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国古代为什么说)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相信你也一定听说过。不知道你每次听完这句话会想些什么。然而,我每一次听到这句话,我都会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能让我国古人说出这样的话,得出这样荒谬的结论?

其实,"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有半句话,其完整的句子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

孔子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国古代为什么说)(1)

事实上,早在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提出了三纲五常,在当时,它是一种道德原则,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后来,在宋朝时期,"朱熹发展天理说,把"三纲五常"与"天理"联结在一起,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的展开,是"天理"体现于社会规范的当然的产物,是永恒不变的协调社会关系的妙药",至此,朱熹的"理一分殊"论便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规范了,此外,朱熹还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这些无疑是在古代女子身上套上了思想枷锁,使得当时的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更低了。

孔子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国古代为什么说)(2)

女子的社会地位贬低了,对于她们的教育自然而然变得不重视了,而重视她们的"妇德",

又恐"才可妨德"。另一方面,古代人普遍认为女子有才则易不贞、认为女子有才则命途多舛、认为女子多才易短寿,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

孔子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国古代为什么说)(3)

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放到今天,显然是不合适的,那只不过是旧社会的陈旧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提倡女子有才便是德,提倡男女平等。因此,我们要庆幸我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我们更要好好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读完后,请记得点赞、关注、评论留言,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