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文物遗产有哪些地方(于都县古戏台简介)

1. 于都县古戏台简介说明

我县古代戏台据初步考查,共有27处,其中坊神庙宇戏台11处,圩场戏台13处。宗族祠堂戏台2处,会馆戏台1处。由于时代变迁建筑沿革和长年失修等种种原因,这些古代戏台除曲洋黄屋乾真君庙戏台,仙下乡高兴圩台,宽田乡杨公坝管氏宗祠戏台的原貌基本保存完整外,其余百分之九十都已倒塌或全毁。因此,我们只对上述三处的戏台作了初步考查,其简要情况记述如下。

于都文物遗产有哪些地方(于都县古戏台简介)(1)

2. 重点戏台介绍

(1)仙下高兴圩古戏台简介

1984年9月间,据当地群众卢元星(82岁)、彭堂森(79岁)、李国£(56岁)的口述:高兴圩古戏台据前辈老人讲,它是明末高兴圩场时建造的,已经重修过三次。这样,按明朝最后一代,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计算,此戏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是于都县保存最古老的一个,但无文字资料查证。只发现戏台后面墙壁上有一碑文刻有“民国十七年重修”字样。

此戏台是土木结构。木柱、木梁、瓦顶,天花板已冲斗成桥顶形。斗顶中央和四周有油漆花纹和龙凤图案,木柱的挑上刻有各种花朵,现基本上保留有戏台的原貌。在文革期间戏台前面木柱上雕龙已被毁掉,戏台后面两间房子的地板也被拆除。

据当地群众反映,此戏台竣工之后,经常有戏班来这里演戏。解放前,兴国县江背的木偶戏,本县汾坑乡的半班戏都在此演出过。解放后本县葛坳乡的业余剧团,县采茶剧团都在这里演过。

(2)黄屋乾古戏台简介

黄屋乾戏台是我县古戏台建造较早之一。位于曲洋公社石灶村(今葛坳乡黄屋乾村)。确实的建造时间无史料可查。据清同治十三年《于都县志》记载:“许真人庙,邑中不一,其他灵显者推北乡黄屋钳为最,每岁八月初一至十二日,各州县级四方士女来祀者,络绎不绝,据城一百四十里,不知创于何时,迄国朝康熙间,庙宇倾颓,武进士宋应桂倡首修复。”清咸丰七年丁巳粤匪窜北乡,庙毁而神像无损,八年邑士氏捐输修理。

1984年9月14日,戏曲资料普查组实地考查时,发现戏台左边石柱刻有“咸丰十年重修”字样。戏台右边石柱刻有“沐恩弟子£富榆敬奉”字样。另外,庙正殿左边墙上有石碑一块,刻有“……乾隆四年岁次己未五月……”和各方士女捐银两多少,付泥水工资多少的字样。这说明这碑文是修复庙宇的记载,如按庙正殿墙上碑文记载的“乾隆四年”建造戏台的时间,这戏台至今有二百四十四年,按留存在戏台面柱上刻的“咸丰十七年重修”的时间计算,这戏台重修至今也有一百二十四年。

于都文物遗产有哪些地方(于都县古戏台简介)(2)

但是根据当地群众宋愈女,张方卿口述,此戏台是为万寿宫真君庙而建的(戏台地址在庙门口石阶下面的空坪上.庙内的菩萨可居高临下观看戏台),庙和戏台都已修复几次。据前辈传说,原来这真君庙很矮小。后来有个姓宋的芳诞公(据查证即宋应桂),有一天,他路过此庙,进去烧香,当芳诞公进门时,因门矮把他头上戴的帽子,(有官衔的帽子)碰落在地,芳诞公既祷告曰:“真君公如能给我换过一顶帽子,我就把这庙重新修建。”后来,芳诞公进京应试,果然由举人考取了武进士。回家后,芳诞公按祷告办事,为首大修此庙。从此,各方来此庙朝神的更热闹若市,不仅有于都本县的人来,而且,宁都、瑞金的群众也会来。传说,有的送来烧香的油烛要两个人抬一对。

根据这个传说,戏曲资料普查组考证清乾隆二十年《于都县志》卷的记载是:“武进士宋应桂,字芳诞,安仁里赖村人,康熙三十三甲戌科会试第七十九名,殿试曹日伟榜三甲第八名有传”。另外,又考证曲洋石灶村宋加镗1934年9月26日来信说,他请宋事纯敬録宋氏家谱的记载是:“原于都县赖村芳诞太祖,公派曰桂,庠名曰应桂,字芳淡,号庸菴,孝友长厚,邑庠生,清康熙庚午举人,甲戌殿试三甲,第八名进士……生清顺治十八年辛丑五月初五,三十岁举人,三十四岁进士及第,大约进士后一、二年建庙,并作签一百首,至今犹存。雍正五年丁未建赖村步青塔,康熙庚寅倡导赖村开始修家承……。

根据群众的传说故事和宋氏家谱的记载,以及《于都县志》的查证,这三方面的材料是一致的。证明黄屋乾真君庙现在的规模(包括戏台)是清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即公元1695年)宋应桂考中进士第二年首修扩建的。这个戏台至今已有320多年的历史。

据群众反映,每年逢八月初一至十二日转神时,这庙都要请戏班来演戏。建国前来这里演戏的有“玉兴祥”、“双鸿庆”、“顺午台”、“双福兴”和湖南来的“老福兴”、“老舞台”、“新舞合”等戏班。解放后于都县祁剧团、于都县采茶剧团也来过此地演出。这些戏班、剧团演出的节目有《郭子仪上寿》、《珍珠塔》、《朱砂印》、《满堂福》、《秦香莲》、《白蛇传》等。

这个戏台的建筑结构是石柱、木梁、瓦顶。四角有雕龙,横宽六米左右,直深七米左右。戏台顶成桥顶形,天花板中央有一对木雕金鸡,四周绘有油漆花纹和戏剧人物等单人画和五言古诗。戏台顶横梁画有一幅古戏人物双人画。天花板顶四周还有油漆图案画。普查时,戏台原貌基本完整,不过戏台木板已换水泥地板,戏台的后面屏山床已毁,天花板上的油漆花纹图案及诗句已凋落残缺不全,木柱已换成石柱,而且刻的字迹也看不清了。

于都文物遗产有哪些地方(于都县古戏台简介)(3)

管德祥生平简介

管德祥,1903年生,戏班出身,家住于都县西郊窑塘村,家境从小贫寒,十ー、二岁时读了两年书,生活所迫没法继续上学,从十三岁开始拜师学艺。他的师傅是他堂兄管民扬。他的师祖是管春季。他初到于都寒£肖友发的“玉兴辉班”学演小生,学了两年。接着到赣县田村金贵生的“喜顺班”从艺,约在1924年去了安远演出,那时安远正在闹“南北兵”,到处放枪,不好演戏,戏班被迫把行李箱子偷偷运走,演戏的师傅只有各奔前程,此班就这样解散了。回家后,管德祥在家呆了一段时间。约在1925年到大禾£李仁贵(李康子)的“双鸿庆”班从艺。1927年又到寨面管桂华的“双福兴班”从艺,在这戏班时间较长,收入也较好,每年可得到九十元银洋。他在这戏班除了演戏还要操管业务。到了苏区时,原班主管桂华不愿再搞了,管德祥就接过管桂华的箱子,邀了一些人,如赣州的文华(演正旦),梓山乡的范双凤(联络),赣县田村的地寿(三花),刘道元生等人于1930年组成“顺午台班”。戏班性质属股资班,除了总开支外,每人分一股,箱子算一股。这个戏班时停时演,一直持续到解放后与瑞金万田袁国仁的箱子合并成于都楚剧团。

管德祥为班主的“顺午台班”于1931年到瑞金壬田寨演出,在演出“活捉张辉赞”的剧目中,管德祥出演了朱德。

管德祥从小刻苦学艺,武功很好,开始学演小生,随着年岁的增大,在后期出演花脸(二花),他一生演了较多的武功戏,也演了些花脸戏,他的演出给观众留下一定的印象。所演过的剧目很多,如《林冲夜奔》、《黄四楼》、《打狮子楼》、《见钗失钗》、《三气周瑜》、《潘河大战》、《跳江救主》、《长斑波》、《五台山》等近百个剧目。

管德祥是我县幸存的为数极少的东四祁剧团老艺人之一,他从事了近五十年的戏剧事业,尝够了旧社会艺人的艰辛。生世虽然平凡,可他平凡的一生中做了些使人难以忘怀的事情,他在苏区时出演朱德的形象永远值得书写。他在于都县戏剧史上付出的劳动应该得到珍惜。直到至今,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如果1960年下放时,能拉一批年青人来,让我们把他们教出来该有多好啊!”管德祥虽然文化不高,名声不大,但他却有一颗忠心戏剧事业,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心。在年高八旬,身残不便的情况下,还关心戏剧事业的发展,多么难能可贵。

肖仁贵生平简介

肖仁贵,男,于都县梓山乡长源村佛慈阁人。出生贫农,文化程度小学三年,生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5年),1964年冬,在于都县采茶剧团因病逝世,享年69岁。

肖仁贵是于都县“三脚班”较早的老艺人之一,他在十三岁(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开始学艺,十七岁时自己独立组班。成员有他的妻子袁秀英、方来发、徒弟叶生民,还有丁瑞山、刘日凤、陈百生、卢保仔、肖善生等人先后参加,这个戏班办得较久,一直到建国前夕。在他一生中,整整在艺术舞台上度过了57年。他的学艺起因是从小喜爱看戏,经常到梓山鸡栖圩观看外来的南康唐江镇一个姓叶的,外号叫冬瓜婆的演出,引起兴趣,后来尽管遭到家里父母阻挠,但是借外出做生意,挑货担收鸡毛鸭毛为名,而实际跟冬瓜婆师傅学采茶戏去了。他的演出活动地方,主要有本县的银坑、马安、桥头、罗江、罗坳、新陂,外县有安远、会昌、瑞金等地以及广东、福建的东流,乌鸦铺等与江西交界地区。

于都文物遗产有哪些地方(于都县古戏台简介)(4)

肖仁贵一生带的徒弟中比较有艺术成就的是叶生民(于都县东西乡莳田坝人)。解放后,肖仁贵在于都县城组班演卖戏,然后,又同梓山郭仁生(梓山乡花桥人)合伙组班,在梓山唱卖戏。1950年冬,肖仁贵离开于都到“赣州大众剧院”当演员(该时负责人是卢保仔琴师)一年多。1952年回于都参加邱书瓒负责的“于都县大众剧团”当演员,并担任该剧坛的艺术委员,一直到1956年8月间,于都县采茶剧团拨交给广昌县管理后,他留在于都单组班活动。1959年,于都县办起了文艺学校,他被聘请担任该学校的采茶戏基本功教练,1960年5月,该文艺学校转为于都县采茶剧团,肖仁贵继续担任担任该团的基本功教练和演员。

肖仁贵师傅是个艺术比较全面的人才。不仅在本县闻名,而且在赣南的采茶戏剧界也有一定的名望,他既能演丑角,也能演旦角,既会抚琴,也会司鼓,而且扮演各个行当角色都达一定的表演艺术水平。尤其出名的是表演旦角,他演的戏很多,拿手戏主要有《£荀》、《卖花线》、《上广东》、《反情》、《补皮鞋》、《南山耕田》等。

于都文物遗产有哪些地方(于都县古戏台简介)(5)

肖仁贵师傅的一生是勤奋学艺的一生,到了晚年还参加演出,1962年随于都县采茶剧团到盘古山矿区为广大群众演出传统剧目《上广东》。当时他虽然年已六十七岁高龄,但表演艺术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肖仁贵为人正直,性格开朗,多才多艺,待人热情,善于同其他同志共事,并获得大多数同志的好评。他在世时是于都县政协委员。

(注:此材料根据卢保仔、肖善生、方来发、兰春荣口述整理)

(供稿:于都县志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