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

雪落灞河

白来勤

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1)

一夜雪花入梦,早起雪把树木、楼宇甚至楼下停车场上的小轿车、吉普车、越野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轮廓勾勒成大写意的国画。

踏着碎琼乱玉漫铺的道路,我彳亍于灞河岸边,先是回味着与同好知己在春日的柳絮飞扬中或夏日的粉黛子格桑花间徜徉、或独自一人在秋日里在翠绿挺秀的荻苇间听鸟鸣啾啾嗅果香陣陣的情景,未饮酒已心微醺。此刻,又侧耳倾听雪花的心声,举目阅读雪野的思绪,我仿佛看到远处的仙气缭绕的白鹿原、炊烟袅袅的骊山西绣岭也在向我不住地招手,身边饱经风霜而不显老气横秋、寿眉皓首却具道骨仙风的杨柳向我频频点头致意,征袍破旧而不失仪态颀秀、霜染双鬓雪压额头芦苇仍含笑在寒风中集体深情欢跳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妙曼芭蕾,就连脚下的河水也向我投来艳羡的目光、绽放出只有我听得懂意思的歌声,甜润澄澈,清新绮丽。

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2)

雪落灞河,诗意飘飘洒洒,踏雪寻梅成了徜徉于灞柳风雪中的一道绝美风景线。自古以来,灞水两岸多植柳树,每年到春天,灞桥两岸绿柳覆荫,柳絮漫天,飘飘扬扬,恰似春日里的一场飞雪,美轮美奂。唐时,灞桥头设驿站,凡亲友送别东去北往,多于此分手,或折柳相赠,“灞柳风雪”起初说的就是柳絮漫天飞扬,烟雾蒙蒙,后来因诗人画家的清矍奇趣而演变为“真风实雪灞桥行”。诗人孟浩然情怀旷达,迥异于常人,常冒雪骑驴过灞桥寻梅愉情,对左右宣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惹得的李贺、孟郊、贾岛等人争相效法。据传有人问唐昭宗时期的宰相、诗人惹得的李贺、孟郊、贾岛等人争相效法。据传有人问唐昭宗时期的宰相、诗人郑綮:“相国近来可有新诗?”郑綮呵呵一笑答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其他地方何以得之?”于是,灞柳风雪成了一种渴望远离尘俗纷扰、坚守生命本真的文人意趣的诗意象征,一种失意却又不失精神高贵的理想栖居。

雪落灞河,思索丝丝缕缕,温故知新观古鉴今成为头脑中历久弥新的重峦叠嶂。秦王灞上送王翦、沛公军灞上,“约法三章”顺民意、安民心;文帝孝行天下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以山为陵”开先河,解民忧;韩康“买药不二价”、王猛“扪虱谈天下、赫连勃勃呈壮遒,黄巢由灞上入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捻军西进、慈禧太后西逃灞桥成为“落魂桥”,丙子“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兵谏华清宫……这一切都在灞水滨、灞桥旁,雪花可以覆盖他们的足迹、掩饰他们的颜色,却抹不去历史足音的回声和气息的传递。鹿原踞左、骊山峙右,雪下的灞水被夹得如母猪老尿细细瘦瘦,然而却始终不曾断流。默默的流水,是否也在与我同时对“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圣贤言语深思良久?

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3)

雪落灞河,芳魂缠缠绵绵,诉说着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到精益求精、尽美尽善,英名方可长留人世间。徜徉在风雪中的灞水之滨,我想到独开水道、逆向倒淌、西行北上的灞水,有着多少常人难以企及的勇气和毅力,在世俗的白眼和讥讽中自强不息,照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进发?我想起了两个灞河的令国人称奇、让世界惊叹的老汉,一个在旧时代被人称作“戏子”、新社会被称作表演艺术家、唱着女声旦角儿的李正敏,开创“敏腔”,把大秦之腔唱出了光彩和鲜艳,留下中国最早的秦腔唱片,赢得了“秦腔正宗”的美誉!一个是陈忠实,用自己发光的句子,把关中平原一段乡村故事,烹饪得色香味美令人垂涎,放在地球村的文化餐桌上,让世人尽情咀嚼、品啖,不论美食家还是普通食客,都用味蕾对皇皇巨著《白鹿原》发出由衷地赞叹。

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4)

雪落灞河,有时窸窸索索甚至无声无息,有时玲玲叮叮如钢琴协奏的美妙乐曲,有时在风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宛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即使在无风时,你只要细细谛听、认真思索,也许能感悟出黄钟大吕。因为再卑微孱弱的小草也能感觉出风的信息,再笨拙愚陋的凫鸭也能体会到水的心态。

雪落灞河,绘就一幅立体的画,谱成就一曲无词的歌。灞河上的大大小小数十座桥梁,或穿越周秦汉唐,或横跨宋元明清,更多的则是傲视群雄的当代经典奇观。这些桥梁不论材质是木是铁、是石是砼,年代是古是今、现状在地上或地下、气质是洋气是质朴,也不管功能是走行人还是过车辆、行马車汽车还是高铁轻轨,更不说是正在服役还是早已退休或毁圯,其无一例外的都连接着历史和未来的情结,维系着眼前与远方的期盼,都无悔无怨地将自己的美好年华奉献给素昧平生的人和物,以自己独特的气质风韵,组成一座具有天然魅力的桥梁博物馆,诉说着春夏秋冬里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灞桥故事,彰显着厚德灞桥的人文情怀。

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5)

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6)

河道里,一群白鹤在雪中轻歌曼舞谈情说爱,旁若无人;三两只野鸭子游弋于水中,不知是在健身还是在觅食,神情无忧无虑;更多的鸟雀们则在草丛中抱团取暖叙旧话新,自得其乐。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落雪的灞河边,我感到自己仿佛也变成了古人,穿越心中那座千古屹立的文化灞桥,身着宽袍大袖,骑一头笨拙缓慢的蹇驴,一唱三叹,行过小桥,追赶先贤,步入到迷蒙刺骨的风雪之中,寻找骊山中的一树靓眼的蜡梅、一缕醉人的诗意、一隅温馨的远方……最终汇入飘飘洒洒的雪花中。

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7)

灞桥的如梦初醒(青未了雪落灞河)(8)

作者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首批签约作家。】

《陌上风文艺》

主办:金穗文学社

主编:王新靖 杨新刚

主创:白来勤 亦凡 杨崇德 淡雾 王安之 吴杰明 苏银东 毕琼 孔凡勇 白春业 完颜蕙蕙

信箱:shirihe@foxmail.com

壹点号 陌上风文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