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1)

前几天,给学生们讲《屈原列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意思是说:离骚,就是罹临忧患啊。天,是人类的本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到了势穷力竭,无依无靠的时候,就会返回到他的本源和根本的地方去。所以,辛劳,艰苦,疲累到了极点,没有人不呼喊老天爷的,疾病,痛苦,悲惨,伤心,没有人不呼喊爹妈的啊。

司马迁真是天才的文学家!当他为李陵仗义执言,因之下狱,因言获罪,被汉武帝手下的一帮子酷吏们割掉男人的命根子的时候,那种势穷力竭,无依无靠,辛劳艰苦,疲累无极,疾心痛苦,悲惨伤心,何以复加?

那种悔恨,那种怨愤,那种决绝,那种哭嚎,千古之下,思之不寒而栗。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2)

司马迁未遭宫刑之前的像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3)

司马迁遭腐刑之后的像

只有看透了事情的人,才会发出:“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之语。被世人抛弃,天下之大,何处可去?一身之外,更有何物?

惨!惨!惨!怎一个“惨”字了得。

少年时候,读过不少写某某大革命时候的文章,见到老舍自沉北大未名湖一事,始终无法理解,今日思之,概因许多人文过饰非也。

1、据说老舍挨过红色卫兵之皮带打,打破了头,因此而死,谬也;

2、说老舍被陪“批”,斗了一夜,想不开而死,亦谬也;

老舍岂止著作等身?他是上御批的“人民艺术家”,何人无事生非?敢于将他拖出去批斗?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4)

最刻骨的伤害不是来自敌人,而是亲人;最痛苦的背叛不是来自朋友,而是家人。

我以为,老舍绝对想不到是他同床共枕36年的老婆胡絜青出首举报了他,并没有什么祸国殃民,反档攻击的罪状,而是说他生活作风不健康,就此,老舍被拉出去批斗。

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是如今的我们无法理解的,八十年代才开始自找对象,后来才能厢跟上压马路,男女拉手都会被路人侧目,跳个贴面舞要坐监狱,乱搞男女关系是要枪毙的。在六十年代乱搞男女关系,那纯粹是茅坑里打手电---找屎(死)。批斗是最轻的!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5)

老舍自己也乖乖的,批斗就批斗吧,无言可辩,也不需辩。结果批斗了一天,回到家,老婆和孩子不许他进门。

“1966年,老舍被妻子胡举报,一伙人冲到门口,把老舍揪出来当众游街示众,整天辱骂、殴打他。晚上,老舍拖着满身伤痕回家。他敲了半天门,胡絜青也不给他开门,叫他先找个地方反省一下!绝望的老舍无处可去。他借着月光蹒跚而行,独自来到太平湖。在湖边坐了很久之后,老舍在67岁的时候选择了投湖自尽。”

我想,那时候的老舍真是恨,如果举报还只算是打翻在地,那不许进门就是踏上一只脚,让老舍永世不得翻身,除了胡絜青的这只脚,也许还有孩子们的脚,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脚,让他心目中的信仰和依靠轰然倒塌。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6)

没有了依靠的老舍只剩下了一条路,那就是死!然而,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既有前世因必有后世果,又怨得谁来?

文人无行自古如此!始乱终弃不绝于道。指点别人言之晏晏,那肯暗室反思,自惭形秽?

1930年,老舍结识了北师大高材生,齐白石的弟子胡絜青,两人共结连理,举案齐眉。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7)

抗战军兴,老舍抛家弃舍,留下妻子和三个孩子在北平照顾母亲,去了武汉。结果遇到了美女赵清阁,男人三十九,一枝花,女二十四,正是好时候。就此夜夜笙歌,比翼齐飞,郎才女貌,颠鸾倒凤,乐不思蜀。至于北平的黄脸婆胡絜青那是置之脑后,再不顾忌(也可以写作顾及)的了。

抗战是民族生存存亡的大事,宁做太平鸡犬,不做乱世臣民,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人卑微的生命如同草芥,适时享乐,活在当下,从最原始的生命互动中找到自己活着的证据,可能是一种生物本能,男人女人都不能免俗。当然,越是在世道混乱,人心纷扰,找不到方向,把握不住明天的时候,男女关系也最为混乱,这可能也是一种生物的本能。不知道自己能活几天,尽生命的本能尽快的早繁衍,多繁衍下一代,谁说不对呢?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8)

那个时代,国军上至高级将领,下至普通士兵,军纪之坏可以想见。还在淞沪会战的时候,港台演员秦汉他爹-----当时的88师师长孙元良就强奸并占有了上海学生慰问团的漂亮女学生。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当时的重庆“抗战夫妻”所在多有。只是文人当中,这种明火执仗、公然出双入对的还是少些,也许文人要些脸吧。

赵清阁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女人。她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写过剧本和小说,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1938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弹花》主编,和老舍是同事。两个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在一起,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时间长了,他们相爱了。当时,老舍39岁,赵清阁24岁。一个是已婚中年男子,另一个是尚未结婚的年轻女子。这段婚外恋自然得不到世人的祝福,两个人都很痛苦。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9)

1943年秋天,妻子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千里迢迢来到重庆找老舍。胡絜青带着子女来重庆与丈夫团聚,事先并未与老舍商量。等到了重庆,她才找人去北碚找到老舍,告知消息。当时老舍正在和友人吃饭,听到消息,他手中的筷子抖了一下。老舍随即恢复平静,说了一句:既然来了,就让他们过来吧。”

胡絜青是知道老舍的背叛的,我想,在胡絜青的心中这个背叛一定无法释怀,然而小不忍则乱大谋,兄弟是手足妻子如衣服,过去的男人三妻四妾很是平常,像老舍这种著名的文人,喜欢几个送上门的文学女青年也算不得什么。只要懂得回归家庭,只要还爱她和孩子,这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然而胡絜青是10月28日到重庆的,老舍却安排他们另居别处。直到20多天之后,胡絜青才带着孩子和丈夫见了面。我想着二十多天中,胡絜青不止一次泪如雨下,对孩子们说你爸爸不要我们了的话。不如此,哪有二十三年之后将心中惶惑不安的丈夫和父亲拒之门外的道理?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10)

老舍多情,这一头儿是黄脸婆原配和孩子们,那一头儿是多情的美女,那一头儿他都舍不得放弃,先是拖着,直到最后,眼见无望的赵清阁主动离开。

老舍干脆用拖延战术,选择拖延时间不治疗。三个人的关系一直暧昧,拖拖拉拉。赵清阁看出了老舍的心思,为了不让他难堪,在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下,赵清阁于1945年选择了离开重庆去上海。离别老舍赠诗:八年风雨,霜降河与叶明;船载美酒,河山无边。

在男人的心中,得不到了的当然是最好的,留下的当然要备受屈辱。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11)

1945年的老舍一家

赵清阁走后,老舍一度陷入痛苦之中,整天精神恍惚。老舍开始不断给赵清阁写信,但赵清阁有顾虑,只是偶尔回信。

赵清阁在上海过得并不愉快,她的内心非常矛盾。她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向老舍吐露心声:“让我们设法逃到一个遥远的地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生活。我会写书,你会画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让天塌下来,我们的爱永恒不变。

1948年,老舍和胡适访问美国。他又给赵清阁写信,说他打算在马尼拉买栋房子,他们将来会在那里见面。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12)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回到了祖国。他经常给赵清阁写信,甚至偷偷寄钱给她。

这种藕断丝连的行径胡絜青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两口子的感情和婚姻名存实亡。老舍经常在大家面前讽刺胡絜青,说她什么都不懂。实际上胡絜青是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她有一些文学修养的,更擅长绘画。后来她是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老舍说她什么都不知道,主要是因为赵清阁。

一次的伤害可以原谅,然而时不时地搞些小动作,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别人,还自以为得计,觉得别人拿他没有办法,那就是傻!老舍就犯了这个傻,结果终于有一天,胡絜青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出手一招制敌,老舍被人拖出去批斗,批完了拒之门外,老舍再无路可走。

怨得谁来?

老舍的人生经历特点(既有前世因便有后世果)(13)

还是那句老话!既有前世因,必有后世果。干文革屁事?把这么一桩公案栽倒文革的头上,相关人等就舒服了不成?哪有此事?

然而谁有错?谁都有错。然而,都错的有理。如果不是老舍把路走尽了,何至如此?

不说这些了吧?回到原题,我想:在七夕刚过,那样一个还不圆满的月夜之下,夏夜死寂的未名湖水之下老舍的心里澎湃着的是怎样的无助和惶恐?周围喧闹的虫唱对应的是何等的孤独和苦闷?活着还是死去,真是个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