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

导语:在甄嬛满血复活、风光回宫后,却迟迟没有兑现给浣碧“找个好人家嫁了”的承诺,即便知道浣碧心系果郡王不肯嫁给别人,也该先给浣碧提升一下身份,脱离奴籍,后续议婚。比如,主动认浣碧为义妹,之后再与王孙公子们攀亲,也就顺理成章了。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1)

然而,甄嬛并没有这样做,最后,浣碧终于耐不住了,不得不亲自动手为自己谋划未来——趁阖宫宴饮之际,故意打湿了果郡王的衣襟,并顺势掏出了那枚装有甄嬛小象的璎珞来。在皇帝的质疑下,甄嬛为保全自身,不得不成全了浣碧、洗脱了自己。

话说,甄嬛为何会如此苛待浣碧呢?那可是与她风雨同舟、甘苦相随的亲妹妹呀,没理由这样吧?

其实,甄嬛对浣碧是有心结的,因此才会时刻提防着她。因为浣碧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忠诚过。包括甄嬛要去甘露寺修行的那个阶段,浣碧一个细微的举动就瞬间暴露出内心的小算盘,这让甄嬛不得不多心疑惑。那么,浣碧当时到底搞了什么小动作,以至于让甄嬛耿耿于怀呢?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2)

1:同父异母姐妹情,隔心隔肚不兼容,宁可相信外姓人,不敢托付一脉承。

说白了,其实浣碧就是甄嬛心头的一根刺。而且是以一种不尴不尬的身份存在着,当初,不知道浣碧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倒还罢了,知道以后,反而越发不好相处了。浣碧是父亲的私生女,却也是母亲情敌的孩子,这种关系对于甄嬛而言,是极其微妙又复杂的。

倘若装作不知情,感觉对不住父亲,但过于与她亲近,又感觉对不住母亲。所以,为了减少与浣碧的相处,甄嬛自从进宫后,多半是让流朱近身跟随陪伴在自己左右。包括在湖边戏水偶遇果郡王,以及在“杏花天影”里遇到冒充果郡王的皇帝。这一系列有着获罪风险的隐私,都是与流朱一起经历完成的。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3)

包括甄嬛推荐安陵容侍寝后,失魂落魄吃醋的神态情景,也是流朱全程在陪伴安慰,期间并不见浣碧的身影。也就是说,甄嬛只有在流朱面前,才会全身心地放松,才会流露出真实的内心感受。在浣碧面前,甄嬛却是心存芥蒂、戴着面具的。浣碧无法真正触及到她的内心。也就是说,甄嬛信任流朱更胜过她这个同父异母的亲妹妹。

甄嬛这下意识的举动,也可能是因为浣碧从小就比流朱更机巧伶俐,更具有城府心机。让甄嬛不得不忌惮三分。又或者,因为进宫前父亲的嘱托,她不敢过分把浣碧当奴婢使唤,这样有负父亲的重托。因此,也只能与浣碧保持适当距离,以避免造成近“则不逊远则怨”的局面。

而浣碧呢,私下里也没把自己当外人,总是暗暗以甄府二小姐的身份自居,甚至还一心想要与甄嬛比高低,最好也弄个什么“常在、答应”的当当,如此,也便可以与姐姐平起平坐了。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4)

然而,甄嬛却严防死守,一直不给她机会,还说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吓得她再也不敢再有类似投靠华妃、卖主求荣的背叛举动了。

虽然浣碧表面上对甄嬛“死心塌地了”,可内心是怎样的谁也猜不透。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暴露出她真实的态度。比如,甄嬛获罪被迫去甘露寺修行那一回,浣碧就再次暴露出她的心机。

2:貌合神离伪亲情,不经风雨终太平,一旦大难临头时,真实心思现原形。

这个情节就在《甄嬛传》中第四十六集里。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5)

甄嬛与皇帝摊牌后,便自请去甘露寺修行。大家注意,是去修行,不是去疗养的,所以不能带太多人出宫,除非有自愿追随的。

太监小允子虽然对甄嬛赤胆忠心,但却碍于太监身份不能相随。因此,甄嬛只能将宫中的太监宫女一一安排妥当,有的打发去敬妃那里,也有的去惠贵人那里。最后甄嬛身边只剩下了浣碧与槿汐——需要她做最后的安排。

甄嬛内心里自然是希望浣碧能与她一起走,毕竟浣碧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但如今自己前途未卜,吉凶难料,也要看看浣碧自己的意愿。假如浣碧愿意留在宫中,甄嬛也会尽力成全她。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6)

所以,甄嬛先问了浣碧的意见:“浣碧,流朱已经死了,如果你想留在宫中,我也可以把你分配到惠贵人和敬妃那里。”

其实,甄嬛的意思很明显:流朱和浣碧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人,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感情深厚自不必说,浣碧理所当然应该跟她一起走,何况,浣碧还是甄家的女儿。但是,如果浣碧想独自留在宫中另外寻找机会,也未尝不可,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即便有这份私心,我也能理解,也会尽力成全你,就看你本人的意愿了。

看到这里时,我以为浣碧会立刻做出表态,说自己绝不会在这种时候抛弃小姐、独身其身、一定会追随小姐风风雨同舟的。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7)

然而,还是我天真了,浣碧听罢这话时,并没有当即做出反应,而是选择了短暂的沉默。直到崔槿汐挺身而出,坚定的表态:“小主,旁人也就罢了,奴婢是一定要跟随小主出宫的,奴婢家中已没有亲人,再无牵挂,小主去哪里奴婢就去哪里。”

见崔槿汐都表态了,浣碧这才紧随其后,表示自己也一定要跟随小主去甘露寺,甘愿与小主风雨同舟。

实际上,浣碧短暂的沉默,就已经出卖了她真实的内心,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要选择静观其变,伺机而动,是否过分“聪明了呢?”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8)

如果不是连“老谋深算”的崔槿汐都要跟随甄嬛出宫,恐怕浣碧真就顺水推舟地留下来了。崔槿汐与甄嬛算是素昧平生,之前并无交际,并且,崔槿汐以前伺候过太妃,口碑极佳。完全可以继续留在宫中当差,然而,她却依然选择了目前看来“前途暗淡的甄嬛。”这个举动就很值得令人深思和推敲了。

毕竟,崔槿汐也是一位“陪练地”宫斗老手,见多识广、阅人无数。像这样一个资深并且睿智的女子都觉得甄嬛还有追随的价值和潜力,那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赌一把呢?紧跟着崔槿汐的步伐是一定没错的。

浣碧这种见风使舵的小心思,又怎能逃得过甄嬛的眼睛?只是迫于当前的形势看破不说破罢了,但内心里一定是失望和伤心的。没想到自己的妹妹关键时刻还不如一个外人。所以,回宫复宠之后的甄嬛,也就没有那么积极主动地为浣碧“谋幸福”了。

细节浣碧死后甄嬛佛珠拉断 难怪甄嬛迟迟不给浣碧谋幸福(9)

毕竟,在她落难时,浣碧还在与她耍心机;自己东山再起的时候,自然也就没那么“情深义重”了。当然,后来被浣碧在御前制造事故、“胁迫成全”就另当别论了,总之,提拔扶持浣碧并不是甄嬛真实的心意,她是迫于无奈才不得已而为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