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不全的化肥名单(化肥哥讲化肥的前世今生)

化肥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的必需营养,改善作物的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的化学肥料。

植物的体内有70多种营养元素,其中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分别是:碳、氢、氧、氮、磷、钾、铁、镁、锌、铜、硼、钼、镍和氯、锰、硫、钙。之所以说他们是必需的营养元素,是因为它们具备这三个条件:一作物缺乏这种元素时,只能补充这种元素,其它元素不可替代;二作物缺乏这种元素,就不能正常生长;三这种元素在植物体内起着固定的生理作用,有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担任一定的生理功能。

史上最不全的化肥名单(化肥哥讲化肥的前世今生)(1)

要想真正系统性地学习了解肥料,我们就要追根溯源,了解肥料的历史和当下。那么肥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呢?

史上最不全的化肥名单(化肥哥讲化肥的前世今生)(2)

中国认为施肥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在《诗经•周颂》中有记载人们在拔除田间杂草后,待其腐烂促进作物生长;到了战国时期,人们有意识地向田地里施粪种地;到了明清时期,化肥品种有粪肥、饼肥、骨肥、石灰、硫磺等等。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西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1842年,英国人劳斯以酸法生产了过磷酸钙(世界上最早的磷肥品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化肥工厂。1861年,德国开始兴建钾肥工厂。1898年,德国建立了世界第一座合成氨工厂,用氰氨法制造氰铵化钙(即石灰氮)。1913年,德国奥堡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氨厂,随后的苏联与美国相继建立了大型合成氨工厂,当时的氮肥主要是硫酸铵、硝酸铵。到1970年左右,尿素取代了硫酸铵和硝酸铵,成为氮肥之道,一直到今天。

史上最不全的化肥名单(化肥哥讲化肥的前世今生)(3)

中国的化肥要从1901年开始,日本首先向台湾省的蔗农“免费”发放肥田粉(品种是硫酸铵);1905年,沿海各省的水稻、蔬菜、柑橘上开始使用硫酸铵,1933年,日本在伪满洲建立了生产硫酸铵的车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扩建东北、南京等地的化学工厂,主要生产氮肥,使氮肥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1953年,我国在南京建立了化学公司磷肥工厂,在此后的50多年,磷肥工业不断发展,截止今天,我国的磷肥产量跃居世界第三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没有钾肥的生产,经过地质的勘测,我国仅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找到资源;察尔汗盐湖内各种盐类资源的总储量超过600亿吨,其中氯化钾储量5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虽然如此,我国的自产钾肥并不能够满足全国的市场,还有一部分仍然需要进口。从历史进程来看,我们是优先发展氮肥、其次是磷肥、然后是钾肥,这也是我们目前农业生产中,农民多喜欢偏施尿素、二铵,最后选择三元复合肥的原因之一。

史上最不全的化肥名单(化肥哥讲化肥的前世今生)(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