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四个禁忌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千万不要这样玩手机)

每晚睡觉前

关灯、塞好被子、拿起手机

“睡前仪式”有了

很多人都喜欢睡前再刷会儿手机

昏暗的环境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

这种习惯其实危害很大

为啥关灯看手机会诱发青光眼呢?

得了青光眼

最终会导致失明?

今天来详细了解下

玩手机四个禁忌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千万不要这样玩手机)(1)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以眼压病理性升高为主(正常眼压在10~21mmhg),引起视野缺损、视盘凹陷、视神经萎缩的眼科疾病。

青光眼、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眼科三大致盲性眼病。

青光眼有很多类型,常见的可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等。

青光眼发病多隐匿,随着眼压的间断性、持续性升高,逐渐出现视野损伤,视野进行性缩小,管状视野,最后视神经萎缩致失明。

青光眼患者中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可达1:4,青光眼致盲率为10%,致盲率较高。

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眼压急剧升高,患者表现为眼痛、眼胀、眼红、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视物虹视等症状。

玩手机四个禁忌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千万不要这样玩手机)(2)

关灯玩手机会诱发青光眼?

关灯玩手机时也会引起瞳孔变大,虹膜因此会向周边移动,这可能会导致眼部房角(泪液流出通道)变得狭窄甚至关闭,而引起眼内压力的增高。

尤其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以及眼部结构异常人群,关灯玩手机极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

高危人群是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或远视以及患有高血压的人群。眼部结构异常是指有小眼球、浅前房等的人群。

玩手机四个禁忌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千万不要这样玩手机)(3)

护眼模式有用吗?

手机的“护眼模式”是在手机背景色上增加了的黄色调,形成比较柔和的背景光亮,

这种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屏幕蓝光对眼部的刺激,但并不能彻底屏蔽蓝光,

所以护眼作用并不明显,只是让人心理上觉得更心安。

另外,手机的“夜间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但并不能证明这种使用模式确实能够有效缓解视疲劳,保护眼睛。所以,还是建议不要在关灯后玩手机。

选冷色调还是暖色调呢?

冷色调的蓝光含量会比暖色调更大,而蓝光含量越多则对眼睛的伤害越大,所以最好使用蓝光含量少的暖色调。但是暖色调在减弱蓝光含量的同时,也会导致手机亮度很暗,眼睛的疲劳感也将大大增加。所以,使用暖色调也不能避免关灯后玩手机对眼睛的损伤。

熬夜玩手机还有哪些危害?

1

损伤皮肤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亮光会持续刺激面部皮肤,导致皮肤出油增多等,还可能会导致皮肤爆痘长斑,气色暗沉。同时,黑眼圈和大眼袋也会伴随而生,影响美感。

玩手机四个禁忌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千万不要这样玩手机)(4)

2

影响睡眠

一刷手机就停不下来,熬夜玩手机就会占用正常睡眠的时间,导致睡眠时间减少。

另外,玩手机还会影响睡眠氛围,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导致越玩手机越兴奋,因此难以入睡,时间久了会导致失眠,严重危害健康。

3

危害精神健康

如果总是在关灯后熬夜玩手机,由于入睡困难以及睡眠时间的减少,日积月累,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时,精神和脾气会越来越差。

4

伤害关节

熬夜玩手机时往往因为太投入或者为了舒适,保持一个不正确的固定姿势很长时间,可能会导致关节充血和损伤。

玩手机四个禁忌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千万不要这样玩手机)(5)

得了青光眼可能会失明?

得了青光眼,如果眼压得不到合理的控制,慢慢地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视野缺损,可在数年内造成失明。

青光眼是需要长期随访的。一旦患上青光眼,需要定期去眼科就诊,针对青光眼的类型、症状、眼压、视野情况,对症治疗。

目前治疗青光眼主要分为药物和手术:

01

药物

包括降眼压性滴眼液和口服或全身静滴性药物,可以一种药物也可以联合多种药物治疗;

02

手术

有激光、小梁切除术、引流阀植入术等。

如何预防青光眼?

青光眼是视力“小偷”,因此预防青光眼极为重要:

01

有青光眼家族遗传史的,需要定期眼科检查眼压、裂隙灯检查和视野检查,定期随访。

02

年龄上了40岁、高度近视患者、远视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随访、控制血糖。

03

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少动怒,尤其是女性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04

尽量少在昏暗光线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05

如果老年人有明显的白内障,遵医嘱尽早行白内障手术,以免继发性青光眼的发作。

06

不能常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激素类滴眼液,长期使用会造成激素性青光眼。

来源:科普中国

审核:邵逸夫医院 全科医学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