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1)

《小儿垂钓》诗人,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直遥遥的向路人招手,别打扰我,别惊了小鱼。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2)

久不归故里的诗人,充满感慨的回忆一生流离颠沛。富于戏剧性的是,几个小儿歪着脑袋摇头笑问的场面,看见不相识的老头子问:“老爷爷,你是从哪儿来的呀?”淡淡的一问,可能一呼啸,又跑没影儿了。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3)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4)

野外林间,一小牧童骑着黄牛,大声的吹着歌,像是炫耀,像是小孩子故意的逗弄。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只见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原来是要去捉正在树上的知了,这一动一静,一震林樾,一闭口,把小牧童可爱淘气的机灵劲儿给写出来了。

村居

【清】高鼎

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5)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6)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古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风筝在大风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描写儿童剥莲蓬时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7)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这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

来源:凤凰诗刊

(兰花教育lanhuajiaoyu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