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说话之道让你一生受益(说话高手01尊重别人)

学会说话之道让你一生受益(说话高手01尊重别人)(1)

尊重别人,不当面指正他人的错误

1.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即使你搬出所有帕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与他辩论。因为你伤害了他的感情,永远不要当面指正他人的错误,因为那就等于在说:“我比你聪明,我要告诉你怎样怎样,使你改变看法。”这是一种挑战,只会引起争端和反抗,使对方甚至根本不听你下面的话,就跟你争论起来。

2.罗斯福入主白宫时,就承认如果能有75%的时候不出错,就达到了他的最高预期标准,如果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人物的最高期望只是如此,那何况你和我呢,你确信有55%的正确率,你大可以去华尔街,一天挣个100万美元,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把握,你又凭什么说别人错了吗?

3..胸襟博大的林肯,一开始竟然是一个以指出别人错误为乐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对别人进行评论,经常写信讽刺那些他认为非常差劲的人,他常常把信直接丢在乡间路上,在别人散步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看到,即使在他当上伊利诺州春田镇的见习律师以后,他还是经常在报纸上抨击那些反对者。1842年的秋天,经历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事情,当时他写了一封匿名信在春田日报上,嘲弄了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斯希尔顿,这封信使希尔顿受到了全镇人的讥笑,希尔顿愤怒不已,全力追查写信人,最后查到是林肯写了封信,他要求和林肯决斗以维护自己的名誉,本来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答应了,他选择了骑士的腰刀作为他的武器,请了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来指导他的剑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肯一直处于十分愧疚和自责的状态,因为这一切都是他指责对方的错误而导致的,他在这样的心态下,等待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时刻到来,幸好非常意外的,在决斗之前的前一刻,有人出面阻止了这场决斗。由于指责别人的错误,而被迫与别人一决生死,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儿,林肯终于醒悟,并决定以后再也不做这样事了,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为任何事情指责任何人。

4.内战期间,林肯好几次调换了波多马克军的将领,但是这些将领却屡次犯错,人们无情的指责林肯,说他用人不当,林肯没有因此而指责这些将领,而是保持了沉默,他说:“如果你指责和评论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你。”他还说,不要责怪他们,换作是我,大概也会这样。

1863年7月3日开始的葛底斯堡战役是内战期间最重的一次战役,7月4日,李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开始向南方撤离,他带着残兵逃到了波多马克河边,他的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河,身后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对北方军队而言,这简直是个天赐良机,完全可以一举歼灭李将军的部队,从而很快结束了内战。林肯命令米地将军果断出击,告诉他不用召开紧急会议,为了确保命令的下达,他不仅用了电报下来,另外还派了专门的人员传达口信给米地将军,但是结果呢,米地将军并没有遵照林肯的命令行事,而是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他借故拖延时间,甚至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李将军和他的军队顺利的渡过波多马克河,保存了实力。

听到这个消息后,林肯勃然大怒,他从来没有这么愤怒过,失望之余,他写了一封信给米地将军,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米地将军,我不相信,你也会对李将军逃走一事感到不幸,那时候,他就在我们眼前,胜利也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战争势必继续进行,既然在那时候,你不能擒住李将军,如今他已经逃到了波多马克河的南边,你怎么能取得胜利?我已经不期待你会成功,而且也不期待你会做的多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对此深感遗憾。

你可以猜测一下米地将军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但是,你可能会感到意外的是他根本没有收到这封信,因为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人们是在一堆文件里发现它的,林肯忘记了把这封信寄出去了吗?这是不可想象的,众所周知,这是一封十分重要的信件,有人回忆了当时的情景,林肯在写完这封信时,心里想到,“当然,也许是我性急了,住在白宫我当然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也更能够指挥若定,但是如果我在葛底斯堡的话,我成天看见的是因为伤痛而嚎哭的士兵,或者成千上万的尸骨,也许那样我就不会急着去攻打李将军了吧,我一定也会像米地将军一样畏缩的,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承认它。至于这封信,如果我把寄出去的话,我想除了让自己感到愉快之外,将不会有任何其他的好处。米地将军会跟我反目成仇,迫使他离开军队,或者断送他的前途,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林肯把那封已经装好了的信搁在一边,因为他相信,批评和指责所得到的效果等于0,林肯总统,从以前总爱指出别人的错误,到后来如此宽容的巨大转变,给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自身的切身经验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指责他人的错误,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他的门徒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们不敢奢望比苏格拉底更高明,我们也应尽量避免跟别人说他们错了。柏拉图曾经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方法,当你教导他人时,不要使他发现自己在被教导,指出人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时,要使他感到那只是提醒他一时忽略了的事情,你不可能教会他所有东西,我只能告诉他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情。

5.英国19世纪著名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对他的儿子这样说:“如果可能,你应该比别人聪明,但绝不能对别人说你更加聪明.”如果一个人说了一句你认为肯定错的话,而且指出来对你的交流会有所好处的话,你当然可以指出来,但是你应该这么说:“原来是这样的,不过我还有另外一种想法,当然,这可能不对,我总是出错,如果我错了,请你务必毫不客气的指出来,让我们看看问题所在。”

如果你确定某人是错了,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那么结果会是怎样的?让我看看具体的案例,会更有说服力,f先生是纽约的一位青年律师,最近参加了6.鲁宾逊教授在决策的过程中写下了下面一段话,对我们有很大的意义,他说:“我们会在无意识中改变自己的观念,这种观念完全是潜移默化而不被我们自己注意的,但是一旦有人来指正这种观点,我们一般会极力的维护他,很明显这并不是因为观念本身的可贵,而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我们所习惯的东西,当我们所相信的事物被怀疑时,我们就会产生反感,并努力寻找各种理由为之辩护,结果怎样呢?我们所谓的理智,所谓的推理等等,变成了维系我们所习惯的事物的借口,我们在听到他人说话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进行判断进行评价,而不是尽力去理解这些话,当别人说出某种意见态度,或者想法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说不错,太好笑了,正常吗?这太离谱了,等等评论性的话,而我们却很少去了解这句话对说话人有什么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得出的判断可靠吗?当然不可靠,既然自己都不能确信自己就是对的,我们还有资格对别人指手画脚吗?

7.在将近2000年前,耶稣就已经说过,尽快和你敌人握手言和吧,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的2000多年前,古埃及国王阿克图给他的儿子一个精明的忠告:谦虚而有策略,你将无往不胜。我们似乎也可以这样理解,不要同你的顾客或你的对手争论,不要指责他错了,不要刺激他,你需要讲究一些策略。

如果你想成为一位说话高手,请记住第一项修炼,尊重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要指责别人错误。

争辩只能是得不偿失,呈一时之快不给你带来更多的好处。

你可以不同意他人的意见,同时你也要想一想,他人也可以不同意你的意见。

判断别人的对错,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原则,可以试着用他人的原则,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你指出他人的过错之前,想一想这样做是否有好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