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二次提取公积金需要隔多久(南昌可通过微信提取公积金)

8月21日,记者从南昌住房公积金微信提取“一次不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即日起,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公积金微信提取业务,市民通过关注“南昌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可轻松办理公积金提取和信息查询,切实做到“让数据跑,让群众一次不跑”,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南昌二次提取公积金需要隔多久?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南昌二次提取公积金需要隔多久(南昌可通过微信提取公积金)

南昌二次提取公积金需要隔多久

8月21日,记者从南昌住房公积金微信提取“一次不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即日起,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公积金微信提取业务,市民通过关注“南昌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可轻松办理公积金提取和信息查询,切实做到“让数据跑,让群众一次不跑”。

公积金租房微信提取可每月提取一次

8月21日,南昌手机微信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上线试运行。南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熊丽萍介绍,通过微信,无论是在国内或国外,市民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完成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的申请、审批,享受提取资金即时到账,彻底免去柜台提取方式下市民往返奔波、排队等候的麻烦。

据了解,我市公积金微信提取采取自助方式,市民可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需求自行安排申请提取时间。“比如公积金还贷提取,每月还款金额在微信提取中会形成累计可提取额度,市民在可提取额范围内,根据个人账户余额及资金使用需求,自行确定办理提取公积金的时间和金额,可以每月一次、每周一次,甚至每天一次。”熊丽萍告诉记者,市民在办理公积金租房提取时,以往柜台办理只能每年提取一次,而微信提取可以每月提取一次,既灵活便捷,又大大减轻了市民按月支付房租的压力。

根据申请的提取业务种类,我市公积金微信提取分为即时办结和限期办结两种模式。即时办结采取系统数据对接方式自动核查职工信息,提取资金即时到账,如退休提取、公贷还贷提取、租房一年内多次提取、首次购房多年提取等。限期办结采取线上、线下综合判断核查职工信息,考虑到需多个部门配合协助,限期 3个工作日办结,资金实时到账;审核未通过的,会以微信推送的方式告知市民未通过原因。

网上申请、审批让“数据跑路”

不会操作微信,是否可以代办?南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汇缴管理科科长雷欧告诉记者:“公积金微信提取不可代办,如果市民不会使用手机微信操作,可通过刷脸认证身份后,请他人帮助指导完成操作。因为提取资金只能转入职工本人银行卡内,所以市民不用担心资金安全问题。”

公积金微信提取实现网上申请、审批,将“市民跑腿”变为“数据跑路”。为达到既方便市民办事又控制风险的目的,目前,南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与房管、不动产、税务、公安、人社、民政、司法、卫计委等8个部门实现了信息核查机制。

市民微信申请公积金提取时,只需通过手机上传提取材料电子件,管理中心与相关部门线上数据对接,线下人工核查的方式进行核查,解决了因材料不全“跑断腿”的问题,既提高审批效率,又能有效防范骗提行为的发生。同时,为保证市民的账户资金安全,管理中心与商业银行实现了数据对接,在准确核验银行卡账户信息的前提下发送付款数据,保证职工提取资金及时、准确、安全入账。

公积金微信提取操作注意事项

公积金微信提取如何办理?市民通过关注“南昌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在“个人中心”界面,用户名可填写身份证号码或者之前捆绑的手机号码,密码若遗忘,可使用“忘记密码”功能,通过刷脸认证后,重新设置密码。据悉,公积金微信自助提取,均需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将市民人脸图像与公安部留存的身份证图片进行比对,成功后,市民才能通过微信自助提取。

登录成功后,发起提取申请,上传提取材料电子件,校验银行卡,无特殊情况下,3个工作日审核完毕,审核通过,提取资金将转入市民提供的银行卡账户内。申请结束后,可通过“立即办”中的“我的事项”,随时关注每笔业务审核进度及与各相关单位信息核查进展。由于南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每月最后一天进行月末财务处理,不能办理微信自助提取。

值得注意的是,偿还南昌市公积金贷款的市民,若签订了对冲还贷协议,不可微信自助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商业贷款的市民,可采用协议提取及柜台提取两种方式提取住房公积金,由于管理中心没有借款人的授权,不能获取到市民在商业银行的还款数据,所以,目前暂不能微信自助提取公积金。在异地(南昌市行政范围以外)购房,由于无法核实异地购房的信息,需职工携相关提取材料,至管理中心柜台提取住房公积金。

以下情况可在微信自助提取住房公积金:

1、购房提取;

2、偿还市公积金贷款提取;

3、租房提取;

4、退休提取;

5、异地转入;

6、外地户口离职提取;

7、九种重大疾病提取;

8、丧失劳动能力提取;

9、出境定居提取;

10、低保提取;

11、建造、翻建提取;

12、大修自住住房提取;

13、死亡提取;

记者 张代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