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1)

大家都熟悉那个打造了“中国相声第一天团”,自称“相声看坟人”的郭德纲,你是否知道著名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呢?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2)

郭德纲和侯宝林都是相声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果说郭德纲让相声进入到商演有功劳,那么侯宝林先生就是改变相声地位、挽救相声命运的功不可没的祖师爷。

以侯宝林为代表的的一众相声名家,从民国到共和国,创作了许多能登大雅之堂的相声。

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侯爷”。因为他在相声界的名气和地位颇高,大家又尊称他为侯宝林大师。

为什么说相声的那么多,而唯有侯宝林先生可以被称为“相声大师”呢?

其实,侯宝林先生就是在解放前能把相声变成“大轴”(最后一个节目)的人,他的相声靠的就是格调高。

他一生致力于相声创作和研究,用毕生的精力,把相声这种旧社会称之为“杂耍”的“玩意儿”,变成了登上大雅之堂的艺术,老先生居功至伟。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3)

家境贫寒、苦心学艺,成为相声行业的名角儿

侯宝林1917 年生于天津。因幼年家境贫寒,4岁时被舅舅送到侯姓人家做养子。12岁拜颜泽甫为师,到老北京天桥学唱京剧。从懂事起,侯宝林就饱尝生活的波折和艰辛。

后来,由于侯宝林对相声酷爱,就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开始进入正式的相声场子演出,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撂地”演出。他跟当时旧社会的许多民间艺人一样,靠说单口相声养家糊口。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4)

为了学习说相声,侯宝林当年经常跑到一些小场子、小馆子去听人家如何说的,然后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背刚才听到的词儿,有时不知不觉就背出了声儿。

后来有人问他怎么这么厉害,听听就会了?结果他说,“因为饿呀!不学不行,要吃饭要活下去!”

因为这个“要活下去”的愿望,使得侯宝林在那个畸形的社会如大石头底下的幼苗,曲折而顽强地生长,并且逐渐崭露头角。

孟子说过:“天将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当年的社会,宿娼极为普遍,如果没有自持能力,就会让人走上另一条道路。

那么,是什么让侯宝林一次次闯过诱惑的关口呢?就是那个朴素而又严肃的人生哲学:凭本事吃饭,要过人的生活。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5)

侯宝林认为,要说好相声,就要苦练基本功。既然相声是门艺术,学什么就应该学得像,更应该学得美。

当年的侯宝林在学唱上非常勤奋,下过大功夫,他不仅求形似而且求神似。有一次周信芳先生在给专业京剧演员讲课中谈到如何学习京剧表演时,曾说“你们要学我啊,要照着侯宝林那样学。”

马三立曾这样夸赞侯宝林:“他学嘛像嘛,每唱一番都有满堂好,这是人才。”

侯宝林后来还写了“相声演员应具备的12项基本功”,从如何做好开场诗、如何逗哏、捧哏、如何表演口技、双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每一个相声演员都应该掌握这些基本技艺。

梭罗曾说,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可对于侯宝林而言,为了生存,执着追求艺术的精湛,也是成功。

正因为侯宝林先生执着追求相声事业,对自己要求严格,并善于模仿各种方言、相声、戏剧表演,他说的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且台风儒雅,学唱传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6)

铁肩担道义,让相声登上大雅之堂

解放前很多相声演员没有社会地位,那些演员们为了迎合观众、养家糊口,都会说一些脏话荤话,甚至不惜自轻自贱、贬低自己。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7)

但是侯宝林先生给自己定了两条原则:一是骂人的“荤口”不说,二是摇尾乞怜的贱话不说。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我们现在听到的一些老艺人的传统相声,大都是侯宝林改良过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声演员常被请到中南海春耦斋,在舞会的间歇给领导们说相声,还时常来到主席的住处说相声,侯宝林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当时侯宝林被邀请给主席说相声,还有一段插曲呢。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8)

当时是“10年动乱”期间,侯宝林正在干校劳动,突然被人叫走,送到了火车站。他很疑惑,就问旁边的人怎么回事,人家笑而不语,侯宝林有点忐忑不安。等他到了革委会报到,发现周围的人都冲着他笑,而且还叫他同志。

后来他和郭启儒毛主席和周总理说过很多次相声。听相声的时候,主席常常会朗声大笑,有时候还笑得直不起腰。而周总理不但会开怀大笑,还会捧腹大笑。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9)

当年侯宝林在中南海给毛主席说相声时,毛主席嘱咐他,放开演,不要担心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什么逗乐来什么,不要顾及什么教育意义。

也许有的相声演员,不在相声中加入教育意义,就会缺少了包袱。

但是侯先生的相声没有那些,却一样可以做到有趣和耐人寻味,包括《北京话》、《醉酒》、《戏剧与方言》等经典作品,都是既有包袱又干净高雅,这就是水平!

侯宝林的人生从此改变,他也进入了体制内,相声这门艺术开始登上大雅之堂。

侯宝林先生不仅创作相声时注重出新出巧,而且很注重台上台下的仪表风度。

舞台上的他,不卑琐油滑、不贫里贫气,而是是清新、典雅、注重时尚;舞台下的他,自信而谦和,言谈举止很有风度。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能让环境摆布自己,自己要支配环境。”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10)

虽然在旧社会相声演员不被人尊重,但是侯宝林先生一生最看重的就是尊严。

孙福海在《逗你没商量》中记载,侯宝林大师在南开大学讲学时,一位副校长不经意说了一句“侯先生,您来一段儿”。

侯先生当时立即回答说:“对不起,我是来讲学的。”言外之意:希望你能尊重我,想听相声吗?去剧场买票。那个任人呼来唤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看中尊严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是对自己有信心,而自信心大多来自于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

虽然侯宝林在相声界的名气如雷贯耳,但是他却不建议自己的儿子侯耀文和侯耀华学习相声。

他认为现在是新社会,工作机会很多,孩子们不应该还像自己的过去一样,靠说相声、表演京剧来养家糊口。

可是因为受到家庭的耳濡目染,侯耀文从小就喜欢相声,而且天资聪颖。

家里当时有曲艺界的人来来往往,他就学会了“偷师学艺”,偶尔还当着外人的面说一小段。侯宝林看了之后,也认为“孺子可教也”。

后来,侯耀文没有依靠侯宝林的关系,而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考入铁路文工团当上了相声演员。

侯耀华在七八十年代也说过相声,后来也走向了影视表演这条路。侯宝林看了他在《编辑部的故事》中的表演,也只是淡淡地说:“行,饿不死了。”

侯宝林对孩子们的要求如此之高之严,可见他对艺术的要求之高,对艺术家的尊严看得如此之重。

熟悉侯宝林的人都知道他有一段著名的轶事。当年侯宝林先生到美国访问,当地记者问他:里根是演员,但他当了总统,你也是演员,在贵国可以当总统吗?

结果侯宝林说:里根我知道,我们不一样,他是二级演员,我是一级的。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11)

侯宝林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相声演员可以不作贱自己,甚至主基调都不用围绕着市井。

他以一种文人的气节,将这世间怪事,用相声的语言写出来,让相声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使其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对社会来说,可谓是“铁肩担道义”了。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12)

严以律己,提携后人

成名后的侯宝林住在有七户人的大杂院里,恰巧这又是他在五十年前故居的附近。

他自称是这一代最老的住户,并为此而欣喜。因为这样他可以每天跟各式各样的工人、职员、基层干部见面,始终活跃在群众之中。

那时候,他经常热情接待山南海北的“粉丝们”,跑到许多学校、机关给青年们作报告,尽可能的帮助同行们克服艺术、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他还注重培养年轻演员,马季、郝爱民、师胜杰等都是他培养出来的。看到相声界人才辈出,他亦是甚感欣慰。

侯宝林不仅喜欢博采众长,丰富相声文化的内涵和底蕴,还对我国的古代文物,特别是陶瓷有着特殊的爱好,且有很高的鉴赏力,并尽自己有限的财力收藏了不少古文物。

他认为收藏古文物,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领域,也可以提高一个演员的思想和情趣方面的境界。

其实,他收藏文物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在做一名出钱的“保管员”。因为看到我们民族的艺术珍品被外国人买去,他心疼。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13)

巴尔扎克说过:艺术乃德行的宝库。

从侯宝林先生收藏文物的做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良心。

侯宝林先生不仅对对待艺术非常严谨,对自己的要求也甚为严苛。他曾经对学生说:我每次演出,就像第一次登台一样。

这或许就是他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当年侯先生决定退出相声表演舞台时,精神、身体状态尚佳,继续在舞台上表演一定会让观众们欣赏他独特的大师风采。

可是在一次表演猜字时,他把“和平的平”说成了“和平的和”。

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侯先生对出现这样小小的瑕疵也绝不容忍,他觉得自己不适合继续从事相声表演,于是,才60岁出头便决定退出相声舞台。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14)

高尔基曾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说,只不过是一种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

侯先生对相声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使得他的相声不仅贴近生活,而且好在干净,老少咸宜。

你可以和异性一起听,和父母一起听,和孩子一起听,和生人一起听,然后到了包袱口可以一起哈哈大笑,而不失尴尬。

郭德纲和侯宝林的关系 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15)

侯宝林先生一生视相声艺术如生命,真心地热爱着喜爱他的观众朋友。

1993 年 2 月 4 日,侯先生得胃癌病逝了,享年76岁。

去世前,他还嘱托家人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给观众、听众《最后的话》:“我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

并在录音里给观众留下这样一段话:“亲爱的听众,尊敬的观众,侯宝林将去了,去世了,恕报不周,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侯宝林先生还念念不忘喜爱他的观众,真让人感慨唏嘘,心生敬佩。

在他漫长的60年艺术生涯中,始终坚持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奋斗目标,所以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不愧是人们心目中德艺双馨的“相声大师”、“人民艺术家”。

. END .

【文| 伊人】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