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人间苦只羡鸳鸯不羡仙(得成比目何辞死)

不知人间苦只羡鸳鸯不羡仙(得成比目何辞死)(1)

鸳鸯,著名的观赏鸟类,雌雄常在一起。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经常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

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

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自古以来,在 “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

《鸳鸯》

--唐·罗邺

红闲碧霁瑞烟开,

锦翅双飞去又回。

一种鸟怜名字好,

尽缘人恨别离来。

暖依牛渚汀莎媚,

夕宿龙池禁漏催。

相对若教春女见,

便须携向凤凰台。

《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梁家画阁中天起,

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

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不知人间苦只羡鸳鸯不羡仙(得成比目何辞死)(2)

《鸳鸯》

--唐·杜牧

两两戏沙汀,长疑画不成。

锦机争织样,歌曲爱呼名。

好育顾栖息,堪怜泛浅清。

凫鸥皆尔类,惟羡独含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