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和高衙内的关系(为何称高俅儿子为高衙内)

高俅和高衙内的关系(为何称高俅儿子为高衙内)(1)

《浅说水浒》第012期(文/焦目)

水浒,是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大小将领,他们或被陷害,或是被生活所迫,最后不得不起来反抗,最后招安征讨方腊等势力的故事。水浒开篇写的是史进、鲁智深和林冲,然而这三位只有林冲最先上梁山。

林冲之所以会被逼上梁山,原因在于高衙内调戏自己妻子林娘子。

高衙内是高俅的义子——其实原本是高俅的族兄弟,从小与高俅厮混,后来见高俅发迹,于是厚颜无耻做了人家的干儿子。高衙内之所以要认这么个爹,自然是为混饭,但饱暖思淫欲,于是高衙内越来越无耻。

高俅和高衙内的关系(为何称高俅儿子为高衙内)(2)

按着原著来说,在他调戏林娘子之前,已经祸害过不少良家姑娘了。无奈人家是高俅高太尉之子,所以谁也不敢惹,即便是后来两次调戏林娘子,林冲也没敢打他。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作为高俅的儿子,他都没有做官,为何要叫他高衙内呢?衙内似乎是官职!

没错,衙内确实是官职。

“衙内”一词,源于“牙内”,古代的“牙门”,是指辕门。何谓辕门?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吕布曾经辕门射戟;关羽曾在辕门外斩杀华雄。这个辕门指的就是军营大门,距离军营一般很远。所以,吕布在营帐前射中辕门的画戟小枝很了不起;而关羽斩杀华雄时,军营内诸侯们也只能听外面鼓声震天。

高俅和高衙内的关系(为何称高俅儿子为高衙内)(3)

牙门是个重要位置,决定着军营将帅幕僚们的安全,所以守卫牙门的人都是大将的亲信之人。论亲信,当然是自家人排第一位。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大旗换来换去,统兵将帅们要时刻提防手下的将士造反,所以牙门以及内部,都是由本家族的子侄辈带领亲兵拱卫。

汉末时期,刘备曾设置牙门将军,赵云和魏延均做过,狭义来说就是负责辕门的将军,但当时并非如此,主要用来表示信任和能力。

辕门为何称牙门呢?其实把整个军营比作头部的话,门就相当于口,栅栏似的门不就像牙一样吗?还有就是,爪和牙一般用来比喻猛将,比如陈寿就说过,黄忠、赵云就是刘备的爪牙。

高俅和高衙内的关系(为何称高俅儿子为高衙内)(4)

后来,连文官在衙门内的子侄辈,也一并称为“衙内”。但作为武将的“衙内”,多少要有点武艺;但文官的“衙内”,很多都是依仗父辈的权势,没有能耐还欺男霸女、欺负百姓,为世人所不齿。从此,衙内这词义就变坏了。

可以说,当时只要是大官的子侄,都能称为“衙内”,高俅的儿子自然也要称为高衙内。

高俅和高衙内的关系(为何称高俅儿子为高衙内)(5)

​不过,就像董超、薛霸一样,在元杂剧及明清小说中,“衙内”都成了统称词,但凡是官员之子,哪怕是小县令,他儿子也可以称为衙内,而且这些“衙内”都不是好人。

所以,施耐庵压根都没给高衙内起名字,直接呼为衙内,原因就在于此,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小说也面对广大底层人,要尽可能减少人们思考时间。人们一看到这些配角的名字,就知道其为人是好是坏,是何职业,自然也会更关心主角和剧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