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良知即是本心(王阳明心学致良知)

前些日子读了郦波教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被王阳明的心学深深折服。以前我对阳明心学一无所知,坦白地讲,我没有读过《传习录》、《大学问》和《阳明先生年谱》等原著,但仍抑制不住写一点体会的冲动,如此成文,自然不免隔靴搔痒,我把此当做一种学习的方法,请各位方家斧正,感激不尽!

王阳明良知即是本心(王阳明心学致良知)(1)

01 心外无物,心即理

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又说:“至此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王阳明有一次给学生讲课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所以被掩藏了。然后指着学生于中说:“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连忙站起来说:“学生不敢当。”王阳明说:“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很不好意思:“不敢,不敢!”王阳明笑着说:“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从字面看,王阳明显然反对理学之格物致知的主张,近似禅悟佛性,其实不然。佛家讲圆融,讲放下,求解脱,而儒家要讲担当,遇事要拿起来。这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处世态度。

大慈山虎跑寺有一个神僧已经面壁三年,入了禅定,三年不曾说一句话,不曾睁一次眼。王阳明走到他身边,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和尚一下子把眼睛睁开了,第二天,他就还俗回家去了。

韩愈旗帜鲜明主张灭佛。苏东坡精通佛法,临终前,惟琳法师嘱咐他不要忘了去西方极乐世界,苏东坡却回答说:“西方不无,但个里著力不得。”旁边的钱世雄居士忙说:“固先生平生履践至此,今此更须著力。”苏东坡最后说出四个字“著力即差”。这就是儒者的情怀,王阳明与他们是一样的,内心始终坚守的是儒家精神。

王阳明所言“吾性自足”,并不是佛性, 而是孔子说的“天与予以德”。就是说,“心即理”是一种价值判断。

在一次郊游中,山岩上一树鲜花怒放,美极了,美得令人感动。有个学生就问王阳明,老师说心外无物,如果我们不来,这树难道就不开花了吗?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个景象,难道它就不美丽了吗?

王阳明说:“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古人认为,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才叫“寂寞”。因此,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不是指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存在。“心外无物”说的是存在的意义问题,近似于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

所有的存在,都离不开人类意识的参与。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突破性地推出太阳中心说,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三定律告诉我们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再到爱因斯坦,再到波尔,再到量子力学,曾经被认定为宇宙客观存在的,都不停地被超越。最新量子理论所揭示的客观世界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不就是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吗?阳明心学青春依旧。

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博而返约,如今的K12教育其实就是首重学科,德育常常流于形式应付。阳明心学则以先立人生之志为根本,王阳明说:“夫志,犹木之根也”,“讲学者,犹栽培灌溉之也。”

“世人多巧,心茫茫然”。缺乏价值的支撑,不明白生命的价值,学科分数再高,学历读到博士后,依然经不起一些小小的挫折,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脆弱的心理问题,以及不时发生的小园悲剧了。

王阳明良知即是本心(王阳明心学致良知)(2)

02 知行合一 事上练

现在我们讲“知行合一”,是说行为要符合意识,先有知,再有行,知和行是分开的,王阳明不是这个意思。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能做到。王阳明说:“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这可能吗?徐爱之于王阳明犹如颜回之于孔夫子,徐爱质疑到:“如今人已知父当孝、兄当悌矣……乃不能孝悌。知与行分明是两事。”

王阳明借用《大学》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一句,这样解释“知行合一”:你是看到美色之后,才决定开眉舒颜的吗?不是,你一看到,心生欢喜,眉头立刻就展开了。你是闻完了,判定它是臭的,才决定皱眉头的吗?不是,你一闻到,心生厌恶,眉头同时就皱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差不多就是本能,是深入骨髓的。

那么儒家先哲之教为什么都把知与行分开讲呢?王阳明说,这是为了施教的方便。因为世上有一种人,冥行妄作,全不解思惟省察,所以必先说知而后行无缪。世上还有一种人,茫茫然悬空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所以必先说行而后知始真。曾国藩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傲就是冥行妄作,惰就是不着实躬行。

前面我们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接近于本能,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习性。荀子在他的著作中频繁提出教化成俗、移风易俗的主张,其实就是讲培养习性。一旦形成了风俗就接近于本能了。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在《荣辱》篇中又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埶注错习俗之所积耳。”《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

如何才能形成习性呢?王阳明提出了“事上练”,工作即修行,生活即修行。“事上练”的基础是“心即理”的价值判断,它的目标是“知行合一”,就是真知真行。

孔丘向师襄子学习音乐,师襄子就教给孔子一首琴曲《文王操》,但并没有告诉他曲名。师襄子几次告诉孔子练得差不多了,可是孔子却一直不肯罢休,我们看孔丘是怎么说的:“吾习其曲也,未得其数。”“吾习其术也,未得其志。”“吾知其志也,未知其人。”“吾知其人也,未知其类。”最后,孔丘终于说:“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这才停止了练习。

王阳明良知即是本心(王阳明心学致良知)(3)

03 致良知

“知行合一”的“一”就是“致良知”。我的理解,“良知”就是“心即理”,“致”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对阳明心学最高度的概括和总结。王阳明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王阳明在任庐陵知县时,庐陵民风大变,社会和谐安宁,而且得心应手。同为县令的周道通却向王阳明诉苦说,每天的日常工作已经焦头烂额,每件事还要总结,还要静坐反思、总结,然后才能升华。人的精力怎么够呢?

王阳明说:“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人为什么会经常困惑,因为我们习惯于作利益判断,而不是作价值判断,不是致良知。孟子说:“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不虑就是不权衡,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真正的儒家追求的根本不是成功,而是成长,是成圣。

儒家的总纲就是《尚书》上的一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被外在的功名利禄所羁绊,这就是“人心惟危”。道心则是那个最高的境界、最高真理,儒家的道心就是“仁”,道心惟微,隐约不可寻。道心为什么会显得隐约?因为我们有一颗危险的心。所以,只有“惟精惟一”,才能“允执厥中”,也就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王阳明说的“心无外物,心即理,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

良知不是良心,不是所谓的天良,它是后天的,所以王阳明说致良知,事上练,而不是静坐虚静去悟那个内心深处的良心。郦波教授在解读王阳明的“良知”时说,人人皆有良知,只不过是被蒙蔽了。这我不能同意。

人们经常用王阳明感化盗贼的故事来说明人人皆有良知。故事是这样的,王阳明有一次抓住了一个盗贼,这个盗贼凶悍之极,要杀要剐全不怕,王阳明就命令他不断地脱衣服,最后脱得只剩下一条内裤,盗贼不干了。王阳明于是告诉他,你其实也有羞耻之心,于是盗贼幡然悔悟。

我认为,这不不能说明盗贼有良知,只能说明他有致良知的潜能,在致良知的道路上,这只是一个起步,而不是说已经具备了良知。王阳明的“良知”不是启发出来的,而是百死千难中培养、修行得来的。

所以,阳明心学不可能凭借静坐得来,正所谓“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情便不同。”良知必须从实践中来。

什么是“致良知”的境界,就是阳明先生临终时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

王阳明良知即是本心(王阳明心学致良知)(4)

04 善恶之四句教

王阳明晚年在教学中总结了阳明心学之“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所谓善恶,其实就是是非,阳明先生最后把抽象的“致良知”落到了具体的是非之上,这更方便人们修习。

郦波教授对四句教的解读,我觉得非常精辟而富有创意。

郦波认为,“无善无恶”是世界观。心外无物,包容一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善有恶”是人生观。人生观解决我与我的关系,我与我达成和谐。

“知善知恶”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相处智慧。在大是大非面前,在价值冲突中如何取舍?这需要价值判断。

“为善去恶”是行动层面、实践层面的方法论,就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事上练”。

我认为,本质上,阳明“四句教”就是修习阳明心学的方便法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