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中老年人都面临着“三高”的问题,因而到医院做检查时,不少人都会做血管彩超检查。

“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一检查不少人会发现自己有颈动脉斑块的情况,拿到体检单就懵,这到底是什么呢?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又有什么影响?

颈动脉在我们脖子两侧

用手就可以摸到它在“跳动”

全身的血液都会流经这里

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1)

相较于其他大动脉,颈动脉较窄

靠近头颈部会有一个“Y型”的分叉

分叉处会承受更多压力

所以颈动脉更容易产生斑块

问:斑块都会脱落吗?

答:颈动脉斑块分为硬斑和软斑两种,软斑也称为易损性斑块,如果脱落,会随着血流进入颅内形成脑梗;硬斑如果变大,也会导致血管狭窄造成颈动脉堵塞。

其实,一般来说,斑块本身不会“跑来跑去”,或者“掉下来”,但如果不稳定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由于颈动脉的血供是向上到脑部的,这样一来脑供血受到影响,后果十分严重。

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

2021年12月,由北京市体检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部门共同编纂的《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发布,该报告统计了353万余人次健康体检的情况,颈动脉斑块位居男性异常体征检出率前10位。[1]

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

●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确诊为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接近80%;

●而60岁以上的人群中无斑块的几乎没有

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2)

颈动脉斑块就像厨房下水道中的油污

时间久了会导致下水道狭窄堵塞

所以当颈动脉狭窄堵塞时

不仅会影响供血

还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当斑块脱落后形成了血栓

随血流到达大脑还会导致栓塞

这5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01抽烟喝酒的人

研究显示,吸烟的人,颈动脉更易长斑块。而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

02“三高”饮食的人

高盐、高糖、高油的“三高”饮食,会导致更多油脂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03久坐运动少的人

长期久坐不动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管内垃圾堆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04经常熬夜的人

美国医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05肥胖的人

持续体脂过高的人群动脉更为僵硬,会增加心梗、脑梗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如何预防及改善呢?

想要预防及改善颈动脉斑块的生成,需要从以下4方面着手——

1饮食:热量摄入别超标

热量摄入过多、高脂食物摄入过多对心血管风险有显著影响。

建议:多吃三类食物,少吃高脂食物

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3)

饮食中既要保证各类营养的摄入,又要控制总热量,因此要多吃三类食物:

首先是新鲜蔬菜水果,建议每天吃够1斤蔬菜半斤水果,每周摄入8到10种蔬菜;

其次要多吃粗粮常吃坚果、豆类

此外还要多吃深海鱼,每周食用两三次为宜,最好清蒸。

少吃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少盐少糖,严格控制总热量,避免超重。

2运动:适度适量有氧运动

运动是心血管问题的有效干预措施。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缓斑块的进展,甚至可以逆转。即使是有斑块的人,也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建议:每周150分钟适量运动

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4)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规律、适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每次30~50分钟,每周3~5次即可。

3生活习惯:一定要戒烟限酒

抽烟饮酒都会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因此戒烟限酒很有必要。

建议: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很多人认为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并不准确,多个权威医学研究证实:酒最好一滴也别喝,饮酒的安全线是“0”,没有“适量”。

4药物:科学用药控制“三高”

除了生活干预外,药物控制也至关重要。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还要积极合理地控制血压血糖,按时服药。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整体心血管危险水平,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以及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不要随意停药

我们都知道控制“三高”的药物不能随意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药物是抑制斑块增长的有效措施,间断用药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补充纳豆激酶,健康不添“堵”

纳豆激酶又名枯草杆菌蛋白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5)

2020年发表在《中国食物与营养》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纳豆激酶有改善人体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一项纳豆激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患者的疗效研究中,每天服用纳豆激酶6000FU,26周后,患者的斑块面积和血脂水平显著降低。[2]

但是由于纳豆是一类腌制品,食用过量会加重人体的胃肠道负担;

同时,纳豆的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过量食用容易诱发或者加重其病情。

所以,补充纳豆激酶更建议通过服用膳食补充剂的方式。

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6)

康怡道牌纳豆冻干粉和大豆肽胶囊

原料优选工艺先进

「康怡道牌纳豆冻干粉和大豆肽胶囊」采用日本进口纳豆菌种,经深层发酵新技术,纳豆激酶含量增加,而K2和嘌呤含量则显著降低,后再通过-55°C冷冻干燥为纳豆冻干粉,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纳豆中众多独特的营养成分,从而发挥更好的功效。

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7)

每粒含纳豆激酶不低于1250FU。

协同作用有助吸收

从大豆中纳豆冻干粉和大豆肽科学搭配在一起,大幅度提高纳豆激酶的吸收利用率。

释放出1 1>2的价值,引领纳豆冻干粉升级新风潮。

植物胶囊壳安全环保

60岁以上应该注意什么(60岁以上几乎人人有)(8)

相比于粉剂等其他剂型,胶囊剂型服用及携带方便,有效隔绝纳豆制品本身的不友好气味和口感,更易于口服。

胶囊壳纯植物来源,保护产品品质的能力较明胶胶囊提升,能确保内容物有效成分在储存过程中不递减,能抵抗胃酸的分解。安全且环保,适合素食主义等所有群体。

//////////

最后,无论有没有斑块,都要拥有一个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这才是健康的根本保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