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有五种说法(姓名为何很重要)

姓名为何很重要,和汉字的起源有关

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是由古老的文字演变而来。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学者王蕴智认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体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

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甲骨文主要为占卜记事卜辞,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中国的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文字。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中国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酒”字去掉三点水是酉,就像是没有了酒的酒瓶了,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由于早期的汉字为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每一笔,都对应着某种事物的某个部分,这种对应性,是汉字能直接用笔画起卦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现代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己为语素文字,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但汉字仍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而且经过深入研究姓名学,发现用现代汉字组成姓名的阴阳学属性并没减弱,相反,由于姓名的用途更加广泛,阴阳学的属性还加强了。

在甲骨文的卜辞中,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可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循环,而且甲骨文主要用于占卜记事,我们有理由相信,卜师们也参与了甲骨文的造字。卜师们造字,在文字中注入了五行和阴阳等古代朴素的易学因素,使汉字披上了易学的神秘面纱。有人研究后,提出汉字的“八卦”起源说,大概与此有关。为什么汉字占测那么准确,和汉字的起源有关。

由汉字组成的姓名,姓名中有乾坤阴阳,人一生的富贵与贫贱,幸运与灾祸,尽显姓名中。

汉字起源有五种说法(姓名为何很重要)(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