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

#家时光#

这几天,何赛飞身俱泪下地怒问:梅花奖文华奖,几百万,几千万,钱到底去哪了? 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一下它的成因。基层剧团处境艰难的问题,其实基层单位体制整体问题的冰山一角而已。从茅盾文学奖陈彦的小说《主角》,到热播电视剧《春日暖阳》似乎都在反映的“戏剧不景气,戏剧走向衰落”的主题。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1)

实际上,除了电视曾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之外,还没有哪种文艺形式可以跟戏剧匹敌。那些消失的观众,早就在90年代后期陆续回归。 农村的演出秩序很早就恢复到了一场几千人,上万人的盛况。

在我的家乡南阳,每年的正月十五的“春季仲景医药节”都要进行豫剧表演。漫山遍野,成千上万的观众都是冲着豫剧而来。

特别强调一下,在这里演出的基层剧团没有什么明星大腕,人们只是冲着戏曲本身去的。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2)

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来都站在时尚和顶流的前沿。

在时尚界,有靠着“圆场步”走红全网的四月。

在综艺界,有靠着京剧坤生火遍全网的王佩瑜。

在电影界,有靠着《满江红》暴走神曲走红的张晓英。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3)

中央台有戏曲频道《空中剧院》《九州大戏台》《青春戏苑 》。河南台有《梨园春》 《好戏天天看》,山西台有《走进大戏台》 陕西台《秦之声》辽宁台有《明星转起来》

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的热歌榜单中,《赤伶》、《寒窗雪》、《广寒宫》、《贵妃醉酒》、《败无忧》、《身骑白马》,等诸多戏腔歌曲热度居高不下。

各路大神纷纷用青衣、花旦、老生,各种惊才绝艳的戏腔演绎着“戏曲如何不抖音”的现代神话。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4)

既然戏曲从未没落,何赛飞老师痛斥的基层艺术团究竟在做什么?那些获得了“梅花奖”,“文华奖”的作品中,究竟含了多少水份?

观众是哺育戏曲的土壤,生活是孕育剧本的温床。脱离了实际,远离了生活的剧作家,靠着脑补创作的作品基本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1956年,河南省豫剧三团面临着即将解散的命运。观众不爱看现代戏,觉得现代戏质量不高,演员唱功不地道,戏票白送都没人要。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5)

在这样的情况下,团里决定每年除了排戏和演出之外,从导演到演员,从厂长到同志,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上山下乡,跟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演员们不仅仅要参加春种秋收,还要帮助群众挑水做饭。在这样接地气的活动中,著名现代豫剧《朝阳沟》应运而生。

唱词中出现的:“前腿弓,那个后腿蹬,脚步放稳劲使匀,那个草死苗发土发松”

都是演员在劳动中的真实经验,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是贴近生活,贴近真实。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6)

观众们既是戏曲的消费者,又是参与者,戏剧应该随着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而提高。汤显祖、关汉卿、曹禺等古今戏曲大师们的居住,哪一个是靠着专家评委的投票产生,梅兰芳、常香玉、荀慧生哪一个是梅花奖捧出来的?

即使严凤英、常香玉,这些已经享誉全国的豫剧大师,在功成名就之后也还要经常下县城、赴农村为老百姓演出,她们从未脱离过舞台。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7)

反观现在的大剧团,大明星们,“宫廷化”、“贵族化”、“傲娇化”十分突出。非首长、老总、贵宾难睹他们的风采,农村群众更是难有此等眼福。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解不开的死结是体制。

如今的基层剧团,原本就稀缺的编导、作曲、舞美等核心骨干,但凡业务能力出众的,走的走,退的退。优秀的人才得不到提升,平庸者占据高位,冗员大量沉积在团里,靠着走后门进来的人甭管有用无用都端上了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8)

一些有经验的业务骨干,要么被排挤出局,要么主动让出“苦差事”,如此一来,有的剧团连像样的司鼓、主胡都没有。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农民想看戏,正规化的大团不愿意“掉价”,基层“草台”又懒得动。

究竟是戏剧不景气?还是自己不争气?

基层剧团千疮百孔,大型剧团的问题也不遑多让。各级主管部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直属的大团上,主要目标是冲着“梅花奖”、“文华奖”去的。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9)

作品只要能拿到大奖就是“精品”,载入史册,然后躺在功劳薄上坐等提拔。演员拿到大奖就成了“明星”,瞬间跻身当地名流。

至于这些作品演过几次不重要,有没有人看也不重要,观众能不能看懂也不重要。

只要“专家”点头、“权威”认可,拿奖才重要。于是,某些剧团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将大量资金花在了请专家,邀记者,买评论,炒宣传上。

出人、出戏、出精品;成了捧人、捧戏、捧废品。文艺作品就这样陷入了钱与权交易的怪圈中。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10)

说到底,打破饭碗,突破编制,回归到观众才是“衣食父母”的道路上才是硬道理。基层剧团除了指令性的公益演出之外,要将“送戏下乡”作为硬指标。

对于那些靠着编制、财政养活的基层剧团,无异于养了一批植物人。

对于那些积重难返的剧团,该裁撤的裁撤,该合并的合并。

鼓励国有艺术团和民间艺术团公平竞赛,只有这样才能根治剧团人员进出渠道不通,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顽疾。

何赛飞谈演员片酬(钱呢戏呢何赛飞的灵魂拷问)(11)

以演出为中心,还不愁没有提高艺术水准,繁荣文艺创作的机会?市场会自然而然地筛选出观众喜欢的好演员,好剧本,精品剧目就是在观众的口碑中慢慢琢磨出来的。

只有把钱花到剧本上,奖项评到正道上,在评选标准中把“德艺双馨”的标准放到是否有为农民和城镇群众献演的次数上。唯有如此,才不枉艺术家们在颁奖晚上的痛心疾首,哀其不争的控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