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魏氏现状(魏姓的来源)

真实的魏氏现状(魏姓的来源)(1)

【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西历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西历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辅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

3、出自少数民族。如北魏时期氏族中有魏揭,自称大将军、冲天王;满族倭彻赫氏后改为魏姓;佤族斯内氏,汉姓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为魏。

【历史名人】

魏征

魏征(西历580-643),字玄成,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少年孤贫,曾出家为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曾担任书记、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唐高祖武德元年(西历618),魏征降唐,但久不被见用。次年,魏征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太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唐太宗)器重他的胆识才能,任他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性格耿直,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犯颜直谏,从不退让,因此,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好,但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答:“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又怕你直言進谏,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又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非常的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朝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贞观十六年(西历642),魏征染病卧床,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