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灵沟镇郑发与蒋介石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许昌灵沟镇郑发与蒋介石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

许昌灵沟镇郑发与蒋介石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许昌灵沟镇郑发与蒋介石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1)

那些贼眉鼠眼的兵脚跟脚在身后追着,李文京拐进胡同口的磨坊里想躲避一下,一帮狗腿子随即便跳进磨坊,拽住他的胳膊说:“往哪去,跟我们走!”

个头高挑、文文弱弱的李文京因光着脊梁,大裤衩连腰带也没有,由外往里那么拧巴着裤腰,不至于落到脚脖里,光脚趿拉着一双破鞋。从未见过世面的他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稍一折腾,肚皮腰胯支撑不住,裤头差点滑落下来,他一手提着裤腰,无助地望着凶神恶煞般的狗腿兵。

“磨蹭啥,想捣蛋不是?走,现在就走!”不知谁把他推了个趔趄,差点摔倒大声咋呼道。

李文京被拉的拉推的推跌跌撞撞,似乎是押到路边的水井旁。

半躺半坐的戴四赖嘴里噙着个草叶,眯缝着眼,嘴角向一旁歪了歪,让如狼般的匪兵丢给李文京一支破烂枪。那带着悍劲儿的匪兵瞪着眼,蛮横地说:“你小子可要拿好,如果跑了,抓住全家都得跟着受连累。”

李文京心里刚刚生出的逃跑念头顿时被打消了,半是押送半是胡涂地随着那帮匪兵向东南方向走去。一行人来到二十里左右的何寨村时已是傍晚时刻,大雨倾盆而下,匪兵们在村上号了几家的房屋住下来,第二天过汝河进入郏县境内。

秋风乍起,天气转凉,李文京的心也如同瑟瑟秋风一样,越来越凉,他弄不清这伙人是匪是兵,更不知这些赖痞货们要往哪里去?究竟干什么?

随着天气转冷,在向东北行走的途中,李文京得到了一套棉衣裳,但从几天来听到和看到的情况分析,他觉得这些人可能都是兵痞子,时匪时兵,曾在冯玉祥的部队里受过教育,劈刀、刺枪也能摆出几个动作来,但李文京却从来没见到他们训练,多是有人命案在身,不知咋会组成这个乌合小团体的。

许昌灵沟镇郑发与蒋介石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许昌灵沟镇郑发与蒋介石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2)

这支半土不洋的队伍对外号称“戴团”,其实也就几十个人,行走半个月就到了许昌西部的灵沟镇。

灵沟镇是蒋介石的老家。据史学考证,清光绪十年(1884年),郑发(即郑绍发)出生在许昌县灵沟镇后郑庄(今许昌县河街乡南岸村)。父亲郑福安,母亲王采凤,哥哥郑大发早年夭折,弟弟小名合成,又名三发子,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农历九月。郑发生前讲述,光绪十七年(1891),许昌大旱,庄稼基本绝收。到了秋天,一家人决定外出逃荒要饭,因郑福安体弱多病,便留家看守门户,王氏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开封。他们走后不久,郑福安便去世了。

开封城内有一家益泰盐行,老板姓蒋,是浙江省奉化的一个大盐商。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采凤成为蒋老板家中的保姆。当时,蒋老板有个长子叫蒋锡侯,和郑发以及弟弟三发子是好伙伴。郑发一家三口到蒋府一年多以后,蒋老板原配夫人去世,不久便与王采凤成婚。由于郑发不如弟弟合成聪明机灵,在家中很受冷落,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节过后离开蒋府自己谋生。郑发曾干过学徒、巡警,后在部队中又从士兵逐步提拔为副班长、班长、特务长、掌旗官、排长、副官、连长。

1904年,郑发曾去开封蒋府,可惜已是人去房空,连过去的仆人也不见了。经询问得知,蒋家已在他离开不久返回浙江奉化。街坊邻居还说他的弟弟改成蒋姓,跟随母亲去了奉化。

1921年,部队被冯玉祥缩编,郑发解甲归田,回到许昌老家的他以种田为生。1933年元宵节,郑发带着儿子郑双喜到许昌城观灯,在许昌专署衙门前,发现大门口挂着两幅人物照,一位是国父孙中山,另一位虽然不知其名,却与自己长得出奇的像。郑发问卫兵,卫兵告诉他这一个人叫蒋介石,是当今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他问卫兵蒋是哪里的人?卫兵答是浙江奉化人。他怎么和我长得这么像,又是奉化人,他是不是跟随母亲到奉化的弟弟?从此,郑发有了去南京认亲的想法。

1933年秋,郑发乘火车到达浦口后,刚下火车,便被宪兵搜出了邬挺生写给蒋介石的信。宪兵硬说郑发认亲是假,而一阵审讯下来也没有什么结果,没收了路费,把他装进北上的闷罐车送回河南。

1941年,郑发一路跋山涉水去重庆第二次寻亲。到重庆后,他来到位于大阳沟的河南同乡会,由郜子举、姚廷芳、李肖庭等人帮忙给蒋介石写了一份求见申请。又过些时日,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自把郑发接到家中,许以五千元大洋重金,打发他回许昌。郑发谢绝。之后,宋美龄召见郑发,劝他回河南,但郑发不答应。

见宋美龄、戴季陶都不能将郑发劝回,蒋介石在郜子举等人的呈文上批了个“戴笠处理”四个字。蒋介石既没有承认是真,也没有说是假,该怎么处理,让戴笠看着办。计谋多端的特务头子戴笠经过权衡,把郑发软禁在了白公馆。

许昌灵沟镇郑发与蒋介石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许昌灵沟镇郑发与蒋介石与红岩中的小萝卜头)(3)

1944年春节刚过,重庆方面以“国民政府内政部”的名义,给郑发的家人寄去了500元钱,并让许昌县政府通知其全家举迁重庆。之后,郑发的妻子魏氏带着十四岁的女儿喜云入川。为找蒋介石认亲,郑发在重庆一住就是三年。看到妻子女儿的到来,他喜出望外。随后,军统局总务处处长沈醉奉戴笠之命,特意为喜云安排一名女家庭教师。

一天,郑发酒后失言,向外界泄露了寻亲被关押在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的机密,引起蒋的大怒。戴笠命令把他和妻子女儿转移到中美合作所的另一处监狱——贵州息烽集中营。在监狱里,郑发结识了“疯子”韩子栋(《红岩》中的华子良原型),以及“小萝卜头”宋振中。1946年,寻亲无果的郑发带着妻子女儿“衣锦还乡”。(4)(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