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化石草和猫须草的区别(南京专家发现1.25亿年前)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毛庆)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与福建农林大学、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同行合作,在早白垩世(1.25亿年前)的义县组地层发现了整株完整保存的单子叶植物——宁城中华草,这是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最早的单子叶植物化石记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远古世界》上,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云南野生化石草和猫须草的区别?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云南野生化石草和猫须草的区别(南京专家发现1.25亿年前)

云南野生化石草和猫须草的区别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毛庆)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与福建农林大学、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同行合作,在早白垩世(1.25亿年前)的义县组地层发现了整株完整保存的单子叶植物——宁城中华草,这是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最早的单子叶植物化石记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远古世界》上。

被子植物是现今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与被子植物的兴衰密不可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部分粮食作物例如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在植物学中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一个大类群——单子叶植物。但是,植物学家此前对被子植物(尤其是单子叶植物)的起源和历史了解甚少。

此次发现的宁城中华草化石标本产自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双庙镇刘家南沟附近的义县组地层。化石保存于灰白色细砂岩中,长约26厘米,宽5厘米,根、茎、叶、花等各重要器官清晰可辨。这种独特的保存方式减少了人为拼接造成错误的可能,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此次在1.25亿年前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如此完整的单子叶植物实属罕见。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义县组植物群的多样性,而且也暗示了义县组所处的早白垩世不太可能是被子植物真正的起源时代,被子植物的历史很可能要追溯到侏罗纪甚至更久远的时代。

作者:毛庆

来源: 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