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1)

传媒内参导读:目前,《中餐厅》第二季已经播出到第六期,尤其是伴随着飞行嘉宾张铁林的加入和离开,使得节目呈现出更为丰富的人物关系线和情感体验,也可以说,这档慢综艺愈发渐入佳境。此次,传媒内参专访《中餐厅2》监制夏青,总导演王恬,为大家全面地解密第二季《中餐厅》制作的台前幕后。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2)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文/林念

  • 「暴风雨那期节目看起来挺危险的?」
  • 「“房梁要断了”,节目里的那句画外音是我喊的,因为当时确实是蛮危险的。其实嘉宾们都很敬业,不舍得食材被浪费,不想让客人扑空,所以一直都在坚持。但考虑到他们的人身安全,只好先让他们暂时离开,这是我们节目组唯一一次干预录制。」
  • 「来店里吃饭的客人,是节目组提前安排好的?」
  • 「绝对不找任何的托,这是在泰国象岛做第一季《中餐厅》时我就定下来的规则。现在第二季节目了,我再次发誓,客人都是自己打电话订位子的,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请群众演员来“假扮”,但他们毕竟又不是专业演员,会表演得很不自然,那我们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呢?」

以上来自《中餐厅》第二季总导演王恬与传媒内参的对话,因为之前确实有不少质疑节目组“造假”的传闻,此次总导演亲自“发誓”证明,除了可以解答部分吃瓜群众的好奇心,同时也让人记住了这位性格直爽果敢的湘妹子。

不仅如此,传媒内参还专访到了《中餐厅》的节目监制夏青,这两位对节目最为熟悉的主创人员,将为大家全面地解密第二季《中餐厅》制作的台前幕后。

目前,《中餐厅》第二季已经播出到第六期,尤其是伴随着飞行嘉宾张铁林的加入和离开,使得节目呈现出更为丰富的人物关系线和情感体验,也可以说,这档慢综艺愈发渐入佳境。

所有事情都是真实发生,

第二季节目注重全面的创新升级

不可否认,重复以往的成功经验,确实可以把节目做得愈发精致或极致,但对于内心有着极强创新驱动力的电视湘军而言,如此保守,或许就失去了做节目的乐趣和意义,所以他们选择更为难走的一条路,不断调整和挑战自己,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鲜可感的内容呈现。

其实第二季的《中餐厅》就进行了不少的内容升级和迭代创新,将中餐厅这个熟悉的场景和陌生的科尔马小镇进行了有效地融合,在动态化的镜头和画面中,赋予了这一季节目全新的叙事语态和视觉效果。而这具体体现在嘉宾选择、人物故事线的搭建,以及后期方面的全力加持等几个方面。

首先,在嘉宾选择和性格呈现上,则带来了不一样的鲜活感和组合效果。其实,第一季的几位固定嘉宾,除了赵薇和黄晓明之间是较为熟悉的好友,其他几位之间其实并不是很熟悉,这就使得在节目的前半程,大家都在彼此熟络的过程,人物性格和关系线在慢慢推进,而观众的情绪代入也会随之推进,所以节目越往后推进,就会觉得它越好看。

反观第二季,因为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节目组进行了一个更为彻底的改变,选择的固定嘉宾有赵薇、舒淇、苏有朋、王俊凯、白举纲等,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不乏好友、闺蜜、兄弟等亲密关系,“熟人之间的情感会更浓烈一些,所以能让嘉宾和观众更快地进入到那个情绪当中去,即使换到一个全新的地方,他们也能配合默契,马上撸起袖子去干活。”夏青如是说。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3)

之所以可以邀请到舒淇参加节目,是因为闺蜜赵薇和好友白举纲也在节目当中,使得舒淇获得了更多来自内心的安全感,所以在节目中也呈现出区别于荧屏上女神形象外更加真实可爱的一面。王恬也透露道。

其次,在人物故事线的搭建上,发生了更多关联,让嘉宾之间形成或强化具有辨识度的标签。必须承认的是,电视综艺带来的视觉体验,往往可以建构出一种原汁原味的“生活真实感”,更容易与观众之间产生深度的情感共识,吸引着受众不断地寻找和对应。

较为明显的是,目前几位嘉宾之间相处的模式愈发自然真切,日常互怼有爱的一面,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好友现实相处的方式。不仅如此,赵薇、舒淇、苏有朋的“福禄寿”组合标签,青春可爱。而苏有朋、王俊凯、白举纲的“寿喜锅”则是另外一幅好玩有趣的画风,都让人印象深刻,甚至也让节目的逻辑线得到了有力的延伸和加持。

另外,颇具活力的后期,也为节目贡献了不少的能量和动力。对于综艺创作者而言,无疑需要在“创意为主”和“受众体验”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由于第一季的历练,这一季节目的后期,明显愈发成熟且顽皮,不仅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同时也调和了节目的整体节奏,让观众可以在欢快与平静的情绪中自由切换体验,治愈效果也颇为显著。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4)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5)

此外,这一季节目较为明显的一点,每期节目由若干小主题组成,如“寿喜搭档新主厨”、“暴雨来袭”、“阿玛来了”等,后期将几个故事入点进行铺垫,以便观众可以从中找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看点。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6)

依旧是慢综艺的内核,

但又要做出不一样的新鲜感

从年初到年尾,湖南卫视在系列慢综艺上的深耕,显然已形成平台的一大特色。

夏青也认为,《中餐厅》第二季依旧是慢综艺的操作方式,“所谓的慢综艺,其实是在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点滴给记录下来,再通过电视手段的加工和提炼,重新结构故事,之后再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种效果。”而其最大的属性是一种伴随式收看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的强情绪获得暂时的解压和舒缓。

那么,如何创新慢综艺的综艺表达形态,显然这一季的导演组下了不少的工夫,比如说在选址、高契合度飞行嘉宾的安排,快慢节奏控制,以及美食制作环节上等等,都尽量为观众带来熟悉且新颖的慢综艺治愈系效果。

“科尔马小镇,其实是宫崎峻漫画《天空之城》中的一个原形,也颇具欧洲小镇的特色,它的很多空镜,本身也蛮美的。另外,我知道一个信息,我们节目播出第4期后,这个小镇的游客增长率就增长了401%。”王恬颇为自豪地分享着在选择科尔马小镇初衷以及收获的美好结果。

由此来看,电视综艺在生产力价值和传播效果上,依旧拥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在飞行嘉宾的选择上,导演组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王恬表示,对于我们这档细水长流的节目来说,不需要追求流量或热度明星,人物本身性格和人物关系上的匹配度与否,才是节目最为需要的。

而首位飞行嘉宾的张铁林,确实呈现出不俗的收视效果,无论是帮助中餐厅完成日常经营,还是还珠20年后再“游街”聚首,不禁惹得“五阿哥”苏有朋感慨落泪,当熟悉的背景音乐响起,多少80后为之泪目,追忆自己的童年或青春,使得观众得以有一个情绪的出口。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7)

在快慢节奏的控制方面,张弛有度,更能够给观众营造一种治愈的代入感和节奏感。相比于第一季,感觉这一季的嘉宾们,好像更忙一些,因为顾客都是通过电话亲自预定的,王恬透露,节目中嘉宾们不停地接预定电话都是常态,甚至节目组又为他们多安装了一部订餐电话。

为了满足和照顾好从A到G餐桌编号的顾客们,中餐厅的合伙人们一直都在忙,炒菜、点餐、打扫等等,仿佛没有休息喘息的时候,忙忙碌碌就已然到了晚上,当核算收工离开餐厅时,他们或是骑单车,或者走路,那种宁静的慢节奏,路灯、街道、夜景等状态,跟白天的繁忙工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快慢之间,让人更易代入自己的生活,这与其他慢综艺营造出的“世外桃源”不同,烟火气的慢生活,反而更容易引发共鸣和内心关照。

美食的治愈效果更为直接且明显,特别是逼真的美食制作场景和制作过程,在第二季节目里的爆款美食,让人如数家珍,盐酥鸡、珍珠奶茶、水煮肉片、番茄牛肉丸、麻婆豆腐、虾仁炒饭等等,每一道菜品都能瞬间勾起人的饥饿感,不少网友在弹幕上表示,外卖已下单同款菜。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8)

另外,夏青还笑着分享了一个小插曲,当艺人嘉宾们在厨房制作美食时,工作人员在观看监视器,旁边就能闻到香气扑鼻的美食,但也只能隔着屏幕进行通感治愈,没法亲自尝到那些美食,对于当时现场的制作团队,也算是颇为考验了。

以美食为具象符号,

传递积极正能量和中国文化自信

相比于第一季节目的匆忙准备期和未知开拓的现状,王恬坦言,《中餐厅》第二季节目要显得“顺利”的多,导演组到法国去“踩点”,每个城市都向他们敞开了怀抱,那种感觉就像奥运会主办城市选举一样,市长亲自带8个副市长跟节目组一起会面,希望可以把这档节目落地在他们所在的城市,所以也会提供更好的配合条件。

据了解,在节目组把“中餐厅”落地的那条街上,只有这一家中餐厅,外加当地报纸为其做了版面宣传,才使得带电话订餐的顾客如此络绎不绝。

而嘉宾们也都是精心准备中华料理食材,致力做出地道的中国菜,其中赵薇带来了由藏香猪制成的大火腿,苏有朋带的盐酥鸡,舒淇带的豆豉,白举纲带的各种中式调味料,以及王俊凯带的老鸭汤和火锅底料。比如说最新一期节目,由“福禄姐妹花”担当主厨,其中赵薇的拿手菜香菇黄焖鸡、羊肉手抓饭,舒淇的红烧肉与卤味三拼,都颇受中外食客们的赞赏。

为了能够服务更多客人,节目中呈现的中餐厅,已然是经过再加工处理的,尤其是餐桌所在的户外,都是节目组临时搭建扩充的,毕竟当地餐馆的空间都不大。同时,在服务等“软件”上,中餐厅所有的成员都体现出中国式好客,贴心且热情,让顾客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其中店长赵薇不仅做得了一手中国菜,还配合食客们合照的意愿,为客人准备生日惊喜和求婚助力,同时还能帮忙照顾客人的孩子,尤其是当上菜慢的时候,甚至会送出中国带来的小礼品,以表示歉意,周到的服务最终也获得了食客们的集体认可。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9)

当厨师嘉宾和食客们交流美食时,那种轻松和喜悦,颇具感染力,特别是看到外国食客或同胞食客称赞中华美食时,也让嘉宾们心生自信感和使命感,还记得有一期节目里,一位女性华人和家人一起来就餐,她点了一份水煮肉片,幸福地说好久没吃到过这道菜了,她眼里甚至泛着喜悦的泪花,那种真情实感,让人颇为感动。

不难发现,受众对中华美食的喜爱,其实是这档节目内在的刚需推动力。而中华文化认同背景之下,形成的情感共振才是更为本质的原动力,与此同时,通过中华美食的具象载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10)

“节目录制时,正好赶上了端午节,我们好多同胞到这边来,准备了很多的粽子,大家一起吃粽子,这是我到现在都记忆深刻的一个场景。”王恬如此感动。

《中餐厅》的诞生,或许最初是因为王恬团队本身对于美食的喜爱,但这档节目之所以得以生存并且活得还不错,则跟创作团队的正向价值观不无关联。“身为一位媒体人,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是这么给自己立的规矩,我的节目里只能有真善美,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类的假恶丑出现,到现在我都没有变过这个原则。”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11)

坦白说,当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人,也就知道了如何做事,进一步具体解释就是,身为媒体人,自然是多了几分责任和担当,他们内心都有着一把尺子,去衡量真善美的标准,明确知道如何发声,怎样去积极引导受众,这一点在当下的内容创作环境下,显得尤其重要且必须。

当问及会给目前的《中餐厅》第二季打几分时,夏青笑了,毕竟节目还在播,现在就打8分,她表示自己和团队对这档节目是一种精益求精的高要求,后续的节目会更加渐入佳境,希望观众们可以多关注和品评。

中餐厅第2季幕后花絮(对话中餐厅2主创夏青)(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