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头皮屑怎么治疗最有效(大部分给人造成困扰的头皮屑)

#守护皮肤预防病袭#

来源:一点科普

嗨~雪花星人,无懈可击不容易啊

臣妾做不到看全文,

请移步拖至文末小结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头皮屑,为什么至今我们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对雪花星人来说,依然年年岁岁花相似,花谢花飞花满天?

答:因为现代医学实际也没完全搞清楚头皮屑这个问题,皮肤科医生用药也“治不好”你的头皮屑 (治不好不代表不能治)。

我们可以认为,头皮屑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问题。

脂溢性皮炎头皮屑怎么治疗最有效(大部分给人造成困扰的头皮屑)(1)

生理性的头皮屑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不过通常很轻微,一般不会引起你的注意。随着表皮的不断更新,全身皮肤每天都会有死亡角质以不可见的方式脱离你的身体,所以你家里的灰尘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全家人脱落的皮屑。

头皮也不例外,不过因为头发的阻隔、皮脂的分泌,脱落不一定那么顺畅,所以隔几天不洗头,几乎所有人头上、肩上都能见到或多或少的头皮屑。

八十年代的“五讲四美”放到现在好像也是有意义的,讲卫生勤洗头就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部分干性皮肤来说,此时还不应该使用去油去屑的洗发水,而应该使用滋润型的产品。

病理性的“头皮屑”问题原因则可能很多,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头癣等等都可能引起头顶下雪,搞不清原因或者对生活造成明显困扰的时候,就是你该到皮肤科看诊的时候。

尽管“头皮屑”可能的原因这么多,但对于大部分造成困扰的头皮屑来说,可能都来自于脂溢性皮炎。大约 50% 的人都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困扰,而且不管是什么种族、国籍或者性别,皆是如此。

而这些头皮轻度脂溢性皮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 —— 头皮屑 (Saint-Leger D, 2005)。

为此,还有一个专门的字母组合 D/SD (Dandruff / Seborrheic Dermatitis),用来指代这种由头皮脂溢性皮炎所引起的头皮屑。

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些头皮屑的来源,那为什么治不好?

这要从病因说起。

头皮屑 / 头皮脂溢性皮炎 的发生主要和三个因素相关 (Yvonne M et al, 2005):

* 马拉色菌

* 皮脂分泌

* 个人易感性

马拉色菌和脂溢性皮炎的相关性,早在 19 世纪就被法国人发现并提出来了 (马拉色菌为什么要叫马拉色菌,因为发现它的这个法国人叫马拉色)(Malassez, 1874)。不过直到一百多年后的 2002 年,才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阐明和头皮脂溢性皮炎相关的马拉色菌主要是两种:M. restricta 和 M. globosa (Gemmer et al, 2002)。

所以解决方案似乎就很简单了,个人易感性是天生的,很难改变;控油实际也很难实现,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靶点:通过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繁殖是不是就能搞定头皮屑?

这实际就是各种去屑洗发水给出的解决方案,比如最著名的锌盐——吡硫翁锌 ZPT,海飞丝、清扬、沙宣、飘柔、吕、阿道夫等等品牌的去屑洗发水里你都能找到这个成分,也是通过抑制马拉色菌达到去屑目的的主力成分。

还有吡罗克酮乙醇胺 OTCO 也是一种抗真菌成分,欧莱雅、丝蕴、馥绿德雅、滋源、施巴、霸王等等品牌的去屑洗发水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

脂溢性皮炎头皮屑怎么治疗最有效(大部分给人造成困扰的头皮屑)(2)

但是,这些去屑洗发水最终解决掉你的头屑了吗?

并没有。起码没有完全解决。

尽管目前的研究中,似乎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抑制马拉色菌生长的成分会出现治疗抵抗,但是从一项针对全球皮肤科医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 ( 包括86名中国医生、165名印度医生、150名印尼医生、200名菲律宾医生以及121名美国医生 ),64% 的临床皮肤科医生认为,在使用 ZPT 三个月后,其治疗头皮屑的效果显著下降,头屑卷土重来 (James R., et al, 2009)。

所以看起来通过抑制马拉色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头皮屑,但似乎还称不上搞定。

到底是为什么还没有定论,但和以下的几点因素肯定是有关系的。

第一,虽然降低头皮马拉色菌数量,可以减轻脂溢性皮炎症状,但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和马拉色菌的绝对数量成正比 (Shuster, 1984)。在马拉色菌绝对计数已经很低的情况下,残余部队仍然可以搞事情;

第二,和头皮屑关系更为密切的可能不是马拉色菌本身,而是马拉色菌的代谢产物——油酸。

马拉色菌是嗜油的真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就是它们蹦迪的天堂。马拉色菌在摄取利用皮脂中甘油三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其中一种重要的代谢产物便是油酸。人体试验发现,在没有马拉色菌的情况下,往头上倒一瓢油酸 (此处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就能让头皮产生大量头皮屑(Yvonne M et al, 2005);

第三,头皮屑星人本身的易感性。这种头皮皮肤屏障本身的缺陷决定了对马拉色菌、马拉色菌代谢物的易感性,这些人就是容易长头皮屑。同样的试验方法,就算往不易感人群 (不长头皮屑的人) 头上倒一瓢油酸,他们也并不会因此长头皮屑 (Yvonne M et al, 2005)。

综合以上的原因,即便已经通过去屑成分减少了马拉色菌,头皮脱屑得到了初步缓解,剩余的少量菌群仍然可以持续产生油酸等游离脂肪酸,让头皮脱屑,尤其是在易感人群中更容易出现。

那我们再换个思路,我们不抑制了,直接全面绞杀马拉色菌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

马拉色菌是人体重要的共生菌群,相当一部分人的皮肤上本身就是存在的,只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不致病,很难全面清除。

举个例,你把头上的马拉色菌都干掉了,但是你不小心用手抓了一下脸,又顺了一下发型 —— 这两个简单的动作就意味着,前面的杀灭工作白做了,因为你又把马拉色菌带到了头皮上,面部也是存在数量可观的马拉色菌的。

这个例子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化版的马拉色菌再定植 (recolonization) 过程。环境当中大量存在的马拉色菌,十分容易再次来到你的头皮搞事情。而这一点,也被认为是头皮屑经过治疗后却仍然反反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James R., et al, 2009)。

文章最开始有提到,虽然皮肤科医生治不好你的头皮屑,可能用药好一段时间,又会开始反复,但不代表不能治疗,毕竟我们还是要和头皮相处一辈子的,为数不多的头发也还要靠着头皮来滋养。

脂溢性皮炎头皮屑怎么治疗最有效(大部分给人造成困扰的头皮屑)(3)

以下算是给到有头皮屑的你的一些建议:

1、头屑严重及时到皮肤科看诊,万一你的头皮屑不是脂溢性皮炎引起的呢?如前所说,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头癣等等都可能引起头皮屑;看诊后确定是单纯的脂溢性皮炎所引起,那么接着往下看;

2、使用含有有效抑制马拉色菌成分的洗发水,比如前文提到的吡硫翁锌 ZPT,以及吡罗克酮乙醇胺 OTCO 、二硫化硒等成分;尽管有“普遍的看法”认为用久了效果会变差,但实际现有的一些研究认为,只要持续使用就会持续有效,只是每个人的效果好坏有差别;

3、可以选择一些更新工艺的去屑洗发水,会让以上功效成分更好的驻留于头皮,持续起效;

4、单靠抑制马拉色菌效果不够好,皮肤科医生还可能会建议你使用干预头皮细胞代谢的成分,比如水杨酸、煤焦油等等,直接提前剥掉头皮屑,或者让头皮屑长得慢一点,从而达到去屑的效果。在必要的时候,以上的产品还可以配合联用,达到更好的去屑效果;在更有必要的时候,还可能用到一些其他的药物来帮助改善脂溢性皮炎;

5、还是做好心理准备,你就是自带头皮屑体质,在抑制头皮屑生长的同时,学会和头皮屑和平共处,比如洗头勤快一点、多穿浅色衣服,看不见头皮屑四舍五入就等于没有头皮屑,你还是你们街上最靓的仔。

参考文献

[1] Saint-Leger D. Dandruff (pityriasis capitis simplex): of yeasts and men. In: Bouillon C, Wilkinson J, eds. The Science of Hair Care, 2nd edn.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2005: 609–631.

[2] DeAngelis, Yvonne M., et al. “Three etiologic facets of dandruff and seborrheic dermatitis: Malassezia fungi, sebaceous lipids, and individual sensitivity.” JIDSP. Vol. 10. No. 3. Elsevier, 2005.

[3] Malassez L. Note sur le champignon du pityriasis simple. Arch Physiol. 1:451–459, 1874

[4] Gemmer, Christina M., et al. “Fast, noninvasive method for molecular det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alassezia yeast species on human ski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o dandruff microbiology.” J. Clin. Microbiol. 40.9 (2002): 3350-3357.

[5] Schwartz, James R., et al. “Does tachyphylaxis occur in long‐term management of scalp seborrheic dermatitis with pyrithione zinc‐based treatments?.” Int. J. Dermatol. 48.1 (2009): 79-85.

[6] Shuster S. The aetiology of dandruff and the mode of ac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s. Br J Dermatol. 111:235–242, 1984

作者

曾医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