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

平乐马蹄糕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展播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国人共享的文化密码,它们不是陈列在展架上、凝固在文字中,而是鲜活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带你走进——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

马蹄糕的渊源

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传统技艺的典型代表。主要以马蹄为原料,制成可口的原味马蹄糕和七彩马蹄糕。

马蹄糕是两广、闽南地区的特色小吃,相传源于唐代,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继位,岭南道节度使素闻广州泮塘马蹄、莲藕、茨菇、茭笋、菱角之名,遂令画匠作"泮塘五秀"图,遣吏献图及五物于朝。高宗见图物喜,令为登基祭祀物。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1)

马蹄又称荸荠,而马蹄糕则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传统马蹄糕制作工艺随着祖辈从广东到达平乐后,经历了空间、时间上的锤炼,相传至今,从单一的纯马蹄糕发展至七彩马蹄糕及各式马蹄糕甜品,而七彩马蹄糕的制作更为繁琐,整个制作过程有多道工序。

马蹄糕的技艺

首先,将冰糖放入水里融糖,将马蹄粉放入水中进行搅拌,再将搅拌好的马蹄粉水倒入融糖水中。第二步分浆:把浆分别均匀倒入7个容器中,并倒入适量的椰浆。再来为马蹄浆调色:用香兰叶、蒸熟的紫薯、黄栀子为马蹄浆上色,分别拿出四盒马蹄浆上色,香兰叶上色为绿色、紫薯上色为紫色、黄栀子上色为蛋黄色。最后一步进行蒸糕:七彩马蹄糕七种颜色,蒸糕的过程中需要一层一层的蒸,蒸熟一层再倒入另一层,每层都需要大火沸水蒸10分钟左右。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2)

制作成七彩马蹄糕成品,蒸熟后冷却一天时间即可食用口味更佳。七彩马蹄糕具有马蹄特有的香味,可甜可咸,可蒸可炸,可煎可焗,这是其它淀粉类糕点所不可比拟的。

而原味马蹄糕的制作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包括:首先将黄糖放入水里融糖,将马蹄粉放入水中进行搅拌,再将搅拌好的马蹄粉水倒入融糖水中。马蹄糕自然少不了马蹄,放入切成片或者颗粒的马蹄。最后放入高火沸水蒸熟即可食用。

马蹄糕的养分

马蹄即是荸荠,也有人叫地栗,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也有人视之为“江南人参”。中医认为,荸荠味甘,性寒,有清热肝,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等功效。《本草再新》说:“清热降火,补肺、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食疗本草》记有:“清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粗粮,明目,止渴,消黄疸”的作用。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3)

马蹄糕是一种典型的传统食品,象征着甜蜜与幸福,能在人们在制作中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感,享受到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平乐众多特色小食中,马蹄糕也是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不管是在家庭餐桌还是酒席宴会,其有“马到功成、年年升高,生活甜甜蜜蜜”的寓意,作为甜点,深受大众青睐,也是平乐人民饮食上不可缺失的糕点之一。平乐境内几百家油茶店都有平乐马蹄糕售卖,由此可见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已经遍布平乐大街小巷。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4)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5)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6)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7)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8)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9)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10)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11)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12)

广西千层马蹄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13)


来源:平乐县融媒体中心 平乐县文化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