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1)

(作者:赵辉)为了探寻中华文明诞生、形成、发展的过程、破解中华民族形成的内在文化因素,二十一世纪启始,国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作为担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十年首席专家的王巍、赵辉教授,发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对二十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的阶段性总结,并创造性地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

“在国内外学术界,曾经以 “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依据这个标准,中华文明只能从发现甲骨文的商代晚期开始,只有3300年的历史。在中国史学界,往往根据史书中关于 “禹传子,家天下” 的记载,认为中华文明应当以开启了世袭制度的夏王朝为肇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期间,我们对世界几大原生文明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原生文明并非都符合 “三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就无冶金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并未使用文字,哈拉帕文明的图章并没有被学术界认可为文字。追溯 “三要素”的由来,我们发现这 “三要素” 是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中概括出来的,并不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基于这样的认识,工程从实际材料出发,主要基于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二里头等都邑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其他中心性遗址的考古成果,并参考了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情况,归纳出在没有当时的文字发现的情况下,从考古发现中辨识进入文明社会的关键特征”。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2)

从以上陈述中,笔者发现这新“三要素”的提出,并非对客观事物研究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归纳性结论。新“三要素”的提出,一是为了突破殷墟遗址所限定的3300年中华文明历史,二是为了玛雅文明、印加文明打抱不平,三是对考古学依据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所定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不服气,四是为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二里头等都邑遗址几十年考古,在考古发现方面所展现的缺失与尴尬,寻找一个合理的台阶、借口。只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考古专家,忘记了自己学习的考古专业知识从何而来?赖以生活成名的人类考古学从哪里诞生?从何时产生?就如不知道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具体来源,而局限在殷墟遗址年代所限定代表的中华文明史的固有思维。中国考古学研究守株待兔的思维,如何能等到像殷墟遗址这样的第二只兔子来临?即使守住再多像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二里头等这样固定的树木,也不会吸引到兔子的光顾。兔子的生存,在草不在木!

源远流长、传承不断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中,唯一具有现代生命力的古老文明,与早已消失的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哈拉帕文明不可同日而语,为何要将中华文明拉低到与它们同伍的地步?消失的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哈拉帕文明与伟大的中华文明之间,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相提并论吗?这些早已消失的文明对人类文明有过哪些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过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现在也离不开它们的贡献,未来也必将深刻改变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现代文明社会,没有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将一无所有!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3)

虽然世界考古学、进入人类文明社会标准的“三要素”,产生于对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考古研究总结,形成于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之前,缺失对中国现代考古成果的总结,但并不代表其缺乏科学性与概况性,不代表其不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否则,世界考古学及中国考古学,就不是一门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学科。一个缺乏统一标准、统一认知的考古学,还有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吗?抛弃旧标准,建立新标准,哪中国考古界还有一名专业的考古人吗?他们以前学习的考古素养与标准是错误的,不适合研究中华文明,是否要把他们全部回炉再造?不论他们以前是首席专家、大学教授、考古博士、博士导师。

王巍与赵辉教授两位首席专家领衔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提出的进入文明社会标准为: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概况起来就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新“三要素”:城市、阶级、王权和国家,以取代考古学诞生以来世界学界公认的“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三要素”认定标准,“以就教于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各位同行”。

笔者认真仔细反复地掰着指头数了一下,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新“三要素”,严格来说应该是“四要素”。笔者掰右手数是“四要素”,掰左手数也是“四要素”,不知是笔者数错了还是两位教授数错了?既然是科学研究进入人类文明社会的认定标准,又何必拘泥于学界公认的“三要素”呢?咱们实“四”求是不好吗?既然两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如此谦逊,下面笔者就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认定标准的“三要素”或新“四要素”,说三道四一番,以望早日探寻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真正源头,探寻再现中华文明伟大的精髓。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4)

一、冶金术 也称为冶金技术,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然后用各种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青铜的发现与冶炼,成为人类最早发现与利用的金属材料。因此,冶金术也成为人类文明产生的第一要素。从远古时代以来,在铜金属被提炼出来之后,人类的生产生活与金属及其制品的关系就变得日益密切。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制造更是离不开金属材料,生产活动的工具与设施也都要使用金属材料。可以说,没有金属材料便没有人类今天丰富的物质文明;没有金属材料,也就没有今天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而冶金术是自然界丰富的金属材料能够被人类利用的关键技术,是人类独创的、标志性的技术。同样,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华先民所创造的冶金术。

中国冶金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采石和烧陶发展起来的。由于人们已经能利用近千度高温的陶窑烧制陶器,同时也对木炭的性能逐渐熟悉,因此具备了鎔铸、锻打和冶金的基本条件。采石时不断发现各种金属矿石﹐烧陶窑为金属的冶铸准备了高温炉和在炉内还原条件下冶炼矿石的技术。在甘肃东乡县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距今约五千年的青铜刀﹐以及在其他一些新石器晚期遗址中相继发现的早期铜器和铜渣等﹐标志著中国冶金技术的诞生。中国古代的冶金术,又有金丹术、炼金术、点金术、黄白术的称谓,为后人认识许多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提供了经验。因为祖先其大胆的科学实验的精神,并将经验与知识不断的积累,建立创造了以后化学科学的条件,故炼金术被看作是化学科学的先声。

冶金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标志性地位,在于其是人类告别自然生物单纯地食用自然界食物,而是创造性地提炼自然物质来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为人类走向更高级的进步,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资源。从冶金术诞生之日起,从青铜冶炼技术起步,发展到今天,人们发现并制造各种金属及合金属器物,制造各种高精尖的产品,无不是青铜冶炼技术发展下的成果。冶金术的出现,将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历程。没有冶金术的加持,就没有人类现代文明的今天。

冶金术是人类沟通自然、利用自然、驾驭自然的跨越性技术,而非一个可有可无、简单的个体技能。没有冶金术的诞生,就没有人类今天丰富的物质文化水平,就没有超越人类自身能力的器具,就没有战胜自然的能力。离开了冶金术的成果,人类抵不过豺狼虎豹,人类改变不了自身的生活环境,人类走不出地球,人类只能在大自然的自然环境下残喘苟活,岂能创造伟大的人类文明?

中华民族的冶金术,究竟诞生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冶金术之前还是之后,并妨碍中华文明的伟大久远。况且中国考古学的目的,就在于确切考古求证出如中华民族冶金术这样具体问题的产生年代,给中华民族一个满意自豪的答案。在这一结果证实求证之前,贸然否定冶金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实非明智之举!如果单纯地以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或者几大“都邑”的考古情况为依据,贸然认为中国冶金术晚于两河流域冶金术的产生年代,实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5)

二、文字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文字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约定俗成的,由众多笔画简单的符号组成的,表达信息和传承文化的字符系统。表形文字是人类早期原生文字的象形文字,比如: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和早期的汉字。

中华文字,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有序、延绵不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古老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诞生的文字,早已成为历史,消失于本民族、本地域文化的历史记忆中。中华文字,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其伟大之处正在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各地区人们团结统一的象征。将中华文字的产生,排除在中华人类文明史发展的标志之外,我们对得起自己的祖先吗?如果你们能看到笔者的本文并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笔者只能感激中华文字的伟大,感谢中华先民的伟大创造!它究竟诞生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文字之前还是之后,毫不影响中华文字产生时的伟大。我们更不能以二里头考古遗址没有发现文字,就盲目武断地认为中华文字产生年代不早于3300年前!更不能由此否定中华文字的产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地位!

因为中华文字的产生,让今天的我们知道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因为中华文字的产生,让今天的历史文化能够传承给未来的中华民族;因为中华文字的产生,让中国幅员辽阔的各民族有一个共同统一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过程中,中华文字承担了任何其他文化要素所承载的重任,让中华民族在任何历史发展情况下,成为一个统一认同的民族。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的中国,如果没有中华文字在漫长历史中的独特贡献,是不可想象的。将中华文字的产生,排除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如何宣传、表达、发扬、传承、光大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如何实现伟大的复兴?难道要用西方文字语言来表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文字,是人类个体相互沟通的媒介,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语言,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文化思想得以积累传承的创造性发明。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群体,将个体对世界的认知,积累为群体对世界的认知知识。今天科学的产生,无不是建立在文字发展的基础之上。没有文字的产生,就没有人类沟通的语言;没有人类的语言,就没有现代科学各学科独特的语言系统产生;没有语文的产生,就没有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产生,就没有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所有文明形式得以存在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字是人类文明之母,中华文明也离不开中华文字一柱擎天的伟大贡献!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6)

三、城市 是一个大型的人类聚居地。它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永久的、人口稠密的地方,具有行政界定的边界,其成员主要从事非农业任务。在历史研究中,上古历史中城市的形成,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文明发展已经超越家庭单位、氏族单位,产生了可以包容不同群体共同生活的永久生活聚居地。让原始人类告别了原始动物居无定所、四处觅食的原始生活。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社会的标志。其内在、深层的文化意义,在于标志着人类行为由单一、个体、随意行为,走向一个群体、规范、统一的行为,并产生了城市人群生活共同的行为规范,进而诞生了人类文明的群体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与文明。

在一个人群共同生活的城市里,个体对自然产生的认知,个体产生的技能,个体产生的感受自然、超越自然而获得的知识,能够及时有效地形成群体的共同知识,积累出符合自然规律的人类思想,人类文化与人类文明就此诞生。因为城市的诞生,人类文明的各种行为规范也由此产生,经过漫长的文化发展,最终形成了各种人文科学,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认识自身行为、认知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城市的诞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不仅得到了世界考古人的重视,也得到了两位担任二十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中国考古首席专家的认同。

为了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历程,国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并持续开展了二十多年,王巍与赵辉教授也担任考古工程的首席专家二十年。两位首席专家,在经过“主要基于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二里头等都邑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其他中心性遗址的考古成果,并参考了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情况”,创造性发明了中华文明进入文明社会的新“三要素”实为“四要素”标准:城市、阶级、王权和国家。

笔者实在难以理解,作为中国考古界代表人物的两位工程首席专家,接受过长期专业学习与专业训练的考古人,是如何突破常年学习的基本专业学识,抛弃冶金术与文字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标志意义,以阶级、王权、国家概念来取而代之?笔者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历史学家,但对考古学的一些基本专业认知还是相当认同的,尤其对冶金术、文字、城市的标志意义,更是相当赞同。难道笔者头悬梁锥刺股才学习来的唯一考古学知识精华早已作古,被中国考古界所遗弃了?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7)

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权统治,新民主革命消灭了旧体制的阶级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人人平等、没有阶级的人民共和国。为何两位首席专家,把封建社会糟粕的阶级与王权,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国家是一个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国家概念与人类文明社会类型并无本质的关系,我们也无法通过国家概念来区分文明社会与不文明社会,更无法判断人类文明发展的社会文明阶段。两位首席专家将“国家”用于定义文明社会的一项标准,不知从何说起?

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旦发生就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标志的冶金术、文字、城市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不会因为其他因素而脱离人类社会。冶金术、文字、城市,已经在人类社会诞生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它们会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消失吗?当然不会。它们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支持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今天我们在大力开展城市化进程,是文明进步的举措;新中国建立,推广读书识字、消除文盲,是在推广文化;我们大力研发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是冶金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你们是首席专家、考古教授,不会不使用中华文字来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解惑吧?即使未来人类文明进入太空时代,冶金术、文字、城市三要素都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8)

如果把“城市、阶级、王权和国家”作为中华文明社会发展的标志,那么今天的中国已经消灭了阶级与王权,那么我们现在是处于文明社会,还是不文明社会呢?两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能给全国人民一个满意的解释吗?作为考古研究的专业学术报告,考古学概念与社会学概念,能够兼用混用吗?

牛顿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为了早日完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夏文化研究工程的目标任务,作为两位中国考古界的首席专家,两位考古界的巨人,愿意让笔者站在学界巨人的肩上,以看的更高、看的更远吗?江山代有人才出,花开花落花满天!(作者:赵辉)

参考资料:《王巍 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

作者:王巍 赵辉

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系列讲座(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