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来安县半塔村(安徽来安县半塔镇红旗村)

安徽省来安县半塔村(安徽来安县半塔镇红旗村)(1)

6月6日,笔者走进初夏时节位于安徽来安县半塔镇红旗村的悯农生态农业园。园区入口,一溜排稻草艺术雕像惟妙惟肖,入园道路两旁的葡萄架郁郁葱葱,不少枝头已经挂果。不远处,一人高的桃树硕果累累、半米高的红叶石楠成片排开。再往深处走,几个育苗大棚整齐排列。游园小道上,三三两两的游客在缓缓踱步,工作人员在大棚内埋头工作。葡萄大棚里,笔者遇到了正在工作的贫困户花许梅。

“在这里干活,每个月都有工资拿,农闲能出去打工赚钱,年底还有产业园的分红,每年收入轻松过两万。” 花许梅一边跟笔者说着,一边仔细地给棚内的葡萄树修剪枝叶。从去年开始,花许梅在悯农生态园务工,主要从事苗木和果树的修剪、施肥、浇水等工作。和花许梅一样,半塔镇还有20多名贫困户在悯农生态园上班。

“我们悯农生态园是来安县最大的农家乐之一,去年全年接待游客将近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200万元。目前,我们园区里有220亩苗木基地和50亩水产养殖基地,另外还有蔬菜园、水果园、农庄饭店等设施。2017年,我们开始吸纳附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且有意识地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出岗位。”生态园负责人干月华告诉笔者。干月华介绍,除了吸纳贫困户在园区内工作,农业园还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种植和养殖,由产业园负责联系收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助力精准扶贫,2017年,来安县半塔镇启动扶贫产业园建设,依托已有的农业发展带头人、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采取抵押优质资产入股的方式,完成扶贫产业园的建设、分红、带动发展等工作,当时已初具规模的悯农生态农业园首批被选中。该镇邀请专业公司对园区内20亩樱桃树、农庄饭店、办公场所等资产进行评估,利用评估资产作为抵押,并配套上级政策性扶持资金200万元,由生态园所在的红旗、半塔、龙湖、北涧4个村投资入股,充分扩建蔬菜、瓜果采摘基地,安装电排灌溉网,整修钢架大棚,并修建沟渠、道路及保温设施,建设面积300亩的扶贫产业园,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扶贫产业园建设中,半塔镇大力协调市场监管、镇工业办公室等部门在园区的证照办理等方面开通了绿色通道;并积极帮助园区申报省五星级农家乐,帮助园区制定了较为明晰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更加科学的园区管理办法。“为了让扶贫产业园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还深入摸排了产业园附近的贫困户,并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去产业园上班,目前,有20多户贫困户在悯农农业生态园实现了就业。”半塔镇副镇长周华兵说。作为扶贫产业园,悯农农业生态园采取“分红 保底”方式,实现村集体与贫困户分红收益。2017年,该园实现收益分红16万元。

“除了悯农生态园,我们还建设了黄郢桥乒乓球葡萄专业合作社和赵八港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目前全镇共有3个扶贫产业园。”半塔镇党委书记王海甲介绍,3个扶贫产业园对入股的7个村的集体经济增收和贫困户家庭产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年,该镇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9.1万元,贫困户增收16.9万元,139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产业园的带动下实现了就业或发展了产业。目前,得益于各类扶贫政策的实施,半塔镇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17年实现脱贫383户合计913人。

半塔镇扶贫产业园的成功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2017年,来安县20个扶贫产业园共吸纳415名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带动了85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今年,该县继续利用近2000万元的“一镇一园”产业扶贫资金和省财政拨付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资金,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投向经乡镇推荐,县扶贫办、农委、财政局论证筛选的18个项目,42个试点村,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来安县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优先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并按照乡镇收益100%、村收益至少50%的比例支持贫困户脱贫,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的双赢。 赵正平

图为贫困户在扶贫产业园里修剪枝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