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的预防和治疗(脾胃虚寒不一定)

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什么病证算是脾胃虚寒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脾胃的阳气不足,热量减弱,阴寒从内而生,导致脾胃的功能下降。症状具体体现在脾胃虚弱和阳虚内寒两方面。脾胃虚弱包括脾的运化和胃的腐熟推动食物的能力变差,脾运化是吸收水液和食物的营养,变化气血供养全身,胃的腐熟推动与脾相互配合来实现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促进食物糟粕残渣转化为粪便排出体现,这个过程属于“升清降浊”。

脾胃虚寒的预防和治疗(脾胃虚寒不一定)(1)

脾升吸收营养,胃降推动糟粕,营养五脏六腑

脾胃升降失调必然引起脾胃气的凝滞,胃胀胃痛,浊气不降嗳气打嗝,反酸烧心,脾不运化清气不升,水湿不化大便则多不成形,或含有油脂样粪便。脾胃的阳气不足,阳虚必然阴寒相对偏盛,寒从内生,表现为胃部明显怕冷,遇冷胃痛胃胀加重,严重的脾胃虚寒病人一点冷东西都吃不了,如冷饮,冰镇水果吃一口马上胃部不适或者腹泻,因为是内寒较大腹部得到温暖症状多可短暂缓解,有的患者朋友使用烤灯,艾灸温暖胃脘后就觉得很舒服,这就是中医理论《内经》提到的治疗原则“寒者热之”。舌象上不同情况也有不同,脾胃虚寒典型的舌象是舌淡苔白,水湿内停可出现舌苔厚腻水滑,脾虚日久多有齿痕,脉象也会因阳气不足鼓动无力而出现沉迟无力。

脾胃虚寒的预防和治疗(脾胃虚寒不一定)(2)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动全身,脾胃局部阳气不足可累及全身,常导致周身乏力,精神萎靡,气短胸闷,心悸怕冷的表现,脾胃是运化饮食气血的脏腑,脾胃虚弱气血常有不足,病人多面黄肌瘦,或面白浮肿。

明确疾病属脾胃虚寒根本不存在“虚不受补”的说法,虚就要补,寒就要温,仲景在《伤寒论》中制订了温中散寒的理中汤,原文描述为“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通俗解释就是大病重病消耗了人体阳气,脾胃阳气不足,无法固摄口中唾液,口中唾液过多形成反复唾唾液的症状,同时这样的病人也一定伴有食少大便失调,精神萎靡,怕冷等症状,我对这种大病重病的起因倾向于脾胃虚寒,其病证本就是来源于脾胃,我遇到很多肺癌术后,尤其是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大手术的患者,术后常有口中唾液增多,询问其肺癌发病的症状多由胃部怕冷,手足不温等脾胃阳气不足的表现。阳气不足就要大量的使用温阳之品,仲景确定了胸上有寒,是脾胃虚寒也波及心肺,赶紧温阳散寒,选择参,姜,术,草温中散寒,以治其本,这个方证也是后世温补脾胃的基础方,后世医家包括脾胃学派的李东垣创立补中益气,黄元御崇阳补火,温中散寒的黄芽汤,健脾益气的四君子都是基于理中改良创造的。同时,脾胃虚寒水湿不化,形成水饮停留脾胃,仲景设立了苓桂术甘汤,也是温中散寒化饮的治疗原则,正如《金匮要略》中说“病痰(水)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两个方证基本都是以温热温补药组合的,并无虚不受补之说。

脾胃虚寒的预防和治疗(脾胃虚寒不一定)(3)

关于脾胃虚寒是否存在虚不受补的情况,我认为是存在的,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两种情况:

脾寒胃热,寒热错杂证可能发生虚不受补,我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主要描述病情为胃部怕冷,遇冷胃痛,反酸,大便溏薄,同时口干口苦,烧心明显,舌苔厚黄,看着确实是胃中有热,但是胃部怕冷又类似脾胃虚寒,实际上这也是脾胃失调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原因属脾胃升降失调,脾胃这两个脏腑之间不能交济水火,脾属太阴,它的津液不能润胃,胃中失去阴津燥热内生就有胃热烧心反酸,胃气独盛不能暖脾,脾的阴寒外露就出现虚寒症状。这种情况可参照仲景的半夏泻心等。这种情况如果盲目温补温中,常引起胃热亢盛,患者服药后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心烦面红,口舌生疮。

脾胃虚寒的预防和治疗(脾胃虚寒不一定)(4)

理中汤主理中乡,炙草人参术干姜

患者既有脾胃虚寒,又有其他脏腑气血虚衰,有些慢性病或久病的病人,常有胃冷,手足冷,便溏同时又存在心悸,头晕,耳鸣,水肿,失眠,潮热,肛门下坠,胁肋胀痛,腰酸尿频等中气下陷,心脾两虚,脾肾两虚以及诸多脏腑虚弱的情况,整个人比较瘦弱,稍加温补就上火口干,脾胃虚弱已然日久根深,运化能力不足,无法承担温中散寒的药物,服药后脾胃症状也多无改善,这种情况属复杂问题,具体还应当辨证论治,如脾胃虚寒引起的中焦气血停滞,继发的上热下寒,此时就要回阳收纳,引热下行。中医学家徐灵胎,张锡纯对于脾胃虚寒严重,伴有上热明显,如口干,心烦,潮热,目赤,常将参类切为颗粒使用,不放汤药之中,以防参的温热弥漫上焦加重上热。

以上种种多是复杂情况,单纯的脾胃虚寒还是以温以补为主。

提示:以上都是中医理论知识和个人诊疗经验,不作为诊疗指导,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是中医朱旭阳,欢迎讨论分享。

#都说“脾胃虚寒的人,虚不受补”,究竟怎么算脾胃虚寒?##头号周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