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碌碌无为的自己人到中年(在油腻和清癯之间)

写给碌碌无为的自己人到中年(在油腻和清癯之间)(1)

赵孟頫书法

因为冯唐,今年的秋天忽然油腻了。

今日是我生日,1965年的,一个着实的中年人,裤长一米腰围三尺的球形身材,立即在干爽秋风中“被油腻”了。

这两个字蛮让我糟心的,除了审视那20个油腻指标意外,总觉得这个有点像吃着一直大龙虾,都吃了一大半了,突然发觉一根长长的卷曲毛发赫然爬在“小鲜肉”中,愤怒之余,无奈而尴尬感油然而生。

这20条中,手串3年前戴过1个月,莫名丢了,就没有再戴上,尽管柜子里有好几串;唐装也有一件,因为参加太极比赛而购置的,就在邯郸穿过一次(甚至有汉服,倒是每年穿两次,因为春秋祭孔)。跑步,减肥,各种饮食讲究,甚至最近基本吃素等等,好像就是常态的话题------在各种群里,北大八三群,浙大物理群,儒家精英群、systema群,还有 italk沙龙的群,每天微信未看的提示有5000条。

赵构的瘦金体

油腻的反义词,清癯,很文艺,尽管我因为“无力”而不喜欢。那么清爽模式不是好一点?干爽呢?

我选择干爽。不是干得爽歪歪的意思,是速干,超爽的意思,你穿在身上既能贴身又不粘,即使出汗很快风干,这种感觉就是“干爽”。

做人做事,干爽,似乎是油腻和清癯之间的那条金线,要干脆利落,手起刀落,经得起风雨,不丢失自己。

中年人,都有“消极含义”的中年危机,转一句“危中有机”的老词,看到的是机会,从油腻到干爽的机会-----尤其在秋天里,应该有收获的积极感。

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没有多少次转型的机会,大多是随波逐流的,被时代大潮以及时代标志所标志着,就像当下的中年人被标志了油腻。

不知道生于50年代的中年人,被标志了什么,或者是混同了我辈一起油腻了,比较而言,当下60-70之间的中年人,似乎多了不少红卫兵气质,不吝的感觉很多,广场舞老炮儿的油腻?

油腻这个词,成为标志以后,估计会流行N年,这个对肥胖中年来说,是蛮受鄙视的一个维度。那么未来两个和三个五年中,变得干爽的,对我来说减到120斤,以及练好瑜伽是双管齐下的“干爽”选择,柔软的干爽,而不是柔然的胖子。

记得十多年前的某个春节,在上海火车站的一个国营早餐店吃早餐,点了当时特别爱吃的老油条,一口下去,嘎嘣香脆,之后接个电话,忽然说不出恭喜发财的“发”字,才发觉那根油条居然崩掉了我的门牙----好一个坚硬的老油条。

干爽不是那种坚硬,是油腻和清癯之间的刚刚好,是一丝一毫不差的中庸。

今天的italk沙龙,来的人不多,但是v派的小伙子和可乐阿龙为我准备了蛋糕,大家还唱了happy birthday to laokong,蛋糕自然是奶油的,可惜我糖尿病的我吃不了,因为对我来说太油腻了。

写出来,就不油腻了。

写给碌碌无为的自己人到中年(在油腻和清癯之间)(2)

奶油蛋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