)

3.“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②武父子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

[所以]表原因和表凭借,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 用来.的”等。(动作,行为,事物的原因,方式,手段,目的)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③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

4.所 介词~>名词性结构

例:抚军不忘所自。(官名,从介词)(《促织》)

[为]

(一)动词(读wei)第二声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万能动词”)

①斩木为(做)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冰,水为之(凝闭而成的),而寒于水。(《劝学》)

③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乃为装,遗荆柯。(《荆轲刺秦王》)

⑤乃令秦武阳为(充当,担任)副。(《荆轲刺秦王》)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读wei)第四声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 所”,译成“被”,介绍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①吾属今为虏矣。(《鸿门宴》)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动作、行为的原因、目的,由于)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念娇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③吾见其难为,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因为)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为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③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以奚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 为”还……呢?

[焉]

(一)兼词=(介 代)

1.相当于“ 之”,“于此”,“于彼”。1.在其中;2.语气词。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③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

“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与“之”相当,可译为他(们),它(们)或指示代词,译为“那里”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

2.哪里,怎么。(疑问代词)

①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②则将焉用彼相(他辅助)矣。(《季氏将伐颛臾》)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植晋文之事》(陷害)

④事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求焉?《归去来兮辞》)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 “啊”,“呢”。(或不译)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 的样子”“地”。用于形容词、副词、动词之后。

①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砼砼(kong,拟声词)焉。(《石钟山记》)

4,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呢”。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