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

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目的是帮助人们识别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1)

根据2019年的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GBD)数据显示,霍奇金淋巴瘤(HL)发病率为1.13/10万人,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为5.91/10万人[1]。目前居各类癌症的第8位。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2)

数字是冰冷的,但我们熟悉的人却是有温度的。

你也许不了解淋巴瘤,但是你或许知道他们……

  • 还记得2015年上映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中的故事的原型,白百何饰演的”熊顿”吗?
  • 还记得在电视剧《老爸回家》中饰演杨紫闺蜜的90后演员徐婷吗?
  • 还记得《情深深雨蒙蒙》中饰演“方瑜”的演员李钰吗?
  • 还记得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罗京吗?
  • 还记得日本演员高仓健吗?
  • ……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3)

以上,皆因为淋巴瘤离开世界。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4)

淋巴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器官,它包括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结和淋巴细胞。

淋巴管:分布全身,其中流淌着淋巴液。

淋巴结:沿淋巴管分布,负责生成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存在于淋巴结和造血器官(如骨髓)中,可以抵挡、灭杀入侵体内的病原菌和肿瘤细胞。

淋巴液:可将淋巴细胞从淋巴结带到全身,发挥免疫监视作用。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5)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健康卫士”,对外它要及时发现入侵人体的细菌、病毒、异物等,对内要监视体内衰老、恶变的细胞和组织。如果淋巴细胞发生突变增殖,并聚集到不同部位,特别是淋巴结中,就形成了「淋巴瘤」。这就相当于保安不学好,自己开始扰乱治安了。

Tips

淋巴瘤好发于15~30岁和>50岁的人群,但近些年淋巴瘤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且以男性偏多。

通常,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霍奇金淋巴瘤 :是淋巴瘤的经典款,但经典都不多见。只占淋巴瘤的9%;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恶性肿瘤。因托马斯霍奇金首次描述霍奇金淋巴瘤,故用其名。

非霍奇金淋巴瘤:凡不属霍奇金淋巴瘤均属非霍奇金淋巴瘤。它在形态、免疫特征方面与霍奇金淋巴瘤不同,肿瘤发生的部位可以是淋巴结,也可以是淋巴结以外的组织器官。病人往往为多病灶起病,受累淋巴结多为双侧和多发,甚至遍及全身,其临床表现也变化多端。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6)

淋巴瘤可能会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相比其他肿瘤,临床表现非常多,所以又被称为会“跑”的肿瘤,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有些淋巴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仅有发热、出汗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是感冒,会选择忽视。

但如果出现以下这些表现,就一定要引起重视:

最常见的表现: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区等;

全身症状:常伴有发热、消瘦、多汗、皮肤瘙痒等;

累及部位的特殊症状:

  • 侵犯消化道可表现为:上腹痛、呕吐、慢性腹泻、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
  • 侵犯肝、脾表现为:肝脾大和黄疸等,少数可发生门脉高压;
  • 侵犯皮肤表现为:皮肤肿块、结节、浸润斑块、溃疡、丘疹等;
  • 侵犯膈下表现为:咽痛、咽部异物感、呼吸不畅和声音嘶哑等。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7)

就像在家自查乳腺一样,平时我们也可以多留意浅表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在一起,通过指腹进行触摸和轻度按压,感受淋巴结的大小、质地、界限等。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8)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9)

淋巴瘤的发生目前已知与以下因素有关联:

1. 病毒感染:EB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等;

2. 免疫因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后天发生免疫抑制、服用免疫抑制药;

3. 放射因素:与接受放射剂量、接受放射时年龄等有关系;

4. 化学物质:烷化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的联系。

5.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相关有许多方面的报道,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时患恶性淋巴瘤。

另外,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良,吸烟、喝酒、熬夜等,也是导致淋巴瘤的外因。

Tips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属于淋巴瘤高危人群:

  • 患有遗传型免疫疾病的人;
  • 患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艾滋病等;
  • 病菌感染,如EB病毒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及器官移植后等。

确诊 ≠ 死刑

尽管淋巴瘤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但是患了淋巴瘤并不等于被宣判了死刑。

约50%的患者通过专业的治疗可获得治愈,早期患者治愈率可达80%[2]。即使是晚期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也有长期治愈可能。比如我们熟知的李开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

容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是发病率前10的恶性肿瘤)(10)

最后,还是要给大家一些老生常谈的建议:

  • 适当地放慢生活节奏,心态放轻松,减低精神压力;
  • 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减少熬夜;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适量健身;
  • 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 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接触、吸入(如染发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 定期体检。对于可触摸到的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应重视,及时就诊。

淋巴瘤是一个恶性程度高且容易被忽视,但积极治疗又有康复希望的肿瘤,希望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要大意,患者更不要绝望。

科学防治肿瘤

从积极了解和传播科学开始


参考文献:

[1]ghdx.healthdata/gbd-2019

[2]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内科学(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