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发光的动植物 夜间能够自发光的植物

如果有一天,大晚上的你能够看到发光的植物,你会不会兴奋?如果有一天,街道上没有了路灯,而是发光植物进行照明,你会不会感到惊讶?如果有一天,你家客厅立面有一株会发光的植物,你会不会感到温馨与美妙?

你看,当有一天,仙人球、铁树、南洋杉、玫瑰花等发出朦胧的夜光,犹如月光之洒落,秋冬之凝霜,但更有晶莹剔透之感,更有浪漫之美。你是否想到了点什么?

可以发光的动植物 夜间能够自发光的植物(1)

可以发光的动植物 夜间能够自发光的植物(2)

可以发光的动植物 夜间能够自发光的植物(3)

以前有报道说浙江省某家农业科技中心创造出了能在夜间发光的植物,后来发现都是假的!他们采用的就是类似荧光棒的东西喷洒在植物表面,让植物在黑暗的夜晚能够发出荧光来。所谓的高科技只不过是噱头罢了,并非真正的夜光植物,商业价值自然不高。

可是,现在真正能够夜晚自发光的植物被创造出来了!

先给大家上照片。

可以发光的动植物 夜间能够自发光的植物(4)

这株植物叫本氏烟草,是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和筛选后获得的真正的夜光植物。

这株会发光的烟草是怎么来的呢?

大海里面有许多会发光的细菌,在黑暗处肉眼可见。科学家已经弄明白了发光细菌的发光原理,主要是编码荧光素酶的基因在起作用。把编码荧光素酶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经过组织培养技术,筛选出能够大量表达出荧光素酶的植株。这些荧光素酶、还原性的黄素(FMNH2)、八碳以上长链脂肪醛(RCHO)、氧分子(02)所参与的复杂反应,大致历程如下:

FM NH2 LE → FMNH2·LE O2 → LE·FM NH2·O2 RCH O →LE·FMNH2·O2·RCH0 → LE FM N H2O RCOOH 光

概括的说就是,

细菌生物发光反应是由分子氧作用,胞内荧光酶催化,将还原态的黄素单核苷酸(FMNH2)及长链脂肪醛氧化为FMN 及长链脂肪酸氧化,同时释放出最大发光强度在波长为450-490nm处的蓝绿光。其中三步反应产生三种中间产物,寿命极短,很难分离出来。

荧光素酶是生物体内催化荧光素或脂肪醛氧化发光的一类酶的总称,细菌荧光素酶是含α、β两个多肽亚基的单加氧酶,只有两个亚基共存时才有活性。从不同海洋细菌中提取到的细菌荧光素酶其分子量差别较小。

尽管科技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在提高植物发光度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在中国转基因植物是被限制的,目前仅仅是用于科研,所以这种植物的推广得等到农业部分对其做了环境安全评估之后才能够推广。

是不是有点失望了?不过别灰心,其实现实中就有会发光的植物!

我国井冈山地区的灯笼树,因为吸收大量的磷质,它的叶子中含有的磷质会转化成少量的磷化氢气体弥漫在树叶附近,这些磷化氢燃点很低,在空气中自燃而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这种火焰也被称之为“冷光”。 非洲的夜光树跟灯笼树差不多,也是因为磷而发光。

可以发光的动植物 夜间能够自发光的植物(5)

来自南非的两种芦荟也会在夜晚发光,一种叫“不夜城”,另一种叫“唐力士”。此外,还有甲藻,路灯草都属于发光植物。

怎么样?想不想在自家门前种上一棵会发光的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