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自卑经典语录(评读余秀华一只乌鸦正从身体里飞出)

余秀华自卑经典语录(评读余秀华一只乌鸦正从身体里飞出)(1)

原诗:

《一只乌鸦正从身体里飞出》

如同悖论,它往黄昏里飞,在越来越弱的光线里打转

那些山脊又一次面临时间埋没的假象

或者也可以这样:山脊是埋没时间的假象

那么,被一只乌鸦居住过的身体是不是一只乌鸦的假象?

.

所有的怀疑,不能阻挡身体里一只飞出的乌鸦

它知道怎么飞,如同知道来龙去脉

它要飞得更美,让人在无可挑剔里恐惧

一只乌鸦首先属于天空,其次属于田野

然后是看着它飞过的一个人

.

问题是一只乌鸦飞出后,身体去了哪里

问题是原地等待是不是一种主动的趋近

问题是一只乌鸦飞出以后,再无法认领它的黑

——不相信夜的人有犯罪的前科

.

最后的问题是一副身体不知道乌鸦

飞回来的时刻

赏析:

无论在中外文化中,乌鸦都是一种丑陋,恶心,不吉利的象征,在诗歌世界里也是这样,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诗人爱.伦坡的《乌鸦》和法国诗人兰波的《乌鸦》

在这首诗的开头,作者即提出了一个悖论:乌鸦的出现,使时间不断向山脊延伸,又或者是,山脊在不断埋没时间。这里的乌鸦,其实是一种隐喻,结合作者自身的际遇,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身体残疾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心理伤害;这里的时间,即指这种伤害的过程;而这里的山脊,也非实指,更可能是一种世俗的偏见和傲慢。由此作者更进一步提出:“那么,被一只乌鸦居住过的身体是不是一只乌鸦的假象?”即受过这种种不幸的人是否一辈子都要生活在这种阴影中。

第二节,“所有的怀疑,不能阻挡身体里一只飞出的乌鸦/它知道怎么飞,如同知道来龙去脉/它要飞得更美,让人在无可挑剔里恐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要把这种因身体疾患引发的心理伤害连根拔去的决心和勇气,以期洗刷掉世俗的偏见给自己带来的耻辱,让世俗在自己精彩蜕变后“在无可挑剔里恐惧”!接着作者表达了这种期许“一只乌鸦首先属于天空,其次属于田野/然后是看着它飞过的一个人”在这里“天空”代表自由,“田野”代表领地,“看着它飞过的一个人”则表达了一种自信。

在第三节中,作者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即那些可怕的伤害被剔除出身体之后,身体本身又将如何存在?是一种原地等待般的主动趋近【接近于一个正常人】,还是一种无法再回来的“黑”【完全像一个正常人】“——不相信夜的人有犯罪的前科”一句加深了这种追问。作者认为:那些自诩完美无缺的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弱点或缺点,若他们不认清自身,就会有犯错的可能。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认为自己虽然身有残疾,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加强修养,比所谓的正常人要活得高尚。

最末一句,即呼应了主题,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乌鸦何时会飞回”,即留在身上的污疤或伤害是否真的会如前所述一去不回,还是会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再次光顾自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只乌鸦,它或者会被赶走,但随时也可能再回来。

最后评价:清初诗论家叶燮有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限。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中”。在这首诗中,作者一改往日的浅白流畅,充分运用了象征,排比,隐喻,多义等多层修辞手法,将乌鸦这一具有多重抽象意义的事物具体化,从而很好地拓展了诗意和空间,给读者留下大片空白和更多的回旋余地。这比那些一览无余,一眼到底的诗篇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华灵 2019/10/29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读睡诗社自成立起,发起了一项重要活动:每年为诗友免费出版合著诗集,这项活动得到诗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笔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版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