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龙港镇(走进全国首个新型)

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龙港镇(走进全国首个新型)(1)

龙港全景。通讯员 叶茂柚摄

你好,龙港!

本周,《书记县长冲冲冲》首次线下行,来到这座全国最年轻的城市。

全国第一个新型“镇改市”,全国唯一实行“大部制、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县级市……

在改革上先行先试的龙港,“撤镇改市”一年多来,在治理上究竟摸了什么样的石头?过了什么样的河?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省“重要窗口”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聚焦县域治理改革与创新,本周,浙江新闻客户端重点栏目《书记县长冲冲冲》记者,联合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领衔的专家、学者团队,走进中国首个新型“镇改市”龙港,“问道”治理,对话龙港市委书记郑建忠,了解新经验,求索新答案。

人少事多怎么办?

一间“客厅”背后的“集成”文章

一人多岗,一岗多责——这是龙港干部队伍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一个大部对应上级七八个局,在这里是常态。

实行大部制改革的龙港,机构数和人员编制不到同类县市区的40%。

“人少事多,要怎么应对?”我们不禁发问。

“人员捉襟见肘是客观存在的。”郑建忠毫不讳言,“但这就是龙港试点承载的意义,编制数不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要用改革的办法趟出新路子。”

“集成”,是他给出的关键词。

在去年10月刚刚投用、拥有2万平方米空间的龙港市政务客厅,我们看到了“集成”的一种体现。

这里有23个部门入驻,可集中办理3000多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应进必进、集成服务。作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省级试点,龙港还将分散的1129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集中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实现全省首个全领域“一枚印章管审批”,并通过流程再造精简审批人员20%、压缩审批时间50%。

龙港“集成”的方法不止于此。

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龙港镇(走进全国首个新型)(2)

龙港市委书记郑建忠(右三)督查“城中村”改造工作,要求加快“城中村”改造清零。龙港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就在本周三,郑建忠刚刚牵头开完龙港沿江片区拆迁攻坚动员大会。今后3个月内,龙港要全面拆除老城区沿江板块1690间房屋。不久的将来,鳌江畔将崛起一个面积达800多亩的“新外滩”,成为这座年轻市的新地标和样板区。为推进该项目,龙港特意抽调107名精干力量,形成攻坚专班。

“对应今年龙港十大核心任务,我们组织了十大专班,打破部门界限去攻坚。”郑建忠说。

如何加速完成镇到城的蜕变?

数字化与改革精神缺一不可

挂牌“市”,龙港的城市梦实现了第一步。而真正要成为一座城,还要看准、加速改革之路。

郑建忠和龙港干部反复提到龙港改革的另一个关键词——数字化。这不仅成为龙港“大部制、扁平化”行政体制管理改革面向老百姓的需求,也是政府内部改革的迫切需求。

在政务客厅的温州市城市大脑龙港分平台大屏前,我们看到了平台实时出海渔船位置信息,点击船只就能立即显示“船老大”相关信息,一有突发情况,就能迅速发出预警或锁定对象位置。

郑建忠告诉我们,在龙港,目前已形成社会治理一体化联动指挥平台等十大整体智治应用场景。

“大部制、扁平化改革也曾经在一些地方实验过,很多走了回头路。如今龙港的改革遇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改革是解决龙港改革问题的必然途径。龙港改革恰逢其时。”郑建忠说。

“数字化改革是必由之路。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要更多发挥数字化改革的作用。”郁建兴教授看到了龙港目前数字化建设的不足,希望龙港在做好公共数据底座的同时,开发更多的中台(算法)应用场景,发挥数字化平台更大的效率和结构功能。

改革要抓住数字化,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

龙港市刚挂牌时也曾在县级政府与村社之间设过九个片区。此次调研行中,我们发现,就在今年3月,片区正式取消。

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龙港镇(走进全国首个新型)(3)

龙港市委书记郑建忠在“浙眼阅治理——‘书记县长冲冲冲’‘政已阅’走进龙港”圆桌会上发言。记者 蒋超摄。

“作为曾经的改革之举,取消片区有没有压力?”面对我们的提问,郑建忠坦陈,改革之初,片区作为过渡设置存在,后来片区越来越镇街化,却不是真正的镇街,地位越来越尴尬,综合评估后,片区的历史使命也在改革中划上句号。

县一级政府真正直管村社,效果什么样?

在龙港市华中社区,和其他3个社区联合组成了芦浦第二社区联合党委。新成立的社区联合党委,对应社区联勤工作站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办公,由社区选派代表,和机关下沉干部、社工等共同入驻。目前,全市102社区全部被装进27个这样的“三位一体”基本治理单元。

“通过‘三位一体’机制,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这样的感受越来越明显。”兼任芦浦第二社区联合党委书记的华中社区党总支书记冯亦科说。

在郁建兴教授看来,取消乡镇街道后,龙港如果能真正让市委市政府与村社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构成协同关系,那就创造了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