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旧称徽京(民间称南京叫徽京)

南京旧称徽京(民间称南京叫徽京)(1)

南京城市夜景

南京比较特殊,作为江苏省会,它却偏居于江苏省的西南角,北、西、南三面被安徽滁州、马鞍山、宣城三市所包围,只有东面和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常州相邻。

在长三角城市群当中,南京的GDP一度落后于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和宁波,排名第六。2014年,南京才首次超越无锡上升至江苏省第二。

不过、我们千万别小看南京的能量。它虽然在江苏省内是名义省会,但在安徽的地盘上,却是实际省会。

放眼全国,省会城市通常都坐镇中心,但南京的地理位置却十分特殊。它偏居江苏一隅,远离地理几何中心,而且被安徽三面包抄,几乎快要镶嵌入安徽体内。这种独一无二的格局,天然决定了南京对内辐射较弱,对外辐射很强。

在空港方面,南京出钱修的禄口国际机场,实际上成了安徽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等市的共用机场。因为相比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这里要近好多。

在铁路方面,除了宣城之外,安徽剩下的15个地级市全都跟南京通了高铁。而江苏省至今还有4个城市没有跟南京通高铁,只有动车来往。这也导致了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

南通作为江苏省下一个“万亿俱乐部”成员,与省会南京的距离跟安徽池州差不多,但是坐动车到南京却需要150分钟左右,比从池州搭高铁到南京多出一倍有余。

扬州也是这样,它本身就在南京脚下, 是南京都市圈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但时空距离却比160多公里之外的安徽蚌埠还要 “远”,真是令人匪 夷所思。

在地铁方面,南京在2002年规划了全国第一个跨省的都市圈-一南京都市圈,旗下成员有一半是安徽省的城市。

虽说“徽京”是戏称,实际上南京还真当过安徽省的省会。明朝定都南京,后来迁都北平,南京仍然是副都地位,朝廷视南京是国家根本,设南直隶,辖现在的安徽和江苏(含上海)二省。

近年来, 南京规划的地铁已经跨出了本城区划范围,延伸到了安徽地区,像S2 号线连到马鞍山、S4号线连到滁州、S8号线连到天长, 试图将它们纳入半小时生活圈。

在产业方面,南京的产业层次比皖江沿线更高, 所以南京一直在向外转移产业,给自己腾出升级空间。 目前已经与周边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前店后厂”关系。

以滁州为例, 西门子集团旗下的博西华家用电器公司,生产环节放在滁州,研发环节则在南京。 南京还有多家汽车配套企业集体转移至滁州汊河开发区, 为南京的几家整车厂生产配套零部件。

这种强辐射的市际组合关系, 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南京是别人家的“省会”吗?

当然,不单单是南京在服务着安徽省, 半个安徽省也在以各种方式“供养”着南京。

滁州供应了南京四分之一的粮食, 马鞍山和县供应了南京一半的蔬菜。每年安徽省都有大量的肉禽产品、 小龙虾等运入南京,滋养着南京人的身体。

而且大量的安徽人来到南京闯荡就业, 给南京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根据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南京的流动人口当中,第一、第二、第五大来源地都是安徽的城市。

不同于苏锡常的吴侬软语, 南京人说的是江淮官话,与安徽中南部类似。加上历史上南京曾做过安徽几百年的省会,文化、 地缘相近,半个安徽省都对南京有很强的向心力。

以马鞍山为例。这里的人长期订南京报、 看南京台、就南京医、上南京校。多年前, 坊间曾盛传南京要成为直辖市, 并且会把马鞍山划进去。“做南京人,还是做安徽人, 许多市民觉得还是前者的诱惑力更大些。”

南京在本省内不怎么招自家兄弟们待见,有些尴尬,但是临近的安徽省内的城市如滁州、芜湖、马鞍山等却和南京打得火热,“徽京”的说法就是这么出来的。

这就是“徽京”的魅力。

南京旧称徽京(民间称南京叫徽京)(2)

南京城市夜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