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

春天不只有生机盎然的绿也可以是坚毅热烈的红

年复一年,在”上海之春“这片生机盎然的舞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作曲、演奏、表演人才,诞生了一部又一部的艺术精品。她是上海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也是上海最著名的音乐品牌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着中国音乐发展的厚重历史文脉。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2)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的

红色经典旋律

那些让人铭感于内的

历史与时代记忆

红色百年

让我们用艺术致敬担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交响乐“抗日战争”》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3)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4)

1960年第一届“上海之春”演出了作曲家王云阶的《第二交响乐“抗日战争”》第四乐章。王云阶在《抗日战争》中加入了民族传统音乐中的特征音调,生动地表现了中华儿女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殊死抵抗侵略的英勇场景,成为了一代“红色经典”之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5)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6)

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作曲家瞿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关于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写成交响乐的讲话,让瞿维深受启示,产生了创作这一重大题材的交响乐作品的设想。1961年第二届“上海之春”上,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由上海交响乐团副团长、常任指挥陆洪恩指挥上交在国内首演。1963年,又由上交常任指挥曹鹏执棒,在第四届“上海之春”中重演。2019年第三十六届“上海之春”开幕演出“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主题音乐会”上,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又一次奏响了这首交响诗。

《长征交响乐》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7)

1962年,作曲家丁善德的《长征交响乐》在第三届“上海之春”首演(上图)。作品共分为五个乐章,用音乐描绘红军长征之路的艰辛与困难,以及最后取得胜利的喜悦。2011年,第二十八届“上海之春”上,张亮指挥上海爱乐乐团再度上演了这部作品。

《英雄的诗篇》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8)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上海之春”,由朱践耳创作的交响曲-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激情唱响(上图)。《英雄的诗篇》曾在1962年第三届“上海之春”演出并大获成功。合唱歌词选用毛泽东在红军长征途中所写的诗词,根据交响曲结构选材安排,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谱写《英雄的诗篇》时,朱践耳多大?37岁。

《红色娘子军》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9)

由谢晋执导,祝希娟、王心刚、向梅等主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代表着一代人的红色文艺记忆。而剧中由作曲家黄准谱写的电影同名插曲也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继续保持永远“向前进”的斗志。1963年,上海民族乐团就在第四届“上海之春”上演出了合奏《红色娘子军》(黄准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0)

1961年第二届“上海之春”,正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独唱了由肖冷改编的歌曲《东方升起吉祥的太阳》(上图),独具特色的歌喉令人印象深刻。1963年,刚成为预备党员不久的才旦卓玛,在校园里听到由上海歌剧院任桂珍首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激动不已的她找到老师王品素,要求演唱这首歌,王品素被才旦卓玛的真情所打动,便费尽周折找到曲谱,一字一句地教她汉语歌词,并请曲作者朱践耳为她的演唱把关。第四届“上海之春”上,她深情地演唱了这首歌。歌曲很快流传全国,并久唱不衰。

《白毛女》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1)

1964年第五届“上海之春”,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小型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次亮相,这场演出正是后来轰动一时的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最早雏形。一年后的1965年,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正式亮相第六届“上海之春”。一经上演,便引发强烈反响,并持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红旗颂》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2)

1965年,时年36岁的作曲家吕其明创作了交响诗《红旗颂》并作为第六届“上海之春”的开幕曲。2010年,《红旗颂》再度作为开幕式曲目,在第二十一届“上海之春”的舞台上深情奏响(上图)。9年后的2019年,第三十六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吕其明又带来了《红旗颂》的最新修订版,他表示:“没有‘上海之春’这个平台,没有老前辈们的悉心指导,就没有《红旗颂》。”

《满江红》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3)

1978年,第八届“上海之春”,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施鸿鄂独唱艺术歌曲《满江红》(上图)。1925年作曲家杨荫浏将《金陵怀古》的曲谱和岳飞作的《满江红》词牌结合整理,印成歌片,后广为传唱,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励过无数中国人。冼星海的《满江红》管弦乐组曲和郑志声改编的合唱曲《满江红》,都是吸取此曲素材创作的。

《长城随想》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4)

《长城随想》是刘文金创作于1981年的一首二胡协奏曲。1982年第十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由闵惠芬担任二胡独奏、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完成了该作的首演。《长城随想》既是作曲家刘文金音乐创作的里程碑之作,也是演奏家闵惠芬二胡音乐演奏的里程碑。乐曲以《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遥望篇》四个乐章结构全曲,用慢板与快板的交织和二胡擅长于抒情性和歌唱性的特色,在展开与变化之中表现中华民族的灵魂。

《龙华塔》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5)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6)

“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龙华塔》是作曲家何占豪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部交响诗,作品完成后不久便登上了“上海之春”的舞台。交响诗《龙华塔》的故事来自于一位深爱着革命先烈殷夫的纱厂女工,在追寻殷夫诗集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了殷夫的老师鲁迅先生,在鲁迅先生的引导下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她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革命胜利后,她重回龙华,缅怀自己的革命启蒙偶像。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7)

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作曲家陈钢“红色小提琴”系列中非常著名的一首。作品取材于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及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2013年第三十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小提琴家潘寅林再度为上海听众奏响了这段熟悉的旋律(上图)。

《中国,我可爱的母亲》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8)

2018年,第三十五届“上海之春”隆重推出了《向经典致敬——陆在易作品音乐会》,接连上演了男高音独唱《祖国,慈祥的母亲》、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等陆在易的经典作品。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创作于1991年至1993年,以第一人称的自白形式写成,取材于烈士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也是陆在易创作情感最为投入、写作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作品。

相约这个春天

我们不见不散

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是什么歌(那些飘荡在上海之春)(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