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

英国坦克在二战的时候虽然也占有了一定数量,但和当时的主流坦克比起来,确实差了那么一点,甚至因为一些设计透露出了满满的落后风格。而就是这样被我们看不起的英国坦克,其实在战前一直处于引领时代的存在,最早将“坦克”这种武器投入战场的是英国,在从这到二战前夕的一段时间,英语对坦克的研发一直没有停歇。每当有新产品诞生,往往都会引起全世界的跟风效仿,其所获得的成就,并不亚于首次发明炮塔结构的法国。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1)

开启装甲时代的英国,在一战时期大放异彩的马克坦克

那款菱形坦克,一般情况下被我们马克坦克,即是“Mark ”。至于为什么这么叫?其实没什么特殊含义,“Mark”可以理解成“型”或“式”,就是I型、II型,这也解释为什么很多英语世界的武器经常有Mk开头。其实在马克I诞生之前,装甲车一类的武器其实已经存在了,作用和坦克基本一样,辅助步兵进攻敌军防线。但这一类的武器往往会因为一道堑壕而失去作用,因此威尔逊中尉借鉴了拖拉机上的履带结构,将其和装甲车一组合,一种新式武器诞生了。为了掩人耳目,英军称呼其为“水箱”(tank),久而久之,坦克这个名字就火了起来。细细一想,因为这种武器不断更新换代,坦克这个词挺概念化的。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2)

马克I重达28·4吨,只装备机枪的版本轻一点,前装甲最大12mm。武器主要为两门6磅炮,外加3挺机枪,性能就不多说了,异常恶劣。因为没有炮塔结构,这种坦克在日后的发展中属于突击炮的范畴,甚至作用都一样,这就是前文为什么说“坦克”是个概念化的词。关于这种菱形坦克,我们所见到的未必都是马克I,一战期间,它有一共有10个型号,一部分长相相似,所以不好分辨。而在这其中,亦有装甲运兵车(马克9,可搭载30名步兵)或两栖坦克一类的改装型号,由此可见,坦克在日后的多样化发展方向,从它诞生之初就基本上已经定型了。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3)

随着英国坦克的首次出现,所造成的影响就不用多说了,紧接着出现的坦克武器数不胜数。但因为当时也没标准,大家都在尝试,所以坦克的形态可谓千奇百怪。直到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诞生,在这款坦克上面首次出现了可旋转的炮塔结构,就是这一点,让当时无数国家眼前一亮。反观英国,发明马克坦克之后好像就再没有了什么建树,其实不然,一战结束之后,英国坦克的研发还在继续,而且并没有丢失最先使用坦克的这一优势,在创造力方面,鲜有对手。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4)

超轻型坦克的出现,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国家?

在二战前夕,经常能注意到一部分国家装备了一种小巧的坦克,它普遍没有炮塔,车主乘员为两个人,武器比较简单,保底是一挺机枪,高配是机炮。比如说波兰的TKS坦克,或是意大利的CV33坦克,虽然外形上有一定区别,但整体结构和配置大同小异。除此之外,亦有其他国家装备这种轻量级的武器,而且这种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出现频率还是有的,不过战绩平平。带起了这种超轻型坦克潮流的,正是英国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在1927年,由卡登·洛伊德拖拉机公司推出的一款武装车辆,后来被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收购。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5)

洛伊德超轻型坦克只有1.5吨重,最大装甲只有9mm左右,防御力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车组成员为两人,一个驾驶员,一个车长兼职武器操作。而武器则是一挺维克斯水冷式机枪,备弹1000到3500发。发动机为一个4缸汽油发动机,置于车体的前面,理论上最大移动速度可达每小时48公里。1927年到1935年间,英国一共制造了450辆这种坦克,数量不算多,但要算上其它国家对其的仿制改进产品,那可就数量可就要翻上几倍了。除了用于战斗车辆之外,它也时常充当牵引车,可就是这样,它的自身标准也是连一战时期的坦克都赶不上,为什么还会受到这么广泛的欢迎呢?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6)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很现实,就是因为穷,洛伊德超轻型坦克怎么看造价都不会太高,而且生产难度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为什么会穷呢?因为上世纪20年代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过得都挺惨,所以照比一战时钢铁巨兽横行的状态退后到了轻量级的状态。不过受经济萧条影响不大的苏联也装备了类似的T-27,数量还不少。这就是另一个原因,这种超轻型坦克虽然很难打过其它坦克,但这不证明它不好用呀。英国后来大量生产的布伦机枪车,就是源自洛伊德的车体,战场上确实需要大口径、厚装甲的车辆,但坦克战发生的频率不大,武器最重要的还是适应战场能力。

维克斯6吨坦克,又是一个领航者

英国在战后坦克研发上所获得的成就不只限于超轻型坦克,维克斯6吨坦克一样是英国在当时的杰作。首辆原型车由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在1928年完成,在英国总产量一共只有153辆,数量很少,也有说法英军根本就没有采购。因为维克斯6吨坦克在悬挂上做了创新,首次采用了组合式的板簧悬挂,后来成为了一种很普遍的负重轮安装方式,而英军认为这一结构并不是很可靠,所以没有大量采购。不过这辆坦克的外贸却异常火爆,共有11个国家对其进行了引进和仿制,总产量超过12000辆,其中的成品不缺乏二战时期的知名车辆。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7)

维克斯6吨坦克全重7.3吨(计划立项的时候定的6吨),前装甲最大厚度13mm,最大移动速度可达每小时35公里。炮塔比较特殊,有两种结构,一是单炮塔,主武器是47mm口径火炮和一挺机枪。另一种是双炮塔前结构,武器各为一挺机枪。在英国自然没有它什么戏份了,不过他的外贸型号甚至可以算得上二战前夕的主角,波兰除了使用TKS超轻型坦克外,性能最好的就是手里的7TP坦克(维克斯6吨的波兰叫法),只可惜数量较少。而二战时期意大利的中型坦克(比如M11/39),在车身上也能明显看出维克斯6吨的身影。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8)

相比之下,苏联的T26坦克才是将维克斯6吨发扬光大的那一个。1929年,苏联从英国进口了15辆维克斯6吨,经过改进后转为自主量产,并命名为了T-26轻型坦克。这辆坦克全重9.4吨,前装甲最大厚度15mm,主武器为37mm或45mm坦克炮。在1932年的时候开始列装部队,总产量超过了10000辆。它的战绩就不用多说了,出现的场合可不单单只有二战时期的东线战场,而在德军大举入侵的时候,顶在最前面的也是T-26,只不过这个时候它理应属于淘汰产品了。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9)

苏联对多炮塔的痴迷,跟英国也有一定关系

众所周知,苏联曾经有一段时间对多炮塔坦克非常痴迷,因此还诞生了T28和T35一类的陆地巡洋舰。一战时期,多炮塔的理念就已经形成,最先付出行动的是法国人。到了1924年的时候,英国也准备往多炮塔方面发展,同样由维克斯·阿姆斯特朗负责,在第二年诞生了一辆原型车,名字为“维克斯A1E1”。这辆坦克全重31.5吨,前装甲最大厚度28mm,炮塔数量达到了五个,武器为一门3磅炮和四挺机枪。发动机为12缸汽油引擎,最大移动速度可达每小时32公里。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10)

且不管多炮塔的设计是否正确,英军在当时确实认为这是一辆好车,很想采购。但还是因为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买不起也造不起,所以只存有一辆原型车。同时期的其它国家,在知道英国研制出了这样一款武器之后,也是垂涎欲滴的状态,怎奈囊中羞涩。不过当时还是有财大气粗的存在,比如说苏联,想直接买断维克斯A1E1的原型车和生产技术。但英国人感觉这一武器分量较大,不想直接卖给苏联(典型的我没有你也别想有心态)。不过最终通过特殊途径,苏联人还是搞到了这辆坦克的技术,经过改进后诞生了T28坦克,自此踏入了多炮塔的歧途。

结语

综上所述,英国人在坦克研发这一点上,在二战之前的思路还是很清晰且有顺应时代的创意,但到了二战的时候怎么变成了那个样子?原因多是固有印象在作祟,英国任何一辆二战时的坦克都是比之前强的,甚至包括TOG,所以英国对坦克的创新并没有停止。别的国家不再效仿和引进了,也是一件正常的事,又不是没有优秀的坦克研发人员,外加生战时生产线紧张。至于英国坦克比较弱,和强于它的坦克相比当然会弱了,但靠对比去评价坦克完全没有说服力,为什么要这样比?坦克的主要作用从来都不是打别的坦克。

苏联超级坦克打英国的坦克(英国只是发明了坦克)(11)

参考文献《 A1E1 Vickers Independent-1926》、《Small Army Tractor Whirls Big Guns Into Action》、《Carden Lloyd Carrier Tank Cha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