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

老戏骨云集的《大考》,虽然故事普通,情节普通,但演员全体演技在线,剧情充满烟火气,没有狗血,还是一部值得看的国剧。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1)

剧中唯一会让人觉得有些狗血的剧情,是家庭贫困但努力刻苦到极致的学生高铭宇,经过一场看似励志的演讲,但却被网络暴力突进舆论的漩涡。

但实际上,高铭宇的这段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原型就是2021年的高三毕业生张锡峰。

在衡水中学组织的一场演讲比赛中,张锡峰就是用《大考》中,高铭宇的那种“咬牙切齿”的表情,喊出了一句毁三观的誓言:

我是一只来自农村的“土猪”,我要好好学习去拱城市里的“好白菜”!

这句话的真实表达很清楚了,通过考入名校,然后找到一线城市的独生女家庭的女孩。

这样的话,房子有了,工作有了,从小镇做题家晋升为城市里的中产阶层。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2)

而在2021年的高考中,张锡峰以674的成绩,考入名校浙江大学,离他“拱城市里的好白菜”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在《大考》中,支撑高铭宇努力拼搏的信念,并不是像张锡峰这样的信念,直接会令人反感。但是,从几件事情上,也能看出,高铭宇不过是低配版的张锡峰。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3)

《大考》中的高铭宇,是缺乏感恩之心的。

1,因为口罩问题,大家都要在寒假回家上网课的时候,作为好友的潘小宣送了他一部手机。

并且,富二代的潘小宣,还贴心地给他办了卡号,充了话费。

为了照顾高铭宇的自尊心,还以自己寒假期间,怕找不到高铭宇为由,让他接受自己的手机。

面对潘小宣的好意,高铭宇的反应是什么呢?

回到家后,把手机扔在了包里,过了几天,因为要上网课了,才拿了出来,给潘小宣打了电话。

表面上看,是高铭宇的自尊心太强,情商太差。但本质的原因,是自己缺乏感恩之心,面对别人的善意,表现得冷漠和并不珍惜。

2,高铭宇在自己的爷爷生病后,村支书垫付了3000元的医药费。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4)

然后,高铭宇就选择了打工,一定要把这笔钱尽快地还给村支书。

于是,王千源饰演的校长向高铭宇许诺,自己会把这3000元还给村支书。

让高铭宇专心复习,准备高考,不要再去打工。

但是,高铭宇仍然拒绝校长的要求和帮助。

校长没有办法,亲自带着潘小宣去高铭宇的家里做工作。

直到王千源主动说把他爷爷安排到学校的宿舍去生活。

并且在村支书许诺“如果考上大学,欠的钱就当做红包”后,高铭宇才返校上课。

表面上看,高铭宇的这番心路历程,仍然是一个“正向”的价值观。

自强自立,为了自己的爷爷,才屈尊接受了村支书的帮助。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5)

如果不是为了他的亲人,他自己就是“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道德楷模。

但实际上呢?这些行为的背后,体现出来的,都是高铭宇自私的个性,完全体现自我意识的结果

拒绝别人的善意,是因为他自己的自尊,在被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他又要尽早地还回去,划清界限。

高铭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了真正想帮助他的人,反而要做得更多。

最终的结果,就是校长让他爷爷住学校宿舍,解决了他实际的生活困难。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6)

村支书的承诺,又解决了他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在解决高铭宇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后,他似乎才坦然地接受了别人的帮助。

这不就是缺乏感恩之心,漠视别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的情感诉求的自私行为吗?

3,在高铭宇毕业前的演讲中,说的是他真实的想法。

但本质上,就是一副吃相难看的自我告白。

高铭宇演讲中的口号是,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狭隘,如果都是这种想法的话,那么,大部分的普通人,就都是生活中被出局的那个人。

在他强调自己,因为自身的家庭条件差,他要更拼命更努力更快更强时,高铭宇看到的,只是拼搏奋斗的自己。

从剧情人物上来看,他怨怼社会的不平等!

却忘记了秦局长为了他上网课,去求电信局经理安装信号塔。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7)

他也忘了潘小宣送他的手机,也忘了校长和村支书对他的帮助。

否则的话,他就不会说“把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通通甩在他的身后。”这样的话。

看不起他的人是那哪些人呢?

不可能是大城市里生活丰富多彩,但不认识他的学生。

也不可能是村里和他条件差不多的农村人。

只能是他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或许,还包括一直真心对待他的富二代潘小宣。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8)

最后,高铭宇立下的flag是,他要做一个“人中龙凤”,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回到家乡,去改变家乡。改变大山里孩子的命运。

这不就是潜意识的“城乡二元对立”吗?

这也就是在剧中,高铭宇的演讲在网上引发争议的主要问题。

当然,剧中高铭宇的演讲结论和衡水中学张锡峰“拱城里的好白菜”的人生观,也是高度一致的。

《大考》的导演沈严很聪明。并没有直接用剧情批评这种“极端凤凰男”的思想,而只是用剧情争议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在《大考》的结尾,没有表现出五个家庭考生的结局如何。

大考高铭宇演讲全过程(大考中吃相难看的高铭宇未来可期吗)(9)

但剧中,陈宝国饰演的四中校长,说了一句话,“高考并不是结局,只是一个开始!

那么,对于高铭宇来说,他的开始无疑是好的!

拼命读书,头悬梁锥刺股后,会有一个不错的高考成绩,考上一个好大学,如同陈锡峰考上浙江大学一样!

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性格偏执,人生观价值观有问题,情商和逆商也不高的高铭宇会走出怎样的路,这就难说了!

但以高铭宇在剧中的人物行为和思想逻辑,他绝对不会回到家乡,去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一是因为,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能力!

二是因为,在功利二字已经刻在高铭宇骨子里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对他最为有利的事儿去做。

说白了!这就是人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