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喜欢贬低和打压孩子(父母总是贬低孩子)

在生活中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身边部分人对待孩子非常粗暴,经常会采取指责、负面评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贬低孩子的感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为什么父母喜欢贬低和打压孩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父母喜欢贬低和打压孩子(父母总是贬低孩子)

为什么父母喜欢贬低和打压孩子

在生活中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身边部分人对待孩子非常粗暴,经常会采取指责、负面评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贬低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考试考了70分,成绩很不好,拿着卷子回家要家长签字。家长看到以后恼羞成怒,甩手就把卷子砸在孩子的头上,大声斥责:“你这家伙怎么这么笨?才考70分,你看看班上的小明,跟你一个班的,人家考了100分,你怎么就不学习人家呢!”

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对孩子就是一顿痛骂。轻的言语上存在攻击,重的甚至还会拳打脚踢,拿鸡毛毯子一顿乱打。

说到这,大家都有点感同身受了吧,小时候也经常被父母这样指责过。

是什么情况导致父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产生这样的欺负孩子的举动呢?从心理学上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种心理过程会产生这样的效应。

1、置换,又称“踢猫效应”。置换是精神分析里面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

比如在单位里上班,工作干得不开心被领导骂了,还被罚了工资,肚子里面憋了一股火,实在难受。

回到家以后,看到孩子没在学习,拿着手机玩游戏,愤怒感就爆发了。瞬时把孩子手机夺了过来,然后指着他,你为什么不去学习?!还在玩游戏?考试考这么差和还有心思这么玩,不赶快滚去房间写作业去!

大人的怒气,本来应该是朝领导发的,但是碍于人情以及工作的性质,没法发火,于是就把这个对象撒在了孩子身上。

客体变了,但是冲动的性质和做法没有改变。在心理咨询中,置换是经常发生的行为,也是移情或者反移情的基础,是一个人心理不成熟、心智化程度较低的具体体现。

2、权威效应。我比你懂得多,你应该听我的,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你不听我的就是你的不对。这种心理,在许多文化程度低、心理状态较差的大人身上常有体现。

教育孩子上面,他们不会采取温和、善意地指导来帮助孩子成长,而是会采取粗暴、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我比你大,是你长辈,有权力指挥你做所有事情。

以后的就业金融好赚钱,你就要学金融,其它的都不能学,我是为你好;找男朋友,要找体制内的,体制外的不稳定,听妈的没错;买房要买大一点的,太小了住起来不舒服,你不能自己决定买,要听大人的意见

这些言论,想必在很多人身上是反复出现吧,都快出老茧了,听得厌烦。

跟父母在一起,他们总会对你指指点点,哪怕你已经长大了,三四十岁的大人,他们依然要干涉你的生活,让你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的父母,该怎么办呢,如何改变?很遗憾。在这里我要说一个现实,就是不要希冀父母会为子女做出改变,这是很困难的。如果你保持对父母改变的幻想,那么很难过得好。

性格这东西,根深蒂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父母的权威感,还有亲密关系属性,导致他们很难具备同理心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管多大,在他们眼里始终会是孩子的状态,总有不放心和控制的感受。

作为孩子来说,最好的面对父母贬低的方式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自我独立一个人生活,远离父母的身旁。如果父母还要干预,必要时做好情感隔离以及自我决断的策略,哪怕和父母对峙,也要尊重和接纳自己的感受。

很多事情,没必要再听父母的话了。

我找工作,自己喜欢的就会坚持,你不喜欢我也不会听,这是我的选择和自由;我买房子,要买小的,这个跟我的生活工作有关,我需要小房子,不会听你们的意见,你们要求买大的我偏不听。

这不是固执,不要把不听父母的话当做固执,在自己前途和个人未来方面,可以强势一些,兼听则明,这对个人来说是有利的,他是自我成熟的体现。

敢于和父母对抗,不听父母的,是走出原生家庭伤害的关键一步,也是人获得成长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