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的记忆与感悟(渐渐淡出视野的供销社)

供销社一词,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在城里长大的90后都只会模糊地记得这是一个类似小卖部的地方,但是对于年长一点的清新人来说,供销社,就是他们购买日用品的唯一来源地。

供销社的记忆与感悟(渐渐淡出视野的供销社)(1)

用品货物短缺的年代,供销社可是一个村子的“衣食父母”,吃的、穿的、用的,样样离不开,乡里供销社玻璃货架里的各种零食:一分钱两颗的水果糖、八毛一斤的饼干、六毛一袋的花生糖……让这里成了农村小孩子最向往的地方。

供销社的记忆与感悟(渐渐淡出视野的供销社)(2)

供销社不仅仅是卖东西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来人往家长里短相互交流的场所,人们对供销社有着不自觉的依赖性,谁家小孩考了第一名,谁家孩子孝顺……

供销社的记忆与感悟(渐渐淡出视野的供销社)(3)

一年年过去,供销社由高潮走向了低谷,往日的繁荣不再,我们走访各个乡镇圩市的时候路过太平旧街,发现门前早已没有了购买者的的踪影,大门也已经被一把铁锁锁上。

供销社的记忆与感悟(渐渐淡出视野的供销社)(4)

供销社对面的肉菜市场也早已经搬迁,城镇化不断加快,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购物不再需要粮票布票,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

供销社的记忆与感悟(渐渐淡出视野的供销社)(5)

供销社繁华不再,但是墟镇里的商场却热闹非凡,人们的生活也愈加富足,供销社成为了清远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

供销社的记忆与感悟(渐渐淡出视野的供销社)(6)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儿时有没有到供销社帮妈妈打过酱油?有没有去买过一毛钱一杯的瓜子?那些渐渐淡出视野的供销社,有没有你成长的记忆呢?

编辑:官家英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