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

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忌3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安康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这首出自明代唐寅的《元宵》的诗词很形象的描述了元宵节当天的热闹非凡。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1)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的重点在于“闹”。元宵节主要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热闹非凡,引得万人空巷。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忌3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安康,日子越过越好。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2)

做6事

1、吃元宵/汤圆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正月十五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不管是元宵还是汤圆都是圆的,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3)

元宵是从宋代流行起来的美食,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煮食、可油炸、亦可蒸食,有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我家每年正月十五都会煮黑芝麻元宵,全家都很喜欢这个口味。

2、赏花灯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4)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西安每年都有赏花灯的活动,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易俗社文化街区这几个地方都有灯展,除大唐芙蓉园收费外,其他灯展均不收费。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花卉灯、走马灯、鸟兽灯等等,美不胜收,吸引了大批游客的观赏。

3、猜灯谜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5)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很多商场、商家都会利用“猜灯谜”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4、舞狮子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6)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民间都会以舞狮来助兴,增加节日气氛,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一般由三人完成,两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子头。舞狮子分为文舞和武舞2种舞法,文舞比较温和,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舞相对来说就比较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看起来更精彩一些。

5、踩高跷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7)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而且扮演的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高跷表演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在扮相和扭逗,武跷则更注重个人技巧和绝招,发展至今,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色彩。

6、烧旺火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8)

陕西关中地区正月十五有烧旺火的习俗,十五晚上吃完团圆饭之后,家家户户门口都会烧一堆旺火,其他人从火上跨过去,人们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驱除霉运,而且还可使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小时候十五晚上经常会和小伙伴们比赛,看谁跨过得火多,来年谁的运气就比较旺,家中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

忌3事

1、忌洗头理发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9)

正月十五元宵节忌洗头、理发。因为理发的“发”和发财的“发”同音同字,如果元宵节当天洗头容易将自己的财运洗之一空,元宵节当天理发则会将自己的财运剪掉,新的一年财运不会太好,容易存不住钱。

2、忌借钱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10)

元宵节当天忌借钱给别人。如果这天借钱给别人,在新的一年里他人会将你的好运借走,新的一年运势不会太好,或者霉运降临。而且现在这世道借钱出去容易,想要收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谈钱容易伤感情,借钱需谨慎。

3、忌吵架

元宵节要做的八件事情,元宵佳节讲究做6事(11)

元宵节忌吵架。元宵节这天最好不要吵架、不要说脏话,不要爆粗口,否则容易祸从口出,可能因为自己不经意间说错话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者祸事。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略有不同,正月十五你们那里都有哪些习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更多家常菜的做法,尽在@洛洛美食日记,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收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