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背诗除夜有怀(每日一诗杜牧别怀)

别怀

【唐】杜牧

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

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

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

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

每日背诗除夜有怀(每日一诗杜牧别怀)(1)

【注释】

别怀:惜别的情怀。

:步行。

劳生:指辛苦劳累的生活。

三湘:是湖南省的别称。“三湘四水”一词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无论是媒体还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都爱用“三湘四水”来代指湖南。“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条河流,这基本取得了共识,但对“三湘”一词的理解却各有不同。

“书在”句:鲤鱼传书的故事,发生在汉朝。有一首汉乐府诗是这样写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意思是说,有远方来客,送给主人一对鲤鱼,叫儿子剖开鲤鱼烹食,却发现鱼腹中有一尺长的帛书。书信上讲的是劝他多加餐饭,同时表达了长久思念之情。这就是“鲤鱼传书”的典故。相近词有鸿雁传书、鱼传尺素、木鹅载表、竹筒传书、木系诏书、风筝通信、飞鸽传书。

【评析】

此诗作于诗人将离开长安赴任黄州刺史之时(842),诗人时任比部员外郎,清闲无为,壮志难酬,经历了各地幕僚的生活,远离故土,作客他乡,孤独寂寞,思乡念亲,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和留恋。

首联“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开宗明义,直抒胸臆,在离别之时边走边哭泣,相别的难舍难分与忧愁哀伤直接表现出来,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感情基调。“经过”即为“相别”点明了作者将离开故土远赴他乡。“空”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喟叹,情感万头千绪,盛世已经远去,犹如香尘飘散、云烟过眼,让作者深刻感受到了国势日衰和自己赋闲的境况,生不逢时的无奈与空虚之感自然地袭上心头。“空”前又饰一“总”字,增强语气,倍显浓浓的感情色彩。

颔联“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是说作者辛苦劳累地生活着,离别已成为常事,“劳”与“苦”则体现出作者对四处幕僚生活的艰辛与不快。“西东”体现出长期漂泊在外的无依之感。虚实结合,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梦中都无法摆脱别离之苦痛,更加表现了苦痛之深。

颈联“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意思更进一层,离开故土踏上征程,运用比喻的修辞,这路就像三湘的浪花一样汹涌起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路途的坎坷与艰险,同时更象征着作者的仕途及国家命运的波折和不如意,自己的远大理想抱负无法施展。归程则像风一样,回家的路依然如此。“风”又体现了作者四处奔波任职、远离家乡的孤独情感,也蕴含国家在风雨中飘摇欲坠之意。“三湘”是指作者即将离开长安赴黄州担任刺史,与后句的“一片”恰好形成对照,作者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同时也更为国事担忧,为自己无法施展平生抱负而忧愤,这一切无不包容其中,言简而意深,含蓄而沉郁。

尾联“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构思巧妙,运用典故表达作者长期的思念之情,点明主旨。

全诗语言精巧,含思婉转,情感质朴而深刻,哀婉却宽广无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