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术训练手法教程(上低质量柔术课)

大家好,我是圆大阵常常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类问题:××(技能)可以自学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柔术训练手法教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柔术训练手法教程(上低质量柔术课)

柔术训练手法教程

大家好,我是圆大阵。

常常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类问题:××(技能)可以自学吗?

实事求是地讲,任何技能都可以自学,特别是在教学资源极大丰富的当下。

但也要明确,“学习”和“学会”是两个概念——“可以自学”和“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某种特定的水平”更是完全不同,前者看过程,后者求结果。

如果你只是想骑自行车上马路或者做道可以填饱肚子的家常菜,那靠自学确实足矣。但如果有更高的目标,比如想开个餐馆或者在自行车比赛上拿名次,那跟老师学还是很有必要。

不是我怀疑在座各位的自学能力,而是有老师指导确实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当今时代,时间宝贵,试错成本能减尽减。

柔术更是如此。在此前的推文柔术资源这么丰富,我们还有必要上柔术课吗?我们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那本期文章为什么又起了这个题目呢?

因为我发现,低质量的课比我原先以为的要多得多,这也导致了一种魔幻的现象: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看视频自学未必会走弯路,跟老师上课才会。

比如有个兄弟本来是自学党,后来想提高,于是请来一位名叫某斑马的柔术老师来教自己。

结果一上课,发现教练技术还不如自己。最后自己没提高,反倒是教了教练一系列自己看视频学来的半防守技术,让她的柔术提高了不少。

当然,大部分现实案例都没有像某斑马老师这样明显的戏剧张力,所以很多人,特别是新人,往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自己出勤率很高却迟迟没有提高的原因。

跟据我本人的经验和跟小伙伴们交流,我将低质量的课归纳为以下几类。不够全面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让我们一起碰撞出进步的火花。

首先是课程设置与学员需求不匹配。

比如我学柔术之初,当时老师一连教了N节课蜘蛛防守下的花式扫技,上得我一脸懵逼。倒不是误入了高级课的班级,实际上班里同学90%以上都是跟我一样初学的小白,大多数连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则都不懂,最基础的技术都不会,上来就学大招,实在有点消化不了。

于是毫不意外的,这些技术都是学完即成“废招”,封尘在了大家的记忆深处,实战环节大家依然是抱在一起满地瞎滚,没一个人能用出刚才的技术。

如今回想,那些其实都是经典技术,不算特别复杂,教练除了没有讲解原理、只是演示动作外,倒也没啥问题,只是对于小白而言,确实如同天书。

而与之相对的,反复教有基础的学员零基础技术,是另一种喜闻乐见的不匹配情况。

有练了几年的小伙伴表示,自己所在的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教了三次封闭防守里的下位十字固。三次课程内容完全一致,没有任何扩展、延伸与补充,而且不是Danaher那种进阶版本——完完全全是教新人的最基础款,B站一搜一大箩筐的零基础入门技术,没有丝毫超纲内容。

这让该名小伙伴及一屋子练了好几年的兄弟有点凌乱,特别是当他想到自己为了来上课在路上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更忍不住想问一句:就这?

但教练的解释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没有过硬基础,何来酷炫技术?既然你在实战中不能用下位十字固降服对手,就说明你的十字固没有练到家。所以大家一定要戒骄戒躁,打好基础。

小伙伴只听得一愣一愣,觉得教练说得好有道理,于是又开始苦练下位十字固,而没有细想:基本功不仅要有强度,还有深度和广度。提高基本功是一个优化、完善、充实、提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遍遍不加思考的无脑重复。

在实战中不能用下位十字固降服对手,很可能不是十字固本身的问题,而是前期动作的铺垫、转换、控制等存在漏洞,以至拿不到理想的部署技术的位置;或者即使拿到了位置,却在施展过程中无法有效应对对手逃脱等各种变化,以至于失去控制……只盯着一个技术,解决不了系统性、关联性的问题。

其次是搬运视频教程偷工减料。

有人吐槽上课时老师就是照着××视频里的内容讲,其实我觉得这种搬运也不算问题。现在视频教程严重内卷,世界冠军们竞相分享看家本领,国内的老师们想讲得更优秀其实很难,所以既然有现成的优质内容,照本宣科未尝不可。即使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但只要搬运的教程本身过硬,且翻译没有问题,那学员们依然能受益匪浅。

当然,如果能在讲解过程中加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强调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搬运都是完整版,教练自己还没有吃透教程就开始传道授业解惑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搬运过程中缺失或者弄错了一些细节,导致学员们接收到走样的二手信息。

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是一些逻辑性极强的线性技术,做对了是环环紧扣、步步为营,但如果做错了、少了某个中间环节,后面的动作就成了主动送降服——这种情况就真的不如自学原版,虽然同样有因理解不到位导致错误的可能性,但多少还有一丝悟对了的概率,而如果信息源就有问题,那圆回来可就太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搬运过程存在bug,好歹也算是有典可查,大的方向和思路并没有错。相比之下,另一种教学情况可能副作用更加明显,那就是老师教的是自己脑补的技术。

到目前为止,柔术还是一门靠经验推动的学问,每一次技术的飞升都离不开基于实践经验的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很人人都可以有,但成为大师还是误人子弟,则取决于思考的结果能让人茅塞顿开还是误入歧途。

未经实践检验、全凭颅内训练,通过“想当然”的方式臆想出来的技术,大概率是要见光死的。而这种情况也真实存在着。我曾见过有老师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独立思考的技术成果分享给学生们,并仔仔细细地强调其中各个细节如何发挥作用,其用心程度很难不让人感动。

该技术细节确实为该老师独创,在任何现有的教程中都看不到这样的操作;而在实战中,这个技术也真的是不好用。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任何技术都有破绽。

而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任何技术都能讲出道理。

即使是“在被骑乘状态下做对手十字固”这种看似完全错误的操作,在对手不会柔术,而自己动作极快且力量极大的情况下,也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正所谓“大力出奇迹”。所以不能说是完成的错误。

某个技术能否成功,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既要看前期的铺垫,也要看后期的转换。但如果单独拎出来,就能明显发现其翻车的概率远远远远超过其成功概率可能性,那确实没有学的必要。

而初学者却通常没有这个辨识能力,稍微复杂一点的技术,自己照猫画虎地单方面做来已经不易,根本无暇思考各个环节对手会有怎样的反应,从而只片面地相信“有道理”,而看不到“不合理”。

国内柔术起步较晚,师资的匮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导致国内柔术人中存在着一种浮躁的情绪——很多人在蓝带,甚至白带阶段就开始思考柔术变现的问题,以致不能沉下心来做学术,因而,出现低质量的课程也就不奇怪了。

上了低质量课而不自知,可能并非是学员不会独立思考,而是大家深信只要跟着老师的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不缺勤,终有一天能成为牛逼闪闪的黑带——直到经历了一次次实战的毒打,才蓦然醒悟,很多时候,只有自个儿才能成全自个儿。

当然,也有可能以上内容都是胡说八道,老师的教学一点问题没有,根本就是这届学员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