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适合宝宝的纸尿裤(纸尿裤选不对宝宝受罪)

#如何选择纸尿裤

如何正确选择适合宝宝的纸尿裤(纸尿裤选不对宝宝受罪)(1)

大家都知道纸尿裤方便又卫生,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纸尿裤且正确的使用才行,否则就会造成红PP等诸多问题。下面以我的经验从如何选择到如何使用上给大家一些建议。

1、如何选择纸尿裤

现在基本市面上的纸尿裤大都采用吸收芯体采用绒毛浆混SAP(高分子吸水树脂),这是目前吸水性最强且普遍使用的芯体结构,各大品牌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所以要选SAP颗粒分布均匀,吸水后不易起坨、断层。吸水树脂对人没有基本伤害。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其中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具有无毒、对人体无刺激、无副作用、不凝血的特点。近年来,吸水树脂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健康等领域,如卫生巾、婴儿纸尿裤、餐巾纸、医用冰袋等,一句话总结就是:成分是十分安全的~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从以下几点给大家总结一下

安全性

纸尿裤长时间与婴童私处接触,其安全性是重中之重。现行国标要求纸尿裤应洁净,不掉色,防漏底膜完好,无硬块质,无破损。除了对菌落指标有要求,对绒毛浆中的可迁移荧光物重金属含量,以及高吸收性树脂残留单体(丙烯酸)和PH值也有规定。

吸收性

婴儿纸尿裤的吸收性由滑渗量、回渗量、渗漏量三大指标体现。滑渗量指液体流经纸尿裤表层时未被吸收的体积,国标要求滑渗量≤20ml;回渗量是纸尿裤吸收一定液体后,在一定压力下,返回面层的溶液质。国标要求回渗量≤10g;渗漏量为纸尿裤吸收一定液体后,在一定压力下,透过防漏底膜的溶液质量,国标要求渗漏量≤0.5g。仅符合国标要求是不够的,通常市场上正规纸尿裤产品的滑渗量、渗漏量数值都较小,产品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回渗量上。较小的回渗量是综合设计水平、工艺控制能力的体现,有效控制回渗量,考验着一个纸尿裤品牌的研发能力。

舒适性

纸尿裤不漏尿颇为重要,透气性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吸收尿液后,热气和湿气聚集在纸尿裤里,透气不佳易产生闷热感,严重还会导致屁屁红肿、发炎,产生尿布疹等。市面上几乎所有纸尿裤都会强调其透气性优良。背层是纸尿裤中发挥透气作用的重要部分,使用微孔透气膜材料的纸尿裤明显舒适于不透气的膜材料。舒适感也和纸尿裤结构有关,结构决定吸水性和透气性,吸水性和透气性越强舒适度越高,另外面层直接和皮肤接触,亲肤感越强,舒适度越高。

合体性

吸收性是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指标,而穿着纸尿裤的婴儿常常是好动的,这时就会有侧漏的问题产生。侧漏与婴儿的睡姿有关,而提高纸尿裤的合体性则能减少侧漏。立体护围和弹性腰围设计有防侧漏的效果。纸尿裤的设计也应人性化,满足婴儿的需求,面层U型剪裁相比长方形剪裁更符合人体工学。

创新性

消费者对纸尿裤给予更多期望,除满足婴儿外,也需要它为看护者带来便利。如尿显设计、新生儿的肚脐保护设计、方便穿脱外出携带等。

2、如何正确使用纸尿裤

每个阶段的宝宝在使用纸尿裤时,父母应该注重的点都是不同的。0-1个月的新生儿排泄次数多,平均每天更换10-12次纸尿裤,纸尿裤的吸水性不是最重要的,要购买透气性强、伸缩性好的纸尿裤,让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宝宝穿着舒服。不要购买过多的新生儿尺寸,因为宝宝很快就会穿不下,而且有些出生时就是大个子的宝宝,很可能一开始就穿不了。

除勤换纸尿裤外,纸尿裤的尺码也要经常更换,以确保合身。不必急于给宝宝用大一号的纸尿裤,不仅不舒适,还容易侧漏。6个月后大多宝宝开始进食固体食物,排泄量也随之增大,对吸收性和舒适度的综合要求变高,需要吸收性强且防侧漏的纸尿裤,这时的宝宝每次睡觉的时间会变得更长,最好购买能吸收他一整晚尿液的纸尿裤。

为了避免宝宝湿疹。宝宝大便后需要马上更换纸尿裤,而小便则可以2—3小时换一次,建议在每次喂奶前后、大便后、睡觉前、醒来时,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纸尿裤。通常来说0-1个月新生儿阶段的宝宝,每天更换纸尿裤的次数为10-12次,1-5个月为8-10次,6个月后可减少到8次。

综上所述,只要大家选择正规品牌通过正规途径买的纸尿裤且正确使用及时给宝宝更换,都是没有问题的,我家宝宝基本上用的品牌就是大王、尤妮佳、好奇、帮宝适、花王、BBC这几款,会根据季节不同来更换尿不湿的厚度,但基本上都是以上几个品牌,供姐妹们参考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