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

那些书法家们~第486篇

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他深爱艺术,发起创办了西泠印社

文/卢秀辉

丁辅之名仁,字辅之,以字行于世。

丁辅之的祖父丁申与弟丁丙号称“双丁”。咸丰十年,太平军第一次破杭州时,家室遭毁。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再破杭州时,杭州文澜阁藏书损失严重。丁申为文澜阁阁董,他与弟弟丁丙在战余,收拾残书,或检于瓦烁之中,或出资购求。同治五年(1866)以后数年间,陆续又搜集到300余册,连前共得9 060册。巡抚谭钟麟奏请重建“文澜阁”时,丁申兄弟出所得残书,补缀残帙,依类编目,藏于郡学“尊经阁”中。丁申被特赏四品顶戴。丁申兄弟积二十年之力,广求海内外各本,或购或抄,随得随校,聚八万卷。浙江省奏开书局,多借丁家藏本以补校勘。撰有《武林藏书录》三卷。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1)

丁辅之的父亲丁立诚,光绪元年举人,官内阁中书,署员外郎衔。以藏书闻名海内。其藏书处另有“小槐簃”,所收西冷八家刻印尤富,精于目录学。晚年因丁家温州银号亏倒,经商失败,两江总督端方唯恐丁氏“八千卷楼”藏书重蹈陆氏“皕宋楼”藏书流落异国的覆辙,请缪荃孙代为商谈于丁家,以七万余元将其“八千卷楼”藏书购存于南京江南图书馆。丁立诚著有《小槐簃文存》、《小槐簃吟稿》、《梦痕词》、《武林杂事诗》、《东河新棹歌》等。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2)

丁辅之三岁时,他的外祖父魏稼孙逝世。丁辅之家从祖父到父亲及外祖父无不喜欢篆刻,家藏篆刻极为丰富。丁辅之九岁时,他的祖父丁申去世。翌年冬,祖父心心念念的总书楼名“嘉惠堂”,于杭城头发巷五号建成。“嘉惠堂”凡五楹,楼中分别辟名为“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善本书室”、“甘泉书藏”、“济阳文府”、“当归草堂”等。

光绪二十年,丁辅之十六岁,与叶为铭在杭州西湖刘庄边上丁家山筑舍读书。叶为铭长丁辅之十三岁,年龄差没有妨碍他们二人志趣相投。从此,他们常在一起开怀长谈,过从甚密,立志对篆刻艺术有所建树。次年,丁辅之进学为郡庠生。丁辅之十九岁娶余杭县人盛氏福辰为妻,妻子的表兄是褚德彝。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3)

1904年夏天,丁仁与叶为铭、王禔三人避暑于湖上人倚楼。王禔的父亲王同致仕后与丁申、丁立诚父子同服务于文澜阁,丁、王两家是通家之好,后辈又雅好篆刻,更是订交日深。丁仁与叶为铭、王禔三人话题都在篆刻,共同欣赏同人印拓,提到了如何“保存金石研究印术”?丁辅之指着人倚楼下西泠桥下一块地,提议:于此结社,以社集印,以印究学。提议得到了叶为铭、王禔的响应。是年,丁辅之二十六岁,王福厂二十五岁,叶品三年近不惑。叶品三建议,去信邀请上海“潜泉印泥”主人吴隐共为创始人。丁辅之斥资建楼,永为社产,不私所有,令后世印人敬仰。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4)

丁辅之祖父丁申、叔祖丁丙收藏有武林先哲印石很多,以丁敬、黄易印石为主,陈豫钟、陈鸿寿的印石也很多。而丁辅之的父亲丁立诚则着力于对赵之琛、钱松、蒋仁、奚冈作品的搜集,共得八家之多。王福厂又到苏州徐氏、李氏访印,得丁蒋黄奚十余方。丁辅之请名手原石精拓,编辑成册。同时逐枚详加按语,除印文、边款释文外,并述及每方印章之材质、印文之典故史实和印石收藏之原由。分别部居,次第成集即为甲辰本《西泠八家印选》三十册本,计出品五十部。全谱收录:丁敬七十七方、蒋仁十二方、黄易三十方,奚冈三十方、陈豫钟五十二方、陈鸿寿五十一方,赵之琛一百三十一方,钱松一百一十七方,全谱总录印五百方。此为印学史一大盛事。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5)

是年,吴隐发妻王氏不幸病故。继配为孙锦,孙锦对艾绒去梗揉制有了一套新的手法,从而使“潜泉”印泥更上层楼。而吴隐借着这新印泥,找到吴昌硕试用,言明邀请吴昌硕为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欣然应允。当日本印人河井仙郎来访杭州时,终于有了接待的专门印社。四位西泠印社创始人,与河井把晤于印社,评论印学,相见恨晚。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6)

光绪卅三年(1907年),丁家所经营的裕通银号温州分号官银号出现巨额亏空,必须承担赔付之责。由于金额巨大,丁氏无力支付,温州官府羁押了丁立诚弟弟丁立中。“富甲一郡”的丁家在多方筹措后,尚欠十万缺口,丁立诚致信代表两江总督端方来杭洽谈买书的缪荃孙、陈庆年:“盖此次售书,实因瓯号亏折太钜,满拟售有十万以偿各债,否则何忍将先世手泽之藏,一旦尽付他人?若不得请,必以九数为归,还祈婉商午帅。”经端方出面协调,丁立中获释。最后,以家藏八千卷楼图书作抵悉还公债。“八千卷楼”经高祖父丁国典、曾祖父丁英与祖父丁申、叔祖丁丙,父亲丁立诚的数代努力,访求图书,或购或抄,在将近40年时间内,聚书1.5万多种、20余万卷。两江总督端方购得后,在南京筹建了江南图书馆。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7)

1912年,为了峡石的通益公纱号产业,全家移居去了峡石,住在西山盐局。而丁辅之则在沪杭铁路局为练习生,住上海天潼路铁路局宿舍。次年春,接手西江塘事务,不常回家。到五月全家方才回杭。九月,西泠印社正式召开成立大会,推举吴昌硕为社长。1915年,丁仁与叶舟,王寿琪同编西泠印社志。1916年,丁辅之因为早前在杭州虎跑寺被任为大护法,是年夏天,当李叔同欲断食半月时,丁辅之介绍李叔同前往虎跑寺。1921年,丁辅之将聚珍仿宋版字体献给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见字体精雅,可与明清翻印宋仿书媲美,与同人商量用此字体辑印《四部备要》,由高时显负责,丁辅之任监造,排印聚珍仿宋版《四部备要》。此后,丁辅之历任中华书局聚珍仿宋部主任,古书部主任,中华书局监察。1922年,吴隐病危时,托家事于丁辅之,将女儿许配给丁辅之第四子丁璨为妻。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8)

丁辅之四十六岁开始学画,二月学画墨梅。五十二岁,由吴幼潜出版成《丁鹤庐果品册》。是年,发妻盛氏仙逝。丁辅之提出与中华书局解约,中华书局不肯放行,聚珍仿宋版《廿四史》出版。

丁辅之曾写过一则很有趣的卖画润例:

绘事忆从甲子春,

年来涂抹耗精神;

成才结果休相间,

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频更笔末停,

多蒙识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凉后,

辛苦生涯愧老丁。

营谋海上砚为田,

不使人间造孽钱;

定例都由丁卯时,

也如卒业满三年。

论交话旧乐淘淘,

故师敢师郑板桥;

我写松梅也写竹,

都因生计颇飘萧。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9)

1934年,中华书局《古今图书集成》影印时,丁辅之亦参与了其事。1937年,丁辅之又制成的长体注音仿宋字字模,用于供排印教科书。丁氏兄弟首创仿宋活字,对文化传播厥功至伟。抗战胜利后,印制的《丁丑劫余印存》一书,共制作二十一部,以“浙西丁高葛俞四家藏印集拓廿又一部己卯春成书”二十一字序之,“丁”就是丁辅之。印谱由丁仁、高时敷、葛昌楹、俞人萃四人于丁丑吴淞战役后劫余之印章汇辑而成。汇辑了明代文征明、文彭至清达受、赵莲等二百七十三家印人的一千九百余方印章。是一部简明的以作品形式出现的明清篆刻史。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10)

在篆刻领域,丁辅之的贡献也是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他一生嗜印成癖。篆刻用刀劲健,布局安详,宗法秦汉,兼取众长,深得浙派妙谛。在印作中仿玉印、战国官玺、私玺,各具神态,其刀法精细,印风苍郁朴茂。他一人拥有西泠八家印八百余方,在他去世后,尽归无锡华家。华笃安去世后,华笃安的夫人毛明芬秉承丈夫遗愿,于1983年,将华先生收藏的明清流派印章1546方,明清各家诗翰尺牍78册、散页257件,悉数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11)

丁辅之于商卜文辞探索有素,曾在罗振玉等人基础上,集自撰联语、诗作,于1928年刊印有《商卜文集联(附集诗)》、1938年刊有《商卜文分韵》及《唐宋三百首集联》、《全韵画梅诗》、集商卜文《观水游山集》。先后辑成《西泠八家印谱》三十卷(1904)和四卷(1925)、《杭郡印辑》、《悲盦印賸》以及袖珍本《丁氏秦汉印谱》二卷,一生共辑印谱近二十种。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12)

丁辅之书法擅长楷书、行书、篆书,尤精于甲骨篆文,结字停匀,虽瘦而有劲力。丁辅之于甲骨文,常与罗振玉、王国维互相切磋,他的甲骨与罗振玉不同,罗振玉着力于写,丁辅之则在意于刻。写刻于甲骨,本是一事,罗丁将之分开而促意,不过两人于其中造诣甚深。丁辅之的甲骨篆文,结字停匀,用笔疏朗瘦劲,变恣意天然的古朴卜文书风为整齐工丽且,颇具整体感。丁辅之书画印透着富家公子的傲气,于不经意间如白衣书生,傲然向天,飘然于楼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等君子,原本大富大贵之家,历尽家变,虽落拓骨子里的架子还是硬的。所以,从他的艺术里,看到的就是冷冷的两个字:“清傲”。他于西泠印社,功莫大焉!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13)

丁辅之(1879年8月14日~1949年7月12日),原名仁友,后改名仁,字辅之,号鹤庐,又号守寒巢主,后以字行。浙江杭州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丁辅之书法真迹价格(丁辅之本是富贵大户)(14)

卢秀辉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