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往事(漫忆往事两章)

第一章:乡情

遵化市城西南二十华里,有片低洼的平原,一簇烟村虽然古朴无华,却生机勃勃,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明代的时候有位姓亢的先人迁徒到此,立了庄户,故冠他的姓氏取村名亢家港。清代光绪年间简称亢港。“港”读音为“讲”,意喻地势低洼易涝。全村一千九百亩耕地大部分是洼地,村里人称之港地。村北地势偏高,地力较好,称为上地。

漫话往事(漫忆往事两章)(1)

(图片来自网络)

每年逢春,港地便泛起一层雪霰似的盐碱。夏季大雨过后,村西村南白水茫茫。老年人有句话:“港地蛤蟆尿泡尿就得涝。”莫说下雨发大水了。解放前的时候,港地只种红高粱,十年有九年被淹,高粱穗像麻雀的小脑袋儿。秋季人们趟着水掐高粱穗,地里进不去车,高粱头(用秫秸将高粱穗扎成捆)全凭人扛到路上。港地不怕旱,大旱之年邻村敲锣,亢港念佛。干旱少雨,港地大丰收,村里人高兴地喊“炸洼啦!”

港地虽然贫瘠,野草却十分的茂盛。料峭的春风拂醒枯草,一场如酥的细雨,田间村头便绽出新绿。入夏,暴雨催得荒草疯狂地霸占着田野。野草品种繁多,水门棵、拉拉万、掐不齐、哏倒驴,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其中三种草最强盛,“樟芭秧、万根草,牛毛茹朵遍地找。”野草不择环境的优劣,不惧疾风暴雨,寒来暑往,枯枯荣荣。

漫话往事(漫忆往事两章)(2)

(图片来自网络)

家乡的人们像野草一样自强不息,历经几百年的社会变迁,无数次的天灾人祸,繁衍发展为亢、张、孟、王四大户,千余口人。土改的时候,工作团编个顺口溜:“亢家奸、孟家嘎,张家翻话王家傻。”(翻话,土话,不讲理、能辩理。)王家的人多数老实忠厚,并不傻。孟家穷人多,张家王家多富户,亢家不显山露水日子过得很殷实。

村子中央有条南北走向的风道口,亦是水道。道口东地势低洼,春季开化地软如泥。夏天雨后,常蓄潦水,行人难以下脚。道口东穷人多。道口西地势高,土质好,地主老财们的宅院都建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亢港没有大财主,只有张宝书家的两处宅子青砖灰瓦,鹤立鸡群般地矗立在道口西大街的南北。其余的土财主也都是茅屋草舍,房草大多用稻草,稍富裕些的人家从北山买来黄稗草,经糟历水。春天,新铺的房草在灿烂的阳光里闪耀着金黄。几场雨后房草变得灰暗,几百家的屋顶黑乎乎的一片。一位从亢港迁到南岭的乡亲曾轻蔑地说,亢港,穷气冒三丈!

漫话往事(漫忆往事两章)(3)

(图片来自网络)

亢港是个穷地方。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百多户人家生于斯长于斯,繁衍生息,过着有苦有乐的日子,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

第二章:祖宅、祖坟、曾祖轶事

我家姓王,与村里王家不属一族,是单门独户。我家从何时何地搬迁至此没有记载,无从考究。不过,从我家的坟地里三十多座莹冢推算,至少也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了。我家的祖坟在村子西北车网地。最大最高的那座坟在墓地的西北角,其余的按辈分依次排列。太爷和爷爷的坟在最前排,与北面的那群坟莹相距十几丈远。据奶奶讲,爷爷死的时候,太爷请阴阳先生亢八爷看风水。亢八爷看后说,墓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漫话往事(漫忆往事两章)(4)

(图片来自网络)

我家的坟地东边有条小溪,溪水逶逶从东北而来,悠悠向南奔去。溪水绕青龙,真是好风水。只是北边的那片坟离溪水太远。为了今后人丁兴盛,官富双全,将墓穴南移。风水先生嘱告,水可缓不可泄,要挖深小溪蓄水,叠高西岸迎神避煞,让逝者伴秀水而眠。从那时起直到祖坟被平之前,每年的清明节填坟祭祖,都要给小溪清淤,泥沙叠在西岸。高高隆起的土堤栽着几丛河柳,春季野花烂漫,夏季绿草葱郁,远远望去真像一条卧着的青龙。虽然祖坟被平多年,但仍是我心底的一道美丽风景。

漫话往事(漫忆往事两章)(5)

(图片来自网络)

我家原来很穷。太爷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几亩地。他有位哥哥,即是我的大太爷,不知叫什么名字,也没有留下多少故事。只听说他年轻的时候眼罩不济,从井里往家挑水时,调皮的孩子们常常往水桶里扔驴粪球。他便在街上一阵大骂,引得孩子们欢快地哄闹。大太爷有一闺女,嫁到温定庄徐家。我七八岁的时候大姑奶奶病故。以后,她的女儿,即我的表姑经常到我家里来走亲戚。

太爷叫王余,个子不高,忠厚老实,精明强干,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吃素信佛。他留着山羊胡,外号“小胡子”。太爷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耕种自家的几亩薄田,农忙时给地主家里扛短活,慢慢地积攒一些钱财。老太娶进家里后,日子越来越好,村里人都说老太太大嘴巴子福相。老俩口经常因过日子的琐事吵架。太爷脾气急毛,有时忙中出错。一次他背着一袋子高粮去堡子店集上换大米,回到家里一看,上面是米底下是沙子。老太气得数落太爷好几天。太爷也很懊丧,自我宽慰地说,吃一堑长一智,这世道坏人怎儿这么多!

漫话往事(漫忆往事两章)(6)

(图片来自网络)

老太恨家不起,省吃俭用,攒钱买地,发家致富。太爷不同意,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给儿孙置马牛。他骂老太是捏捣鬼脱生的,阎王爷给你戴着箍嘴,憋得嘴巴子都大啦!老太脾气一根筋,不听太爷那一套。太爷火暴脾气,与老太吵一阵骂一阵,便雨过天晴。老太仍我行我素,村里有卖地的,觉得合算就买过来。家里的土地越来越多,到土改的时候已经有五十九亩地了。虽然大部分是港地,产量不高,但秋后仍是囤满仓流,在村里也是个富户。

漫话往事(漫忆往事两章)(7)

(图片来自网络)

我家在道口西那块风水宝地上有条南北通道的院子,左右与张家为邻。院子前窄后宽,土墙草舍,万字大门,起脊的二道草门楼,前后两层三间草房,当中两间东厢房。长长的后院被一道土墙隔个子院。几株樱桃树守在子院的西北墙角。后院东边是猪圈。农家的猪圈一般都临街,便于起圈垫圈。我家的猪圈却在后院中间,因为后院墙外是人家的地方,没有粪场,起圈垫圈全凭肩挑人抬,非常地麻烦。猪圈北边有棵大枣树。后院的西边是寨子,上边爬满黄瓜、豆角的秧蔓。院子的后门几乎常年不开,用高粱秫桔勒成的栅栏门,牢牢地拴在两根预埋的木桩上。春夏之际,樱桃花、枣花,还有寨子上的花果,惹得蜂萦蝶绕,满院溢香。太爷与老太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伟岸,女儿娇巧,家境富足,日子甜蜜,实属小康之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