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一个有年味儿的节气)

来源:运城新闻网日月如梭,时序推移,小寒节气之后就迎来大寒,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一个有年味儿的节气)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

来源:运城新闻网

日月如梭,时序推移,小寒节气之后就迎来大寒。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大寒就到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即将开始。

大寒节气 天寒地冻 引得古人纷纷感悟人生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是说“大寒”有两重意思,一是相对于小寒而言,二是大寒期间天气冷到了极点,故谓之“大”。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大寒时节,人们希望经常下雪,有农谚为证——“大寒三白定丰年”“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三白”指下三场大雪。为什么腊月下雪就预兆丰年呢?《清嘉录》卷十一说得好:“腊月雪,谓之腊雪,亦曰‘瑞雪’,杀蝗虫子,主来岁丰稔。”腊雪杀了蝗虫,次年不闹虫灾,就丰收在望啦!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其大意说的是,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据养鸡经验丰富的农民介绍,大寒时让母鸡开始孵蛋,到了正月十五前后,天气稍暖时,刚好孵出小鸡来,农村因此有了“看灯鸡”的说法);二候时,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最强的状态,盘旋在空中四处寻觅食物,以补充体能,抵抗严寒;三候指在一年最后5天里,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非常坚固。

大寒节气,天寒地冻,地面积雪不融,文人墨客常常借景感悟人生,留下经典诗作无数。宋代诗人陆游就有不止一首描写大寒节气的诗作,如《大寒出江陵西门》中写道:“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销魂。”诗人骑马出城,借景抒情,虽然面对的是一派萧条的严冬景象,却没有感到悲凉,反而涌起一腔豪情。

喝腊八粥 吃糯米饭 大寒节气馋的可不止小孩儿

俗语有云:“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是大寒节气中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民间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河南孟津县流传的一种说法与佛教有关:传说,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周游名山大川。一日,他累饿交加,晕倒在地。一位牧羊女将黍米熬成粥,喂他喝下去。释迦牟尼苏醒之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此后每逢这天,寺庙便熬黍米粥,念经敬佛,以示纪念。后来,百姓纷纷效仿,渐成习俗。

自古以来,除了腊八粥,大寒节气里可供选择的美食可谓多种多样。在广东,有大寒节气吃糯米饭的习俗。大寒来临之前,家家户户会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的到来。

另外,在很多地区,都有“一九一只鸡”的食俗。到了大寒节气,选一只老母鸡或单炖,或加入参须、枸杞、黑木耳等一起炖。此外,大寒节气里还有纵情喝酒的习俗。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进入大寒节气 民俗活动都带着年味儿

进入大寒节气,意味着农历新年快到了,这时的民俗活动都带着年味儿。“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面糊;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拍柏枝;二十八,炸油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门画儿;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哼着老洛阳的顺口溜,您是不是也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浓了?

腊月二十三,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年”,是民间祭灶神日。传说,这天灶神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他所在人家的善恶功过。当天下午,家庭主妇带领姑娘、媳妇儿烙灶饼并打扫厨房。晚上,各家在灶君像前摆上灶糖、烙好的饼和一只杀好的去毛公鸡行祭灶礼。糖是为了封住灶神的嘴,让他上天宫不要乱讲家里的丑事;饼是让灶神奔波在天宫路上吃的;公鸡则是给灶神做“天马”用的。祭灶仪式均由男人主持,俗称“男不愿月,女不祭灶”。

祭灶之后,人们基本上就停了买卖、作业、农事等,该准备过年的必需品了。

(《洛阳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